爲什麼錢越來越難賺了?

為什麼錢越來越難賺了?

今天是七夕,國產情人節,10點的時候我才送貨完畢,走出客戶家的時候,門口就是金馬碧雞廣場,約會的年輕人在廣場上簇擁,穿過人潮,避開車流,我想起網上的一個段子。

段子裡說,一個女的買了某品牌的手機後出了故障,去該品牌的專賣店售後發生了爭執,在大庭廣眾之下哭了出來,然後說她根本不是想哭,她都三十幾歲了,還因為一個手機在公共場合跟人吵架,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這個段子真假難辨,但是被網友改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梗,大多跟改編者自己的處境際遇相關,我想如果我來改的話,應該是,我在七夕情人節晚上十點鐘,送貨出來站在金馬碧雞廣場的門口,看著人來人往,然後哭出來,別人來問,我就說我根本不想哭,我只是覺得自己30多歲了還在大半夜給人送貨,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當然,以上洋洋灑灑,都是我走過廣場時腦補的場面,自我調侃的罷了,我三十多歲了,不可能因為送個貨就哭,何況我想,即便真的有一箇中年猥瑣男在金碧坊下面哭成一包糟,恐怕也沒有任何人會去過問的。

這種人我們按照現在的流行說法,一般叫“戲精”,我覺得自己不是。

今年聽到最多的說法就是,現在大環境不好,錢越來越難賺了。彷彿只要這樣說,錢難賺的這個情況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釋。但是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去深究錢為什麼越來越難賺了。

當然,巨嬰的說法永遠不奇怪:怪政府唄。

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不好的事物,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替罪羊,那最簡單也最容易的肯定就是“政府”了吧。但是我想的不是這樣。

為什麼錢越來越難賺了?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前提,就是正常情況下,錢一定是難賺的,過去幾十年錢相對好賺,其實不是常態。如果不能接受這一前提,恐怕說什麼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正常情況下,錢都難賺,但是過去的三四十年,是中國200年以來最好賺錢的幾十年,好賺到很多人甚至覺得這是常態,所以一旦遇到不好賺的時候,馬上就叫苦不迭,哀聲連天。但是在我看來,恐怕得調整好心態,打心眼裡正視:錢不好賺。

有些之前賺到錢的人,他們也很難接受一個現實:他以前賺錢,是運氣好外加趕上好時候了。承認這樣,自己的作用豈不就被消解大部分了嗎?

那些現在在賺錢的人,我們也只能見到賊吃肉,沒有見到賊捱打,我覺得背後的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第二個就是,世界在進步,不只是你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或者是,你進步一點,別人進步很多。

去年我寫過一個專車司機,他以前跑了20年出租車,這幾年開始跑專車,他跑出租車的時候,世界上的高科技跟他沒有一毛錢關係,但是移動互聯網來臨之後,他就不跑出租車了,跑網約車,用手機+移動互聯網賺錢。

這樣的人以前是社會的主流,現在都因為技術的普及和使用門檻的降低,加入到了新科技新技術的擁抱者群體裡來了,而我們,10年前用互聯網做生意,10年後呢?還能有那麼高效的利用方式嗎?以前的經驗成為路徑依賴的困擾了嗎?十有八九都是的。

再舉一個例子,無數人羨慕的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大唐,文化經濟最燦爛的時代吧,唐詩足夠璀璨奪目吧?一個數據,那個時代識字的人不足百分之五,另外的95%全是文盲。

時代在進步,三四十年前,中國也還有一大半的人是文盲,現在呢?不足5%了,其他人都識字了,識字之後會學習,會學習就會迭代進步。這麼多聰明人要賺錢,能不難賺嗎。

現在就做好心理準備吧,錢會越來越難賺,我不太認可大家說的什麼貿易戰或者政治改革拖累經濟發展等這些原因,你能給我列出證據,我也能列出反證。

很多年前一個圈內的大哥,在一次飯局上分享的時候,他說,總結成功的時候,我們總會習慣認為這是主觀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使然。總結失敗的時候,我們總容易說這是客觀原因,就是環境的原因導致的。實際上,我們應該反過來才對。

這麼多年過去,每次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想的這麼透徹,活該人家是成功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