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之五子狻猊,其形如獅,立於香爐上吞煙吐霧

狻猊,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瑞獸龍的第五子,外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它的形象常見於香爐之上,吞煙吐霧。古書中曾記載,狻猊是和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或者是率領百獸的首領。常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和瓷器香爐之上。

龍生九子之五子狻猊,其形如獅,立於香爐上吞煙吐霧

既然說到獅子,那就再提兩句。獅子是外來物種,從西域進貢而來。最早在《穆天子傳》中曾記載: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爾雅·釋獸》中也有記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東漢時期自西域進貢獅子後,名“師子”,自隋唐及以後逐漸變成加上反犬旁的“獅子”。由此可推斷,狻猊是古時獅子的古稱,除了“龍生九子”中說它是龍族之外,其他地方皆是指的獅子。

龍生九子之五子狻猊,其形如獅,立於香爐上吞煙吐霧

傳說佛祖見狻猊有耐心,喜靜不喜動,於是便收它當了坐騎。有因它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的就是狻猊的遺像,亦或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到明清之際,石獅或銅獅頸下的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戴上此物,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加睜崍威武。

龍生九子之五子狻猊,其形如獅,立於香爐上吞煙吐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