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向素!迷向死!讓梨小食心蟲老公找不到老母!

梨小食心蟲蛀梢鑽果,化學農藥只能望蟲興嘆嗎梨小食心蟲是讓果農非常頭疼的果樹害蟲之一,正如它的另一個名字鑽心蟲,它一旦鑽進果實內,農藥就對它無可奈何。

近年來,梨小食心蟲在果區發生呈加重趨勢,除了傳統的化學防治方法,現在有一種生物防治新技術——迷向絲,只需纏上小小的紅色小管子,就可以將蟲口密度降低,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高效又環保,這種新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果區引進並推廣。冬季,梨小食心蟲會在老樹皮裡過冬,到了第二年它會變成小蛾子,再產生許多後代。它的後代不但鑽蛀果實,還會鑽蛀桃樹嫩梢,使桃樹的新梢折斷,影響桃樹的正常生長。

梨小食心蟲的越冬代成蟲發生高峰期為4月中旬,第一代成蟲發生高峰期為5月中下旬,第二代成蟲高峰期為7月上旬,之後各代梨小形成世代重疊。

梨小食心蟲屬於鑽蛀性害蟲,一旦鑽蛀到新梢或者果實中,藥劑基本無法防治,因此要想防治好梨小食心蟲,就一定要抓住它的幼蟲孵化期及轉梢為害時期。可是每年梨小食心蟲的發生時間受天氣影響各不相同,因此在防治上很難抓住這些最佳的用藥時期。也正是這個原因,大多數種植戶為了保證桃樹不被蛀梢,不被鑽果,只能連續多次使用化學藥劑來防治,有的一年甚至打藥次數高達10次以上。這樣一來,雖然有時候保證了防治效果,但是往往增加了投資成本,而且增加了農藥殘留的風險,對生態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除了桃樹,梨小食心蟲還可以為害早熟的蘋果樹和梨樹。儲備綠色防控關鍵技術—梨小食心蟲性迷向素梨小食心蟲性迷向素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生物防治產品,通過釋放高濃度信息素干擾昆蟲交配,快速降低下一代蟲口密度,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梨小食心蟲性迷向素的原理是干擾梨小食心蟲信息識別,讓雄蟲與雌蟲“迷失”方向,相互找不到對方,從而阻斷成蟲交配,徹底防止幼蟲危害。梨小性迷向技術因其環保、高效的特點,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已成為一項代替或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來防治梨小食心蟲的常用技術。這項生物防治技術能將蛀果率控制在1%以內。梨小食心蟲性迷向素的使用不受天氣影響,持效期達6個月以上,對蜂蜜、害蟲天敵等有益生物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