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人民日報:減少極端天氣要靠「人努力」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人類活動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氣候變化,這是極端天氣肆虐多地的重要因素。“天幫忙”很難指望,“人努力”才有希望,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今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出現

創紀錄的高溫熱浪

乾旱和強降水等極端天氣

亞洲、歐洲、北美洲

和北部非洲遭遇嚴重酷暑

2018年正在成為

有史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極端天氣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極端天氣對人類健康、農業、生態系統以及基礎設施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各地洪澇災害、高溫中暑導致的死亡人數比往年顯著增多。

在一些城市,很多人感到以往夏季又悶又熱的“桑拿天”一般只有短短几天,而今夏高溫天氣持續的時間明顯長得多、很難熬,是多年來罕見的。氣候變化就在我們身邊,氣候失衡的威脅現實存在。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極端天氣肆虐多地,原因何在?

極端天氣肆虐多地,原因何在?恐怕不能只讓老天爺“背鍋”,實際上,人類活動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氣候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很難將單一的極端天氣事件直接歸因於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但國際上很多科學研究認為,極端天氣事件增多與人類活動相關。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表明,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因。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佈聲明說,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近期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增加,這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的長期趨勢總體相符。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最近的高溫等極端天氣

再一次敲響了氣候變化的警鐘

凸顯了全球合力落實《巴黎協定》

嚴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

必要性和緊迫性

罕見天氣越來越多 未來還可能進一步增加甚至常態化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原有的氣象規律被打破,一些地方罕見天氣越來越多,未來還可能進一步增加甚至常態化。如果人類不能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的趨勢就無法遏制,將會面臨很高風險。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全球氣候或許存在偏冷和偏暖交替出現的週期性變化,不過我們肯定不能消極觀望和等待。“天幫忙”很難指望,“人努力”才有希望,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極端天氣出現的頻次和強度。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

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和行動可圈可點

是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引領者

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早日達峰的目標,採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植樹造林增加碳匯等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動產業、能源、消費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取得世界矚目的顯著成果。

我國既要

發展經濟、消除貧困

又要減排溫室氣體、應對氣候變化

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艱鉅任務

需要社會各界持續付出

艱苦努力,採取有力行動

億萬公眾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匯聚形成綠色合力

在政府、企業發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同時,億萬公眾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匯聚形成綠色合力,對保護氣候安全的作用將是巨大的。我們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遊等方面,更加綠色、低碳、節約。

比如,購買使用節能電器、節能環保型汽車,夏天把空調溫度調高一些,人走燈滅節約用電,少開車多坐公交,長時間停車時熄火,節約用紙減少林木損耗,抵制過度包裝的產品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環球氣候多變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為了一個更安全

更潔淨的“地球村”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成為環保積極參與者

尊重、順應、保護自然

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