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懷表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表

1530年,彼得.亨萊爾(Peter Henlein) 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隻可便攜的表“紐倫堡蛋”(Nuremburg Egg)後,“表”的歷史便開始了。在之後的200年間,整個17、18世紀,表和鍾並駕齊驅地發展,越來越多的製表師開始專注於懷表的製作,到了18世紀末期,懷錶明顯佔了上風,成為人類社會計時器的主流。待進入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

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錶

懷錶的基本走時、更精準、便攜輕薄化的主要技術在19世紀前都基本被髮明創造出來。比如惠更斯的擺輪遊絲系統、各種優化的擒縱結構等此類最重要的發明,錶盤上分針、秒針的出現,寶石軸承的使用,琺琅、金雕等裝飾技藝在鐘錶行業的專業化,報時、鬧鈴、逆跳等功能的使用等等。19世紀前的幾個世紀裡,很多科學家、工匠和天才的製表師為這個世界留下了眾多體現最高手工鐘錶技藝的懷錶精品。

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錶

在19世紀前,小巧的懷錶,只能為皇家貴族和真正的有錢人所擁有,因為製造一塊精緻的表,從貴金屬和原材料的選用,從機芯、錶殼製作打磨修飾、到錶殼和錶盤上附加的琺琅、雕刻等工藝,一塊表往往耗費一兩年甚至多年的時間才能製成,懷錶是絕對的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錶

以上藏品為 19世紀歐洲鍍鑲鑽懷錶一件,該件懷錶長7釐米,寬4.9釐米。懷錶由齒輪、軸承、擺輪、螺釘、錶殼、指針、刻度、錶盤與機芯等組成,內部和外部皆為金黃色,此懷錶品相極好,做工精細,帶有濃厚藝術氣息,盡顯紳士風味及貴族風範。

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錶

珍貴是所有藝術品價值的基本因素,對古董表來講更是如此。不論是19世紀的懷錶,還是20世紀的名牌手錶,它們都記載著人類機械計時器的歷史。幾十年間,由於種種原因,能完整原裝保存至今的老表實在為數不多,特別是上品類的手錶更為稀少,因此也更加珍貴。1530年,彼得.亨萊爾(Peter Henlein) 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隻可便攜的表“紐倫堡蛋”(Nuremburg Egg)後,“表”的歷史便開始了。在之後的200年間,整個17、18世紀,表和鍾並駕齊驅地發展,越來越多的製表師開始專注於懷表的製作,到了18世紀末期,懷錶明顯佔了上風,成為人類社會計時器的主流。待進入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

19世紀懷錶真正進入了它的最輝煌時代,欣賞一塊歐洲鍍鑲鑽懷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