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吉源生物:先不要紧张,是例行监督》

在武汉生物、长生生物这一下子出了状况以后,凡带“生物”二字的公司当然有好多,不是全有问题,也不是其他的就全没有问题。笔者提到吉源生物,请先不要紧张,但不紧张不合理。

笔者在一家三甲医院见到广告宣传单:是有关共建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公共库的。这支广告做的有问题,因为上来就是先说吉源生物和军队医院等等合作很多,拿到的几样专利而已。

看完这支广告,我到底是明白了:间充质干细胞比造血干细胞还要功能全面,但这家生物公司在整个生物技术服务环节究竟干了啥?除了“存储是基础”,其他都没看出来,怎么存储呢?

我立马就担心两个问题:存储不好,导致样本失效了怎么办?存储得很好,因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移植到任何哪怕是无亲属关系的异体也可使用,怎么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被别人侵占呢?

原创《吉源生物:先不要紧张,是例行监督》

仅有一句话的声明,就是这家公司为每位寄存间充质干细胞的客户赠送一份价值120万元的保险。然而,这仍然解不开笔者前面质疑的要点,也许合同里说的明白,但广告里看不出来。

本文要说的,其实是在开篇提到的生物医药质量事故发生以后,对我国多如雨后笋的生物科技公司业务开展,如何统筹、全局地予以关注和管理的问题。没有规矩,无方圆而且能乱套。

比如:我是不是傍一家三甲医院或专业上知名的医院,再请一些有名头的学者进入我的宣传合作范围,找一两家保险公司为消费者上一个保险,合同里约束消费者放弃其他索赔就行了。

不管是生物医药质量,还是生物研究涉及的生命道德伦理,这两方面都是绝大多数医院、医生也懵逼的风险漏洞。实在是太高端了,起码可以被形容为:技术超牛、而风险却非常之低。

原创《吉源生物:先不要紧张,是例行监督》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端端一个生物技术市场及其包涵的商业价值,可不能放任如此混乱。我们有必要将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涉及生物医药技术的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视野,须公布情况。

比如带商业内容的生物技术服务项目,就要全盘备案,统一接受用户投诉及举报。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扼制发展,恰恰相反,是爱惜生命、尊重科学、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法理。

防忽悠,很重要。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生物研究项目都赶紧捆绑了商业利用?就在于创业者们心里清楚:有今天,不知明天啥样?!套现不及时,可能就要被抄袭剽窃技术,技术偏低端。

原创《吉源生物:先不要紧张,是例行监督》

诚然,用户市场对技术研发非常重要,包括有成本回报、临床样本等方面的意义。但一定得是具备了使用价值的技术,才可以被允许投放给消费者,否则,请你坦然面对投诉乃至索赔。

生物技术涉及的官司,非同小可,绝大多数涉及生命健康,这是公益坚守的底线。类似吉源生物再这样的商业已运行项目,都迫切需要入监管,即便没有发生问题,提高了处理及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