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藝,我該拿你怎麼辦?

傳統手工藝,我該拿你怎麼辦?

聽聽專家怎麼說!

1、徐藝乙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

傳統手工藝,我該拿你怎麼辦?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其實是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精神的具體化,能有效地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恢復與重建,促進中國傳統手工藝得到有效地傳承與發展。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歷史是豐富的、輝煌的、偉大的,是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要讓大眾認識到傳統的好處,首先需要構建起中國人自己的科學知識體系,對傳統手工藝本體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科學的、有效的支撐。

讓人民群眾瞭解傳統手工藝的好處,宣傳的力度很重要,只有吸引和支持更多的青年人來從事傳統手工藝事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問題。

而最重要的,是“創新”,是在全面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傳統是厚重的,只有對傳統的材料、工藝、形態有了全面的認識和體驗後,審曲面勢,才能推陳出新,使當代的創新成為傳統的延續。與傳統割裂的創新,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2、邱春林中國藝術研究院手工藝研究所所長

傳統手工藝,我該拿你怎麼辦?

傳統手工藝作為一種活著的文化傳統,振興的目的是讓看它適應和影響現實生活。

我們鼓勵手工藝的個性化定製,因為手工藝本身便是個性化、差異化、限量化的生產,“定製”很適合為小眾服務,甚至滿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

手工藝是高文化附加值的行業,所以需要強化創意,重視創意設計能力的提升。而提升手工產品的品質極其重要。產品品質的提高關乎“工匠精神”,手工藝比其他行業更加需要弘揚“工匠精神”。中國手工藝有無限豐富的傳統資源,甚至也不缺乏創意人才,最缺的是對“工匠精神”的堅守。

所以手工藝生產企業不僅要講好產品中凝結的非物質文化內涵,還可以為社會創造可供體驗的文化空間,發展體驗經濟,鼓勵有一定規模的手工藝企業完成由普通生產企業向生產、觀光、體驗、銷售的文化綜合體轉型。

類似於烏托邦的精神不可或缺,手工藝的存在與發展將給現代人提供復歸淳樸人性、回望人類童年的機會,傳統工藝的振興也將開啟現代生活與文化創造的新境。

3、潘魯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傳統手工藝,我該拿你怎麼辦?

傳統手工藝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態文化,要使之在文化傳承和產業創新中煥發生機,要突破瓶頸,強化傳統文化特色、創新產業體系、加強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人才培養等。

傳統手工藝包括很多非遺項目,多存在於少數民族地區,應充分發揮這一文化優勢,幫助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貧困地區手藝人建立特定的銷售網絡,保護手藝人權益,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手藝收入,實現手藝脫貧致富,促進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傳播民族傳統文化。

同時,建議設立“民間文藝學”學科,將傳統工藝納入囯民教育體系統籌考慮,建立涵蓋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會傳習的傳統工藝美術國民教育體系,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還應鼓勵地方復興民俗文化傳統,結合傳統節令豐富民眾文化生活,重視新興鄉賢迴歸,禮敬民俗禮節、行規行律、家風家訓等中華優秀傳統生活方式,發揮鄉土文化的社會功能,留住中華民族的集體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