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通過不停的更換年輕器官來延長存活的時間嗎?

sofersong


更換別人的器官,要面臨免疫排異,移植風險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你的器官沒有完全衰竭就去換個年輕器官,是得不償失的。

但其實,換器官這個概念用在人體確實沒有問題,我們不僅在換器官,而且一刻不停。

就像一隻大船,不停的修修補補,保持航行的安全。

比如:

肝細胞5個月換1遍,

比如小腸的上皮細胞更新週期約為3-6天;

皮膚表層自我更新是2到4週一次;

血小板壽命為7-14天;

白細胞不到10天。


幾乎每7年,全身的細胞就會換一遍。其實你和7年前的自己相比,幾乎完全物是人非。


在這裡有要提到“特修斯之船”的悖論。這艘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

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你還是那個你麼?


醫學江湖


從目前的醫學科技發展來說這個答案是

非常肯定的了。

但不能無限度的延長生命。

器官移植是有先決條件的,跟輸血要配對血型輸血一樣,器官移植也要供體器官配對才可以移植。換句話說如果器官衰竭的話但供體器官配型比較好是可以多活幾年的,特別是有器官不全的患者,比如腎衰竭,心衰竭,肺纖維化導致呼吸衰竭等換個肺,換個腎或者換個心臟肯定可以多活很多年了。

比如前段新聞就有說美國就有一個富豪大財主洛克菲勒這輩子就換了6次心臟活到101歲,前段時間剛走的!


我所知道的我們福建協和醫院第一個換心臟的患者至少有多活了17年多,目前還在不在不清楚。

我們福建福州就有兩個非常出名的器官移植醫院,一個是福建協和醫院,一個是福州總醫院。協和醫院心臟移植就全國有名。福州總醫院腎移植就非常有名。江蘇無錫醫醫院肺移植也非常有名。當然中國心臟移植做最好應該是阜外醫院,還有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北京安貞醫院也做的非常好,這些醫院心臟移植手術都操過100多臺。福建省協和醫院是我國第一個在同一個人身上做兩次心臟移植的醫院。

好了,現在到了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不能通過一直更換年輕器官無限度的延長生命?

這個問題的估計以後科技進一步特別是克隆技術進一步發達後應該可以做到,目前還是無法做到長生不老的,因為當你老了人體最重要、最精密、也是最複雜的器官也就是大腦如果衰竭了那基本就是宣判死刑了,現代醫學還沒有辦法移植大腦!即使全身其他器官都可以換掉多使用幾年大腦還是無法更換,所以不能無限延長!

當然大腦移植也會無底線的挑戰我們的倫理學。

如果對克隆移植科普有興趣的建議看兩部電影,一部叫《逃出克隆島》還有一部是阿里施瓦辛格主演的《第六日》,都屬於比較經典的克隆移植的電影,有看過的朋友請點贊。


消化內科葉醫生


理論上來說也許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一個是因為人是一個整體,單獨換一個器官作用不大,另外一個就是器官移植非常的棘手,以人類目前的技術來說,是不太靠譜的。

在去年年末的時候,一個人類換頭的新聞,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當時的意大利神經學家卡納韋羅,與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合作之後,宣佈換頭手術成功,但可惜的是,換頭手術並沒有完全成功,原因是因為手術是在一具遺體上進行的。

那麼換頭手術也可以算是更換人體器官的一種,只不過換頭更加的複雜,我們說更換一個頭,或者更換人體老化的器官,真的可以長生不死嗎?

最終答案我們不知道,但目前的答案我們是知道的,我們人體是一個精密而又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是一體化的,同時生長,也同時衰老,如果只是單單換掉其中一個,對於整個系統來說,是沒有用的。

而另外一個,就是更換器官的難度,一個人要更換器官,總要有新的器官來代替吧,但現代的醫學器官移植,全都是靠人類自己捐贈的,真要是這種技術可行,器官的來源就成了巨大的問題。

當然了,有同學說可以克隆,克隆一個人當然是可以,但是單獨克隆一個器官,人類還達不到這樣的能力,難道人類以後真的要養一大群克隆人,然後從他們的身上割下各種器官嗎,要知道克隆人雖然目前定義模糊,但好歹人家也屬於人類,這種辦法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還有一點要說一下,就是器官的移植,還涉及到一個排異的問題,外來的器官進入人體之後,不一定百分之百就能適應,這是因為免疫系統認為,這個新的器官屬於外來入侵物,所以器官移植遠比你我想象中的麻煩。

當然了,是否說完全替換一個人的所有器官,包括血管,皮膚,身體細胞等,這個人是不是就可以永生了呢,答案確實有可能,但問題在於大腦怎麼換,人的思維記憶都在大腦當中,如果要替換,就需要把這些記憶和思維弄出來。

但問題在於,怎麼能把這些記憶和思維提取出來呢,如果人類以後能做到這一點,可能人類也不需要肉體了,弄一個金屬的給你,直接植入你本來的記憶就好了,但問題是這個你,還是原來你自己嗎......


科學薛定諤的貓


理論上有可行性,實際上也確實有人這樣做了

2017年3月20日,101歲的美國大財主洛克菲勒在睡夢中安全死。醫療記錄閃現,自1976年起,洛克菲勒曾做過6次心臟移植和兩次腎移植。洛克菲勒曾總結他的龜齡訣要為簡樸地生存,但他也說:“每6至7年遏制一次心臟移植也能夠或許是一個原因起因。每次我得到一個新心臟,就有更生的氣掃過我的身材,讓我感到了新生和氣憤。”

器官移植是不是真的可以讓人返老還童,在醫學上還是個迷,因為,器官移植,特別是心臟移植的歷史並不長,所積累的醫例也不太多,而且能像洛克菲勒那樣換6次心臟的更是絕無僅有。

1905年紐約的卡雷爾大夫在狗身上首次實施了心臟移植,他也憑藉在血管和器官移植上的貢獻,於1921年成為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第二位外科醫生。雖然,卡雷爾的手術技藝可謂如火純青,但他發現個體間的移植手術成功率遇到了阻礙,因為,器官組織具備某種生物個體性,不同個體之間的移植,會因為免疫系統的“排異反應”使器官死亡。於是,器官移植在20世紀20年代為醫學界放棄。

到了20世紀60年代,抗代謝藥物硫唑嘌呤成功地實現了免疫抑制,不同個體間的器官可交換性問題得到了解決。

1967年,南非醫生博納德進行了第一例人類心臟移植手術,手術進行了9小時,心臟的供體來自一位25歲在車禍中去世的女性。由於手術是在患者心臟病連續發作,身體虛弱的情況下進行的,術後患者肺部感染,18天后死亡。這例手術當時引起了世界轟動。

博納德接下來又進行過多例心臟移植,有幾位患者術後活過了一年。但非常遺憾的是,10年之後,博納德醫生由於嚴重的關節炎,不得不告別了他心愛的外科事業。

在近10年內,世界範圍內每年登記到的心臟手術大約有3500例,其中美國平均每年2000-2300例,中國目前每年約有200例左右。2014年10月24日,澳大利亞醫生使用已經停止跳動的心臟成功進行了移植,這被稱為世界上首例“死亡心臟移植”,在此之前,醫生只能依賴腦死亡病人捐出的心臟來進行移植,而且必須把仍在跳動的心臟保存在冰裡,火速送到接受者所在手術室進行移植。


冰糕的蛋糕


這個問題乍一看似乎純屬腦洞,但細細想來卻也值得思考。
很多人都知道,隨著醫學的發展與進步,目前臨床上像“腎移植”、“肝移植”都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了。而在這方面瞭解得再多一點的人,可能也會聽過說過“心臟移植”、“肺移植”等等。可以說,器官移植科學的發展與進步,確確實實拯救了很多原本失去希望的人,延長了生存時間。但若是試圖通過“不停地更換年輕器官”來延年益壽,恐怕是會得不償失的個人要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我們都知道,除非是同卵雙胞胎之間進行器官移植,否則術後受者通常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而長期服藥抗排斥藥物,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損害。
其次,僅以目前移植領域手術量最大的幾個重要臟器來說,手術成功率尚沒有高到讓健康人冒著“下不了手術檯”的風險去嘗試通過移植來延壽的程度。

並且,目前臨床上還有很多重要臟器目前尚無法進行手術移植或移植術後效果不佳,因而開展較少(例如胰腺移植)。更遑論人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是無法通過移植來代替的。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有一個詞叫做“無疾而終”,就是說不因為任何疾病死亡,僅僅是在睡眠中安詳逝去。這估計是所有老年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終點。

人,生老病死都是常態。出生時,人的各項生理機能尚未發育完全,經歷了兒童期、青春發育期,在成年後逐漸接近整個人生的巔峰狀態。隨著中年的到來,生理機能開始衰退,在接近生命終點時,所有器官的功能都接近衰竭。

這種生理機能的發育和衰退大致可以用下面這個曲線加以概括:

所以很早就有人提出,給衰老個體更換年輕個體的器官,能否延長其壽命呢?

1954年,約瑟夫穆雷醫生完成了人類首例腎移植手術,患有尿毒症的患者接受腎移植後成功存活。由此開啟了人類器官移植的新紀元。此後,心臟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心肺聯合移植、腸移植、甚至於生殖器官都被成功移植併成功保留了器官的功能!

似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舊了就換掉”,只有一個例外——大腦。

其實大腦也像其他的器官一樣存在自己的衰老期限,大腦的老化引起的疾病有腦萎縮、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等。這些患者在大腦老化的早期,內臟器官雖然依舊很健康,甚至血常規、肝腎功能的檢測結果很棒,但是因為大腦的嚴重退化,事實上生活質量很差,而且因為大腦功能的急劇下降,生命也會很快凋零。

我們所希望延續的生命,其實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的記憶和意識。如果大腦的衰老讓意識和記憶都被刪除了,一副臭皮囊苟延殘喘又有多大意義呢?

所以說,雖然可以用器官移植的方法更換掉功能不良甚至衰竭的器官以延長生命。但是假如器官功能都還很健康,顯然沒必要做器官移植手術來延壽。

反倒是假如大腦出現了衰老,我們的意識和回憶會提前消失,到那時,即便人還活著也不過是一副行屍走肉。


菲利普醫生


首先,做不到...

我們要明確的是,衰老是個系統性的過程,不是單一器官的移植轉換可以進行改變的。從生物學上講,衰老是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它是複雜的自然現象,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


此外,人體各部分器官分別從不同時期開始,並以不同速度衰老。比如,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了40歲一些人就出現氣喘吁吁的狀況;大腦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到了40歲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女人到了35歲乳房的組織和脂肪開始喪失,大小和豐滿度因此下降;70歲才會變老的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老化進程的器官。

如果更換器官可以不斷延長壽命,要考慮的除了不同器官的老化時間,還有更大的一個問題——大面積更換時,排異反應要如何解決。器官組織具備某種生物個體性,不同個體之間的移植,會因為免疫系統的“排異反應”使器官死亡。並且,器官在體外能夠保存活體的時間非常有限,來源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不過,當出現疾病等病理性身體機能衰退時,更換病變器官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延長壽命的作用。比如腎衰竭,心衰竭,肺纖維化導致呼吸衰竭等換個肺,換個腎或者換個心臟,解決排異和供體問題後,確實能延長本來短暫的生命。


包大人玩科學


長生不老是人們自古以來的追求,上至帝王貴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都想吃到一口“唐僧肉”。但現實很打臉,能過百歲的也就那麼零星幾人,超過200歲的基本是上古傳說中的人物。隨著科學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到了現代,科學家們對人體的壽命有了更多的瞭解,其中的一些說法就是人的壽命是因為器官的老化而帶來的,因此也就讓一部分人看到了“長生”的希望:既然人的壽命受到器官老化的影響,那麼把老化的器官換掉,換成“年輕”的,那麼壽命不就可以在不斷的更好器官中得到延長了嗎?

如果是因為某個器官出現病變,不處理,很快就會威脅到生命,那麼此時更換的器官就相當於延長的人的生命。但由此也帶來了身體的排異反應,需要後續的補充治療,引發其他的健康問題。

而當僅僅是因為器官的衰老而進行的更換,則要考慮的身體的其他器官的“匹配”問題了,因為一個新的肝臟和一個老舊的腎臟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其“磨合”是否順暢,是否會帶來其他的問題,卻是不好判斷了。而且新的器官在老的環境下工作,也會加速衰老,很快就會與其他的器官平衡上的。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有的器官的更換在技術上還不成熟,而且倫理上也過不去,比如心臟、大腦,因為換過以後,是這個人還是那個人,就很難界定了。其實在人體的胸腹部的內臟中也存在著記憶系統,這些記憶系統記錄著身體的一些重要信息,在更換後有可能在新的軀體中發揮作用,那麼新的軀幹到底如何界定,倫理上就很難通過了。

所以,在目前的技術和倫理上考慮,我們的器官更換更多是作為疾病的一種治療方式,而要想成為延長壽命的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之心老師談健身


是可以的,但也只是延長壽命,無法突破極限。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腦,而大腦的神經元又是無法再生的,那麼即使你可以讓身體其他器官保持年輕,可是掌控我們思想和器官運作的大腦卻活不了那麼久


愛你飛偶然


換器官根本不能永遠不死,因為人是有無數細胞組成的,還有其他微量元素,不是你換就可以的,換頭都不行,身體的機能根不上,要根本就是讓細胞擁有自我修復,還有裂變才能長久,換器官只能延遲一時,根本不能長久,就想一輛30多年的車子,你換最新最好發動,車架承受不了也不能,要換都換了,那還是那個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