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爲何出國集體啞火?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文娛價值官點評:

對於超級英雄電影,影響票房和口碑不僅僅來自電影內容本身,還有文化、輿論、環境等多重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戰狼2》和《黑豹》能夠本土刷新票房記錄,而出國後卻玩不轉的原因。

《黑豹》又紅又專,火遍北美

上週五,由漫威漫畫改編的《黑豹》在大陸上映,上映首天就斬獲了1.43億票房,在此之前,這部電影已經於2月16日在美國上映,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好評,打破了多項紀錄:它是超級英雄電影歷史上預售票房最高的電影,打破了單日最高票房記錄,也是歷史上黑人導演取得的最高票房。

《黑豹》在北美拿下了5.2億美元的票房,到目前為止,全球票房已經超過10億美元,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一度高達100%,也贏得了影院觀眾調查(cinema score)給出的最高等級A+評分,而美國媒體更毫不吝嗇地給出“漫威系列最佳影片”的高度好評。

除此之外,還贏得了大咖為之叫好,諾蘭稱《黑豹》完全有實力進入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在此之前,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都未能入圍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包括諾蘭自己的“蝙蝠俠三部曲”。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各路明星穿著非洲的服裝來支持《黑豹》

之所以收到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黑豹》和傳統意義的漫威電影大相徑庭。自2008年《鋼鐵俠》一炮打響之後,漫威系列無疑是好萊塢影片史上票房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漫威電影的起步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然而幾經迭代,卻又始終難逃技術的桎梏,特別是近年來,因劇情創新不足,過於依賴技術合成而飽受詬病。

《黑豹》也延續了漫威系列的風格,相比於只有特效和動作的大片,《黑豹》明顯有“王子復仇記”的烙印,前半部分講新任國王海外奪寶,後半部分講重新登上王座,裡面配上了漫威特色炫酷的動作和高科技,除了影片本身可圈可點之外,這部電影的火爆還得益於它良好的外部環境。

首先,《黑豹》特殊的地方在於,它的主創包括導演和主演都是黑人,而在美國的輿論環境中,是不可以對黑色皮膚的人有半點批評的,不然就是種族歧視,反之,如果有人說黑人的好,則被視為“政治正確”,會受到廣大媒體的積極響應。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黑豹是漫威超級英雄榜的第一富豪,此前的霸主一直是鋼鐵俠

其次,去年哈維·韋恩斯坦爆出性醜聞之後,整個好萊塢甚至美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眾所周知的是,去年金球獎上,所有的女明星一律身著黑裝,寓意著受到迫害的女性要站起來說話。

而相比於漫威其他英雄系列,《黑豹》撿了個大便宜,這部電影除了男演員的精彩演繹之外,女演員而且是黑色皮膚的女演員在電影裡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說國王妹妹娜吉雅、侍衛隊長奧克耶、拉曼達王后在影片中都起著推動故事情節往前發展的作用,而不像其他電影只是超級英雄的配角。

所以,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黑豹》就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不僅體現了黑人“我的職責就是為愛而戰”的博愛、“不自由,毋寧死”的勇敢,還展示了女性在“為愛而戰”中的重要作用。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兇萌女將軍奧克耶是《黑豹》的一大亮點

同樣是主旋律,評價均兩極分化

作為弘揚主旋律的電影,《黑豹》得到了很多影評人的支持,在爛番茄上,353名影評人給它打了97%的新鮮度高分,平均8.2分(滿分10分),但是觀眾並不完全認可,有將近7萬觀眾打出的爆米花指數為79%,比影評人的評價低了不少。在評分較為嚴格的Metacrtic網站,影評人打出了88分(滿分100),而普通觀眾的評分只有6.8分(滿分10分),因此,影評人和觀眾對《黑豹》的評價是有極大差異的。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美國網站影評人和觀眾對《黑豹》不同的評價

同樣是主旋律,同樣是超級英雄,同樣是動作片,中國的《戰狼2》也曾遇到過同樣的情形,儘管《戰狼2》在票房上創造了一個記錄,但是並沒有獲得與之相匹配的口碑,它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7.2分。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豆瓣上,網友對《戰狼2》的評價

同時,《戰狼2》還讓很多電影及媒體人轉變了認知,原本很多人都認為,看電影這麼陽春白雪的事一定是一線白領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戰狼2》的觀眾中只有14.5%的來自一線城市,更多的39.4%來自二線、20%來自三線、26.1%來自四線,一線城市貢獻的票房是最少的,我們知道在三四線城市現在同樣很火的還有抖音和快手。

出了國的超級英雄,為什麼不受歡迎?

和《黑豹》一樣,《戰狼2》之所以能夠在票房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和當時建軍節、大閱兵和後來國慶節的氛圍分不開。但是當《戰狼2》前往美國,和《黑豹》來到中國,境遇卻大抵相同。

就在《黑豹》在美國火熱上映之時,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好萊塢杜比劇院隆重舉行,而《戰狼2》代表中國去參選最佳外語片大獎,毫無疑問,去了就杳無音訊。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戰狼2》海報

在奧斯卡上遇冷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最佳外語片一般是文藝題材的天下,很少有動作片,而且從195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成為獨立競賽單元之後,中國一共獲得7次提名,1次獲獎,中國想要拿下最佳外語片的概率就很低。

相比於受挫奧斯卡,《戰狼2》在北美票房上的表現更為尷尬,去年7月28日在北美上映的首日北美票房只有4.9萬美元,大約是30萬人民幣,不到《黑豹》在中國一個城市一天票房的零頭(《黑豹》上映首日,上海票房963.7萬人民幣),北美累計票房最終定格在266.8萬美元,不到2千萬人民幣。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國,《黑豹》登陸中國,趁著春節檔後的空檔期,排片上一直佔有優勢,然而上座率從第三天就開始跳水,在週日出現巨大跌幅之後未能止住頹勢,週一環比更下跌了67%,走勢比《奇異博士》和《雷神3》等近期的漫威電影更堪憂,到週二早上,貓眼已將預期票房從7.3億調到了6.7億。

無論是社會背景還是故事情節,甚至最後的觀眾反應,《黑豹》和《戰狼2》都有頗多相似之處,從作品本身來看,《黑豹》和《戰狼2》均在國內廣受好評,高唱主旋律的電影一旦出了國門就不受待見。

星智影業CEO甄煜飛對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記者分析:“為什麼《戰狼2》一到美國就不行了呢?主要原因還在於電影本身,並非《戰狼2》不好,只是對於看慣了美式的超級英雄,《戰狼2》的套路對他們已經不新鮮了:冷鋒對抗一個軍團,結果一定會贏;中間一定會被揍得很慘,結果一定會逆轉;即便被狂揍,姿勢一定很帥……因為,無數個美國超級英雄都是這樣演繹的。”

而中國觀眾看《黑豹》也一樣,看到了開頭就能大致猜到結尾,故事的方向都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由於本土的背景因素和輿論環境,《戰狼2》能夠在國內吃香,《黑豹》也能刷新記錄,但是離開了整體的環境,超級英雄的故事套路就顯得爛俗,所以《戰狼2》無法感動美國觀眾,《黑豹》在中國也不靈。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甄煜飛說:“電影本身就是環境的產物,因為藝術的本質是引發情感的共鳴,而情感的背後,是有過類似的背景、經歷,才能產生共鳴。”所以《士兵突擊》是國產超級英雄的一個高峰,因為這樣的“超級英雄”就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是歷經考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兵”。

漫威英雄過去能夠感動我們,是因為中國人心中普遍存在英雄情結,但是時過境遷,心中的情節會變,而英雄氾濫也會讓我們產生疏離感。

甄煜飛認為,無論歲月如何更替,超級英雄依然是不變的主題,環境在變,電影創作也必須跟著變,因為最後觀眾都會用一張電影票,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好壞。

1.文章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首發於文娛價值官微信公眾號ID:wenyujiazhiguan

2.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

票房10億美元的《黑豹》、50億的《戰狼2》,為何出國集體啞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