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發揮「中國僑都」優勢 爲「一帶一路」作貢獻

江门发挥“中国侨都”优势 为“一带一路”作贡献

華僑開的江門南洋造船廠新造的大船準備交付外國船主

江门发挥“中国侨都”优势 为“一带一路”作贡献

江門海港

策劃:孫愛群、馬勇

統籌:胡潤斌、姚志德

文/圖 金羊網記者 陳強 彭紀寧 通訊員 譚耀廣

“僑”是江門的基因。在中國叫“僑鄉”的城市有不少,但是叫“中國僑都”的就只有江門。記者從江門市外事僑務局就瞭解到,現今,五邑籍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多達400萬,遍佈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因此,民間有“海外一個五邑,國內一個五邑”的說法。

“中國僑都”是江門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在建設“中國僑都”上,江門正充分利用好海內外“兩個江門”的豐富資源,著力聚僑情、引僑資、借僑智、重僑創,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

“中國僑都”,海內外“兩個江門”

走進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就看到大門左手邊的牆上,掛著一幅大型的世界平面地圖,上面仔細標出江門籍鄉親在海外的分佈,密密麻麻,讓人印象深刻。該博物館工作人員驕傲地告訴記者,港、澳、臺地區除外,全世界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江門籍的華僑、華人。

根據五邑大學梅偉強、張國雄兩位教授主編的《五邑華僑華人史》介紹,早在唐、宋時期就有新會人遠涉重洋前往東南亞一帶從事國際貿易活動,其中便有新會人滯居不返,這為五邑海外移民活動的序幕期。

“鴉片戰爭之後,五邑地區大批青壯年被‘賣豬仔’到東南亞、美加等地,成為了當時勞動型種植園及一些其他以勞動為主的產業的主要開拓者。當年的錫礦場、淘金谷、鐵路工地、運河工地、種植園,到處都有五邑華僑的身影。”張國雄指出,他們為這些國家的建設付出了無數血汗乃至生命,貢獻巨大。

在新加坡原萊佛士博物館門前有一座紀念老華僑歷史功績的無名銅像,其基座上鐫刻著一段金字碑文:“華人素以堅忍耐勞著稱,新加坡、檳榔嶼、馬六甲三府暨馬來所屬今日之繁榮,得諸華人能力貢獻者,良非淺鮮。”這裡的“華人”,當然也包括五邑籍的華僑。

改革開放之後,江門除家庭團聚、繼承財產者外,出國留學、經商、技術移民等正常出境的人也增加了。張國雄曾預測:“五邑地區移民潮的常態化將持續一段時間,家庭團聚移民數量會增大,留學移民的人數也逐年增長。”

記者從江門市外事僑務局瞭解,現今,五邑籍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多達400萬,遍佈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因此,民間有“海外一個五邑,國內一個五邑”的說法。這當中,以美洲佔比最高,其次為東南亞。

而他們絕大多數已取得當地國籍,由華僑變成了華人,出現了許多教授、學者、醫生、律師、工程師、商人,甚至出現了一大批知名的政治活動家,在當地頗具影響力,也對當地做出傑出的貢獻。

以“僑”為橋,對接“一帶一路”倡議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經貿往來,江門都獨具優勢,因為我們擁有豐厚的僑資源。”江門市外事僑務局副局長吳景斯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江門以“僑”為“橋”,可在聚僑情、引僑資、借僑智、重僑創等方面發揮僑資源的獨特優勢。

比如說,去年9月21日-24日,以“暢聚雅加達,共享‘一帶一路’新機遇”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在印尼雅加達舉行,吸引了全球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人參加,而世界江門青年大會成為華僑華人參與“一帶一路”的重要活動載體。

大會期間,同時舉行了江門市投資環境及旅遊風光圖片展開幕式暨項目簽約儀式,分五批進行了12個合作項目的簽約儀式,包括投資合作、貿易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項目,投資額共計達72.04億元人民幣,其中投資11.94億元、貿易60.1億元。

江門市商務局副局長楊華強向記者透露,“商務局積極爭取江門市海外僑商的支持,通過江門國際商會與在印尼、澳大利亞等六個國家的華僑社團簽訂了合作協議,在上述地區掛牌成立了‘江門市國際商務交流處’及‘江門市經貿代表處’。”

楊華強指出,“依託當地的華僑社團和企業家等人脈資源在當地開展經貿推廣活動,一是在當地宣傳推廣江門特色優勢產品和投資環境;二是擇機組織當地僑商及有關企業前來江門考察,尋求合作機會;三是為江門在當地開展各類經貿活動提供協助和支持。”

以“僑”為“橋”,以“僑”創“僑”。2016年,江門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僑夢苑”吸引了51批74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到江門市考察交流,創新創業項目對接活躍,成功引進或有意進駐的孵化團隊和項目超250個。

大灣區“門戶擔當”,江門極具潛力

2015年3月份國家發佈相關規劃之後,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發佈《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的省份。該方案充分考慮了廣東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突出海上絲綢之路地位、突出粵港澳合作功能、突出經貿交流三大特色。

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熱詞,因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其在國家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指出,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深(中)江通道、深茂鐵路加快建設,江門將積極參與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構建江港澳緊密合作新格局。

江門市市長鄧偉根認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江門應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區域定位上,江門要打出自己的兩張牌,一張是“僑”牌,一張是“珠西門戶”。“江門未來要致力於為灣區打造一個向西走的樞紐,營造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承接一些大產業大項目。”

江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並傳遞戰略西拓能量,做好‘傳’‘接’的‘中衛’角色”;在建設“中國僑都”上,“加強江港澳合作,謀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曾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江門提供了重大發展契機,無論是從土地資源還是地理位置,抑或製造業基礎,在大灣區這個城市群中江門發展都極具潛力。在珠中江三城中,“也最看好江門成為‘珠西樞紐’。”

而香港、澳門擁有眾多江門籍的鄉親,像澳門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是五邑人,這讓江門與香港澳門之間有天然的親近感。楊華強告訴記者:“我們江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投資推廣署、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等港澳地區投資貿易機構開展合作已經持續很多年。”

據瞭解,江門市每年積極組織企業組團參加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香港春季家庭用品展、香港中小企博覽、粵澳名優商品展等多個港澳地區展會,並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建立合作機制,推廣江門市外貿品牌。

鏈接

“一帶一路”最強音

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深(中)江通道、深茂鐵路加快建設,江門將積極參與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構建江港澳緊密合作新格局。

——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

我們的華僑華人分佈在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都頗有影響力。在(發揮華僑華人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這一點上,江門會有特殊的優勢,無論是文化交流或者經貿往來,我們要堅持以“僑”為“橋”,著力聚僑情、引僑資、借僑智、重僑創,讓400多萬的江門籍華僑華人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

——江門市市長鄧偉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