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30年前的8月,國家科委在北京舉行第一次火炬計劃工作會議,這個會議的召開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造就多個城市的鉅變。

因為會議過後,以建設國家高新區為重要內容的火炬計劃正式開始實施。

30年後的今天,全國已落地156個國家高新區。它們是一個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更是經濟發展的絕對引擎,城市規劃的重點與發展發向。

根據中國科技部的最新數據,今年1月到5月,156個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2.35萬億元,同比增長8.13%;淨利潤7265億元,同比增長8.78%。

位於川南經濟圈中心位置的自貢,擁有四川第三家國家級高新區,從雞犬相聞的山川農田到川南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從投資盲點到投資熱土,從經濟發展配角到開放發展龍頭,自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自貢高新區”)迅速崛起,令人矚目。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自貢高新區


1

高新區劍指千億產業園區

力擔自貢振興發展主引擎

自貢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地,地處成渝經濟區“雙核”中部位置,是四川南向出海的重要通道,是滇東北、黔西北城市融入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國家三大區域戰略在這裡交匯疊加。

作為成渝城市群重點發展城市的自貢,與內江、宜賓和瀘州形成川南經濟區,屬於全省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國務院明確提出成渝城市群構建“一軸兩帶、雙核三區”空間發展格局。


以鹽立市的自貢,運鹽所使用的過山車比西方早了100年出現,本身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

2017年4月,自貢成為四川唯一一個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將高新區作為“排頭兵”和“主領地”,產業、創新、金融、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疊加在高新區產生了明顯的倍增效應。

自貢高新區位於自貢市區南部,與老城區僅一河之隔,周邊與自流井、大安、沿灘3個行政區相鄰。

成立於1992年,歷經20餘年砥礪發展,如今已成為四川第三家國家級高新區,還擁有四川唯一的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基地和川南唯一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更是四川省“51025”產業園區發展計劃中重點打造的千億園區。

2018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公佈了全國高新區評價結果,數據顯示,在

四川省內(未含內江高新區)自貢高新區綜合能力排名第3,僅次於成都高新區和綿陽高新區。

以自貢市百分之六的土地和人口,貢獻了全市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自貢高新區早已是自貢市“推動振興發展、決勝全面小康”當之無愧的“主引擎”。

2

城市中心升級嬗變

高新區新興板塊大城初現

城市規劃是一定時期內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是城市建設的綜合部署,新舊交替是推動城市規劃發展的核心。

——美國著名城市規劃師凱文·林奇

自貢作為四川省五個主城區面積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萬的“雙百”大城市之一

,城市發展一直名列省內前茅。

根據自貢市的建設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面積超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120萬人。

隨著自貢發展的提檔加速,老城區土地利用已接近飽和,區域的發展受到外在條件的限制,但人們對便利優質的生活的嚮往卻沒有因此而停滯。

城市中心已經悄然開始轉移,全新板塊也應運而生。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自貢國家高新區100平方公里的規劃藍圖中,“產城一體”的規劃理念貫穿始末。


根據規劃,可以看到自貢國家高新區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堅持優化佈局、完善功能、改善環境、彰顯文化,形成由板倉工業集中區、南岸創新區、南湖高端生活區、臥龍湖生態文化旅遊區組成的城市發展大格局雛形。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2001年,自貢市委市政府提出“東進南移”的城市發展戰略,將新城建設移師匯東新區,南湖區域被規劃為城市的新中心。

2014年,時任自貢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副總規劃師周恆,在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曾表示,這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關鍵的一步。

周恆說,當年隨著匯東新城的建立,新城區的逐漸成形,自貢城鎮人口已達到七八十萬人,超過普遍定義的大城市規模,但公共基礎設施有出現滯後的情況,比如相繼配套的醫院、學校、公園等。城市如何發展、城市功能如何輻射成了新的問題。

南湖新城的規劃面積為8.2平方公里,為城市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10餘年來,政府投入巨資在南湖新城進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一系列的醫院、學校相繼建成,整個南湖新城的功能得到完善,基本完成了當年承接配套轉移的構想。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自貢南湖板塊十年前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現在鳥瞰自貢南湖新城


“在前期整體規劃中,為人居環境建設預留了很大空間,政府在不計成本致力打造南湖新城生態環境。”周恆說,山水與城市的有機結合是南湖生態區的突出特徵,南湖生態公園、八一水庫及十餘處山頭聳立在城市各個區域,城景交融,構建出南湖的獨特“山水盆景”。

佔地462.75畝、天然水域面積達235畝、有著“天然氧吧”之稱南湖公園,是自貢國家高新區在南湖片區已建成的最大的“城市綠肺”,如今早已成為南湖片區居民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自貢南湖公園實景圖


如今的南湖新城,無論是城市規劃,交通、公園、學校等各項配套,在自貢的幾個新城中都首屈一指,當之無愧的自貢新中心。

但是,南湖新城也有一個短板亟待突破,就是大型商業配套暫時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居民,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南湖板塊後期可供應的土地已十分有限,但這也恰恰是區域價值的一個側寫。

今年7月南湖板塊出讓兩宗連襟地塊,總面積達510畝,商業指標高達131畝,最終地塊被綠地集團一舉拿下,將打造成自貢國際文化跨貿產城項目,南湖板塊迎來再次騰飛的同時,商業短板也能一次突破。

3

世界500強綠地集團鼎立加碼

為自貢新城蛻變持續注入新動能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經營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創立於 1992 年,總部設立於中國上海,已在中國 A 股實現整體上市(600606.SH),並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

以2000萬元註冊資金起步,綠地集團歷經26年蓬勃發展,資產規模近9000億元,連續7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搏擊成長,以超常規式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

目前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科創、康養等綜合產業並舉發展”的多元經營格局,實施資本化、公眾化、國際化發展戰略,旗下企業及項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國百城。

2018年7月,首入自貢的綠地集團,就拿下南湖片區510畝土地,將打造自貢國際文化跨貿產城項目。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項目位置示意圖


據瞭解,自貢國際文化跨貿產城項目地處高新區南湖生態城板塊,預計總投資8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綠地在繼佈局宜賓、瀘州後,第三次加碼川南經濟區。

一個月內連下川南三城,標誌著綠地十分看好川南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前景。

自貢高新區加速創造千億產業園區,綠地集團助力建設幸福宜居新城

項目效果圖


根據規劃,國際文化跨貿產城項目擬打造跨貿產業中心、文化商業中心和生態生活中心。

產業發展上,將重點發展以彩燈、鹽、恐龍等特色文化為代表的創意產品展銷,以及國際文物文化藝術品展示、交易,促進自貢及四川的文化對外貿易,形成輻射川滇黔渝地區的國際和內貿商品交易中心,以及國際文化跨貿中心。

據悉,綠地集團將把自貢作為發展的戰略重地之一,在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和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推動項目快速度落地、高質量建設和高品質呈現。

未來,綠地集團將為自貢可持續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打造新引擎,為持續有力地提升城市功能貢獻更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