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拍摄气象灾害

无人机拍摄气象灾害

用来拍摄灾情的无人机

无人机拍摄气象灾害

气象观测场的模型吸引众多小朋友 黄东红摄

区气象局举行“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黄东红通讯员赵湛明)“在番禺,台风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人在房间里会不会被雷击?今年1月番禺为什么会降雪?”3月19日,区气象局在番禺儿童公园举行纪念3·23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群众参与。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早、更涝的未来”。当天上午9时,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到活动现场,向工作人员索要资料,并把平时遇到的“疑难杂症”向专家讨教。为了使活动更“接地气”,区气象局不断完善宣传活动形式,除保留“看、听、问、答”气象与防雷科普知识4种宣传形式外,现场还有气象防雷专家咨询,校园小记者现场采风,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及亲子互动游戏等内容。

气象观测场的模型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大家对着各个模块提出了很多问题,专家们都一一解释,给孩子们满意的答案。不少街坊还在微型飞机旁合影留念,气象专家称,这种无人机用途可大了,遇上突发灾情可以升空5公里的高度进行拍摄,实时了解受灾情况,替代人为寻找制高点的局限,去年的南村出现龙卷风时就显过身手。在气象观测车旁围着一些街坊,大家在谈论,番禺是雷暴多发区,那些农田、菜地、水边等空旷地域和简易窝棚或工地工棚都属雷击高危物,难怪雷击事件时有发生。气氛最热烈的当属“有奖问答”现场,许多街坊和小孩在现场领取资料后仔细阅读,速记气象有关知识,现学现答,加深对气象基本知识的了解。市桥街的街坊陆先生说,他连续三年带小孩参加气象日开放活动,小孩对刮风下雨的自然现象有了较深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