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泉州東西塔

泉州東西塔又稱鎮國塔和仁壽塔。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東西塔歷經風雨侵襲,8級地震的搖撼,仍屹然挺立,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石塔既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徵,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誌。泉州民間就有俗語說,站著像東西塔,形容人正直高大挺拔。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塔體局部

東西塔就聳立在開元寺內, 它的建造本身就是奇蹟。把石頭切割成條條塊塊,一雙雙手是最鋒利的刀。石頭跳躍著,歌唱著,沿著人造的土坡上升,抵達造塔需要的每一個高度。土坡之路,讓笨重的石頭在空中搭建堅實的夢幻,讓彩雲間的創造成為大地上雄偉的聳立。漫長的土坡之路讓它的起點———後來繁華的街市得名為“土山街”,讓它的終點成為山的高峰。

洛陽橋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泉州洛陽橋又稱萬安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泉州和洛陽雖遠隔千里,兩者之間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西晉末年,大量中原士族為避戰亂舉家南遷,不少人定居福建。為紀念故土家國,他們把眼前這片水域稱為“洛陽江”,建於江上的橋,便自然得名“洛陽橋”了。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洛陽橋長834米,寬7米,有橋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工匠們想出了“海蠣養基”的辦法。牡蠣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年復一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衝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

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不垮、不散,因此民間有“躺著像洛陽橋”之說。

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創建於1959年,泉州海交館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歷史為軸心,以豐富獨特的海交文物,生動地再現我國古代悠久輝煌的海洋文化。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設有“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等7個分館。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陝西新聞廣播記者梁剛

採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講解員黃皓婧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一樓東展廳,面積800平方米。它陳列著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及其後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內容有墓碑、墓蓋石、石雕像和各種教寺建築構件等,屬於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幾大宗教的遺物。這些石刻混合了中世紀中西方的文化元素,其中多數被定為國家一級藏品。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元代基督教尖拱形四翼天使石墓碑石,高50釐米,寬53釐米;該墓碑石上面雕刻有多種宗教的標誌,是當時泉州多種宗教並存的見證。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伊斯蘭教潘總領墓碑石(元),長68釐米,寬36釐米;同時刻有漢文和阿拉伯文,表明墓主人是一位姓潘的、當過總領的穆斯林。

泉州海交館謳歌了中國人民勇於征服海洋的英雄氣概,更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漲潮聲中萬國商”的刺桐港——泉州的開放與胸襟。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孔雀綠釉大瓶(唐五代)高41釐米,該瓶系波斯(現伊朗一帶)的產品,於唐五代傳入中國,反映了當時中外貿易交流史的繁榮。

海交館以文物藏品,展示了中華民族的航海交通曆程以及世界不同文明在此相互交融的歷史情景,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在中國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海交館作為指定的展示中心,也扮演重要角色併發揮著作用。1980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刊物《博物館》,曾以英、法、日、西班牙四種文字介紹過海交館。1983年9月,海交館列為中國最有特色的七個博物館之一。

弘一大師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泉州開元寺中弘一大師的造像

弘一法師,俗家姓名李叔同。出生於1888年,他的前半生是風情才子,後半生是卻是世外高僧。繁華至極,歸於平淡。從風流不羈的才子到青燈黃卷的高僧,弘一法師的一生充滿傳奇。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他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藝術巨匠。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的書法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樸。堪稱中國曆代書法中的逸品。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弘一法師曾經創作的《送別歌》,久唱不衰,成為經典名曲,被譽為20世紀最優美的歌詞。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開元寺圓寂之前,弘一法師留下絕筆四個字: 悲欣交集。 寥寥四字,無窮玄機。

泉州開元寺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泉州開元寺鳥瞰圖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的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開元寺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開元寺桑蓮法界大殿

開元寺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梁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為國內古建築中所罕見。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古婆羅門教青石柱

殿前月臺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是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它們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沒見過“一橋雙塔”,怎能說你來過泉州?

截止昨天“發現泉州城市形象全媒體推廣採訪活動順利結束,記者在這裡循跡古泉州港絲路貿易發展的歷史,在中外文化交匯中感受東亞文化之都的獨特魅力。泉州這座因為海上絲綢之路而享譽世界的城市,在千年之後又因海上絲綢之路揚帆起航,開啟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