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聚焦產業精準扶 「四種模式」合力攻

□ 通訊員 傅曉暉 鍾其生 林德明

中赤鄉位於武平縣西南部,距縣城26公里,全鄉人口11902人,是武平縣五個貧困鄉之一,全鄉7個行政村中有6個是貧困村。2016年初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235戶668人,貧困發生率5.6%。近年來,中赤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解決“兩不愁、四保障”, 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重點,推進產業培育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探索扶貧機制,積極推行“四種模式”,凝聚合力抓好產前、產中和產後一條龍服務,全鄉脫貧攻堅戰取得初步成效。

“菜單模式”:精準選擇脫貧產業

中赤鄉根據地廣人稀、山高林密的生態水鄉實際,針對豐富的山林資源,結合相關農業部門專家及鄉幹部的實地勘察論證和調研,因地制宜選準了種植三紅蜜柚、百香果和林下養蜂、梁野白兔養殖等長、中、短結合的“四大扶貧主導產業”。在此基礎上,該鄉及時制定四大主導產業的補助標準,實行“多種多養多補、少種少養少補、不種不養不補”政策,引導貧困戶結合自身的條件與意願,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能做的、會做的產業發展。目前,全鄉已做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均有發展一種以上的產業。

今年41歲的萬營村民劉金昌,2016年被列為國標貧困戶後,利用扶貧小額貸款和免費的三紅蜜柚果苗,與妻子一道走上山頭,開始了科學種養、綜合經營的脫貧之路……經過兩年的發展,他不僅成功脫貧,還熱心引導本村貧困戶到其農場學習種植經驗,助推脫貧攻堅。

“互助模式”:全面提供技術支持

中赤鄉在選準脫貧產業的同時,積極開展“雨露計劃”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培訓的實效性,從“會場走向現場”,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技術需求,邀請不同的專家,到實地面對面、點對點實行技術培訓。

據統計,2016年來,中赤鄉共舉辦六期“雨露計劃”培訓,合計培訓250人次。在此基礎上,中赤鄉還組織農業專家幫扶團積極開展技術扶貧志願服務活動,引導本地農村土專家朱坤華、劉秀文和張壽福等為百香果種植、蜜蜂和梁野白兔養殖義務擔任貧困戶專職技術員,自籌資金聘請漳州平和技術員林明國為三紅蜜柚種植提供技術服務,通過設立各種產業的微信群,鄉村兩級幹部積極配合專職技術員線上線下隨時提供技術諮詢和上門服務,為種養貧困戶提供技術支持。

“中赤養蜂人” 劉秀文夫妻致富不忘貧困戶,親自送蜂上門,悉心技術指導,帶動貧困戶以林下養蜂為產業,形成生產鏈,幫助60餘戶貧困戶成功脫貧。上赤“閤家歡”家庭農場主、激勵性幫扶帶頭人張壽福,主動與鄉黨委政府掛鉤,開發激勵性扶貧項目,傳授技術,帶動全村22位貧困戶參與梁野白兔養殖,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競爭模式”:強力激發脫貧動力

中赤鄉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針對部分貧困戶存在“等靠要”、“不願脫貧”等思想,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優扶勤、扶勤不扶懶”原則,通過競爭式扶貧激發貧困戶發展動力,免費給參與競爭式扶貧的貧困戶提供種苗,採取擇優上崗,年終對貧困戶參與積極性和收益進行綜合考評的辦法,獎優罰劣、優勝劣汰,實現扶貧、扶志相結合,推動了貧困戶摒棄“等靠要”思想,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可喜轉變。目前已有130戶貧困戶參與競爭性扶貧項目,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合力模式”:助力解決銷售難題

中赤鄉在精選脫貧產業、做優技術服務、激發脫貧動力的同時,還根據國網、市網數據平臺,實時跟蹤瞭解貧困戶生產生活和產品銷售情況,精細落實貧困戶的產品售後服務,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發動鄉村幹部和社會力量對口幫扶,有針對性地適時快速啟動幫扶項目,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鄉村幹部賴錦玉、劉開升等,充分利用工作之餘,全力支持家人辦起農村淘寶服務站和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鄉各村都辦起了農村淘寶服務站和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他們關注本鄉產業發展,針對貧困戶收穫的蜂蜜賣不出去,他們及時統計滯銷的蜂蜜數量,在網絡上發佈供求信息,為貧困戶產銷搭橋牽線,合力解決貧困戶的銷售難題,確保貧困戶經濟收入穩定增長。

中赤鄉通過聚焦產業精準扶,“四種模式”合力攻,全鄉轄區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鄉村財政收入等各項指標均已達標,截至2018年6月,全鄉實現229戶652人脫貧,脫貧率99.8%,經上級驗收成為武平縣第一個脫貧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