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金融愛務農!百餘名「新農人」在相城播種「希望的田野」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說到農民,大家是不是瞬間腦補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

這種被動烙上的傳統農民身份是時候轉變了

在相城,有一種農民

他們主動選擇這一職業

他們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

他們更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新型職業農民”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近日,相城區2018年度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正式啟動。截至上週,村級申請報名工作已經結束。今年,相城區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10名,認定新型職業農民75名

相城區自2016年啟動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以來,通過各種政策和激勵措施,引進、扶持、培育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其中,有用瓢蟲代替農藥、追求高產又環保的90後農技員;也有不愛銀行愛水蜜桃、致力於改變現有種植模式的金融業精英。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在相城這片希望的田野上

他們帶著新的理念和技術

播種青春,揮灑熱情

為推動相城農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瓢蟲代替農藥 她的梨品質好又環保

蘇州漕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薑蓉蓉,是

相城區首批獲得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之一。

今年4月,薑蓉蓉往梨園中投放了3萬隻瓢蟲幼卵,對蚜蟲進行防治。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蚜蟲的大量繁殖,會造成梨樹的葉片泛黃、葉斑、卷葉,最終也就會影響到梨的品質。那怎麼治蚜蟲呢?

其實方法很簡單,在小學課本里一篇《莊稼的好朋友》,就描述了七星瓢蟲愛吃蚜蟲的故事。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薑蓉蓉介紹,這是他們聯合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的創新性嘗試。以蟲克蟲,用生物防治取代傳統農藥防治,既不汙染環境,又能提高水果的品質。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從6月份開始,這片梨園已經一個月沒用生物農藥了,而且長勢很好。”薑蓉蓉指著枝頭沉甸甸的梨子得意地說。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現在的薑蓉蓉,對工作早已駕輕就熟。然而三年前,剛投入工作便遇到了瓶頸。

“剛開始不知道怎麼把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工作開展得很不順利。”這一度讓她對是否留在農村產生了猶豫。直到2016年,相城區出臺《相城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啟動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讓“農民”這個身份,在新時代中獲得了新的定義和尊重。對薑蓉蓉來說,也意味著自己的職業選擇得到了認可,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認定新型職業農民以後,區裡組織了很多次培訓,也讓我有機會和專家交流,找專業人士解決一些問題,幫助我更快適應工作。”

薑蓉蓉說,這次得到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專家的指點,想出用瓢蟲代替農藥的新辦法,也是得益於這類培訓。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據瞭解:

為幫助職業農民掌握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相城區積極搭建平臺,通過集中授課、實踐實訓、觀摩考察、後續跟蹤服務後認定管理等,提供職業教育、實用技術技能和知識更新培訓,每年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0餘次,共600餘人次接受了培訓。截至目前,相城區共147人完成了新型職業農民認定。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金融系女孩不愛銀行愛種水蜜桃

這個天氣,吃上一個果大色美、皮薄肉厚的水蜜桃,整個人彷彿都活過來了。剛發貨送走一批新鮮水蜜桃,碩豐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孫花英又忙著到梨園採摘成熟的翠冠梨。

2016年,孫花英被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很難想到,眼前這個動作麻利、在田間地頭輕車熟路勞作的南方姑娘,在大學學習的是金融專業不愛金融愛務農!百餘名“新農人”在相城播種“希望的田野”。一定有人想問,為什麼放著好好的銀行白領不做要跑去種水果?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七年前,孫花英在銀行工作,而她的丈夫從事的是農業肥料行業。受丈夫影響,也為了自己心中的田園夢,孫花英辭去銀行工作,跨出了當農民的第一步。

沒有接觸過果樹種植,孫花英在種植、管理、銷售上的經驗幾乎為“零”。孫花英回憶,入行之初壓力很大,也走過不少彎路,最難過的一次,是因為果樹品種不合適導致果實低產,不得已砍掉了6000多棵樹。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七年來,經過磕磕絆絆,孫花英逐漸從過去的農業“菜鳥”,蛻變為如今的種植能手。她也親眼見證了相城區農業發展轉型升級之路。

近年來,相城區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將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對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規模種養業、休閒農業與農村電商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得益於此,孫花英的果園模式也在不斷優化。從果樹管理到電商銷售,孫花英通過參加專業培訓,技術不斷創新,產業越做越好。

孫花英說,自己能堅持下來,除了不服輸的性格,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切實感受到了相城區對農村創業創新的大力扶持。

比如:

去年,孫花英成功入選陽澄湖農業人才計劃,被評選為陽澄湖農業突出貢獻人才。作為“陽澄湖人才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的陽澄湖農業人才及其申報單位按有關規定可享受政府人才資助資金獎勵和引才企業獎勵。孫花英獲得了個人30萬的安家補貼,同時獲得了30萬的項目資助和10萬的引才企業獎勵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孫花英介紹,目前她的團隊正在研發高密度種植項目,可以在果樹高密度種植的情況下,保證果實的質量與產量。項目一旦試行成功,將改變現有的種植模式,大大提升果園經濟效益。今年,相城區人社部門還出臺了《相城區新型職業農民社會保險補貼實施細則》。

據相城區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新型職業農民經過認定以後,可以根據《細則》享受相應的創業扶持和社會保險補貼。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留住“新農人”,振興“新農村”!

在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

相城區始終將人才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截止目前

截至目前,相城全區共累計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47人,引進、培育國家“千人計劃”1名、省“雙創人才計劃”3名

、“姑蘇領軍人才計劃”3名、“陽澄湖領軍人才計劃”9名、“陽澄湖農業人才計劃”18名,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98人

今年6月,相城區獲評“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共有100個縣(市、區)獲此殊榮,相城也成為江蘇唯二、蘇州唯一入選的板塊。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不爱金融爱务农!百余名“新农人”在相城播种“希望的田野”

資料:今日相城工作室 龐淑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