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層融化開啓了新的能源貿易之路

北極冰層融化開啟了新的能源貿易之路

一種新的能源供應貿易路線正在北極圈北部開闢,因為一些有記錄以來最高溫度的冰帽正在縮小,而這些冰帽原本是用來把船隻鎖在北極圈之外的。

在今年夏天席捲北半球的熱浪之後,北冰洋的海冰融化量很可能進入前10名。儘管這讓關注全球變暖的環保人士感到擔憂,但運載液化天然氣和其他貨物的船東卻將其視為一個機會。今年,他們的貨物首次在沒有破冰船的情況下穿越該地區,縮短了航運時間,並從西伯利亞難以抵達的油田開閘。

對於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擴大俄羅斯在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力的努力,以及引領北極開發的道達爾(Total SA)和諾瓦泰克(Novatek PJSC)等能源公司來說,更多的通航水域是一種推動力。它們還有助於降低液化天然氣的運輸成本,令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和貢沃爾集團(Gunvor Group Ltd.)等液化天然氣買家和交易商從中受益。

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諮詢公司北極物流信息辦公室(Arctic Logistics Information Office)主任謝爾蓋•巴爾馬索夫(Sergei Balmasov)表示:“今年經由北海航線運輸的數量出現了增長趨勢。”“原因是液化天然氣出口增加。”

共勤集團對目前這一形勢的改變表示密切關注,儘管我們並不認為北海航線是現有網絡的商業選擇,現有網絡由客戶需求、貿易模式和人口中心決定。”

雖然更短的航程可以減少排放,但環保人士擔心,通過北極的更多交通將增加油輪煙囪在雪中沉澱的黑碳(純碳顆粒)的數量。當煙塵使冰的表面變黑時,它通過吸收更多的太陽能來加速升溫過程。

隨著穿越北極的航運季節開始得早,結束得晚,油輪將在該地區停留更多時間,並將更多的汙染排放到冰面上。

該地區的惡劣天氣也會攪動海洋,幾乎不可能清理任何洩漏的東西。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正在考慮制定規則,禁止在北極水域燃燒重油,從而擴大在南極已經實施的限制。

環保組織“清潔北極聯盟”(Clean Arctic Alliance)首席顧問西恩•普賴爾(Sian Prior)表示:“這是我們的一個主要擔憂,因為隨著冰層融化,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船隻。”

科學家們看到北極正在迅速變化。今年2月,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白令海在兩週的時間裡失去了大約一半的冰層覆蓋,而格陵蘭島最北部的氣象站在那個月記錄了60個小時以上的冰點。到2011年4月底,之前的記錄是16小時。7月30日,在挪威巴納克,北極圈以北的水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0攝氏度(86華氏度)。

北極冰層融化開啟了新的能源貿易之路

隨著北半球春天的來臨,北極的冰開始融化,然後隨著白天變短變冷,通常會在九月末再次開始融化。據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 ice Data Center)的數據,今年7月,北極冰層覆蓋面積總計570萬平方公里(220萬平方英里)。NSIDC的數據顯示,在8月份的前兩週,冰層面積每天減少6.5萬平方公里。

“在過去30年裡,冰層每10年就減少10%左右,”英格蘭北部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海洋學高級講師米格爾·安赫爾·莫拉萊斯·馬奎達(Miguel Angel Morales Maqueda)說。“除了氣候變化,沒有其他已知的解釋。如果它不是氣候變化,那麼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

據倫敦大學學院極地觀測和建模教授Julienne Stroeve說,這個季節可能是自衛星測量開始以來第九次最大的融化季節,不會像2012年和2007年那樣極端。

施特略夫在一次北極研究旅行中發出的信息中說:“由於風把冰吹向南方,總的冰量損失正在減緩。”“我們可能還有一個月的海冰消退期。即使空氣溫度降低,海洋的溫度仍然足以融化一些冰。

液化天然氣出口商正在利用這片開闊的水域,尤其是西伯利亞北部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液化廠(Yamal LNG液化廠)附近。道達爾、諾瓦泰克和他們的中國合作伙伴擁有的這個項目已經定製了ARC 7加油機,其堅固程度足以穿透該地區剩下的冰。這使得他們可以在沒有破冰船幫助的情況下,在夏季的幾個月裡,全年向西航行到歐洲,向東航行到亞洲。在未來的幾年裡,更多的航線將開放給沒有破冰船的船隻。

亞馬爾風險投資公司的Christophe de Margerie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並收集亞馬爾第一艘通過北海航線向西航行的液化天然氣油輪。

然而,在2018年初,Eduard通行費成為了冬季使用全部北海航線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氣油輪。它從韓國的一家船廠出發,前往沙特,從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廠(Yamal LNG)收集了一批貨物,然後運到法國。這使得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縮短了約3000海里。

今年7月,中國在沒有破冰船幫助的情況下,從亞馬爾港接收了兩艘LNG船的貨物。從薩貝塔港經北海航線到中國江蘇如東港的淨航程為19天,而通過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的傳統東線航程為35天。

這樣的航線可以為亞馬爾省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節省4600萬美元的運輸成本;彭博社(Bloomberg)在一份報告中稱,到2023年,這些節省的資金可能會翻兩番。

交通正在加速。據俄羅斯聯邦海運和內河運輸署(Russian Federal Agency for Maritime and River Transport)的數據,2017年,北海航線上的貨物運輸量達到970萬噸。北極物流(Arctic Logistics)的巴爾馬索夫(Balmasov)表示,今年至7月15日,北海航線共航行615次,與2017年大致相同。俄羅斯政府的目標是,到2024年,通過這條航線的貨運總量達到8000萬噸。

巴爾馬索夫說:“與2017年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從薩貝塔港運送液化天然氣。”“我們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初,有34艘油輪從薩貝塔駛往歐洲港口,其中一艘是向東航行。”

從那以後,又有兩艘船從亞馬爾港出發,經過最冰冷的北海航線,駛向東方的亞洲市場。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