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月3000左右工資的人多嗎?

哈翻


大家好!看到這個問題我就來說說我所經歷的現象吧,我現在在南寧這個城市,這裡消費不高也不低,勞動力非常的不值錢。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南寧這座城市工資三千多很普遍,二千多也很正常。業務員,客服,文員,人事,財政,新媒體等等,這些工作一般只有二千多的保障。如果有某方面的技術,做管理層,自己做小本生意,工資才有可能過四千,在這裡四五千算是高工資了。比如那些在物流做搬運工的,每天搬貨很辛苦,也才三千多。節約點勉強養家過著平淡的生活。

小編我畢業三年了,曾經在上海,杭州,深圳,福建,江西這些城市待過。在上海,深圳這些一線城市,如果去做辛苦的體力工作一個月也有四五千,消費比南寧高,但工資上得去,一個月能存三千多沒問題,在南寧,能存兩千都很正常了。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會往外面跑,不願意待在南寧,這裡生活比較踏實,競爭力沒有那麼大,節奏相對比較慢,這才是不少人喜歡待在這裡吧。

大家可能會想,我既然知道這種情況為何還會跑來南寧,在這裡養不活自己吧!首先小編我是廣西人,父母,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我只想多陪陪她們。可以經常回家看看,在一線城市一般一年才回一次家。畢竟上班忙,比較辛苦也沒有賺到多少錢吧。現在我南寧上班,工資2800,我是個有大專文憑的,學過新媒體,SEO,再一線城市待遇最低6000。那為何我會待在這裡。其實是因為我還有第二份事業吧,就是自媒體,每天朝九晚六,時間比較充實,回來還有碼字寫文章,做視頻,這樣一來一個月最少五六千了,所以還能勉強在這座城市生存下去。

如今這個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確實每個人都不容易,要想在這個社會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強大自己,多去學點東西,就算沒有一技之長,也要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品味。儘量讓自己活得充實一點。不要被世俗牽著走,人生雖說短短几十年,但只要你決心願意去學一樣東西,就一定能學會,這樣你的人生就會大不同。





隔世的魚520


不知道怎麼回答,身邊有拿四五千工資的朋友,也有拿兩三千工資的


對了座標昆明,這個是一定要說清楚的。因為不同的城市,工資區別還是挺大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就昆明來說,兩千塊左右的工資是很普遍的,一般是兩千二三的工資,包吃住,很少有休息時間。我說的是普工,像有點技術含量的工種,工資還是可以的,而且每個月有2--4天的休息時間,比如在餐廳做廚師,在昆明這個職業還是算不錯的。

還有三千多的普工,這個工作可能會比較累一些,但是工資不怎麼高。而且一般這種工作很多都是不提供住宿條件。

在昆明,崗位競爭還是比較強烈的,我去過廣東、福建那邊,基本上到處都有工廠,而且到處都在招工,工資普遍比昆明要高一些。在昆明雖然也有工廠,比如大板橋工業園、呈貢工業園等,但是招工人數及工資待遇都相對較低一些。除非是師傅崗位,一般普工崗位都是兩千多起步。

嗯,感覺離題了,最後說明:目前在昆明兩千多工資還是普遍存在的,其他地方不祥。


行無止盡


多,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個月3000左右工資的人非常多!

洛陽市的大眾工資在2000元---3000元之間!

洛陽大廠礦多,大廠的工人、銷售行業、超市員工、各行各業普通打工者月薪都在2000元---3000元之間,更有甚者,現在洛陽很多地方的保安(俗稱“看大門的”)月還不足2000元(正規保安公司的保安還好點)!

我做為在一個單位上班15年的人,月薪才2500元,單位中層領導月薪才2900元,高層領導可以超過3000元,但超不過3500元!

前幾天,見到單位一個高層領導,繳養老金40年(1994年參加工作視同繳費),今年7月初退休了,領養老金每月才2100多元,我們單位繳納養老金是最低檔(百分之六十檔),工資基數也低!但是這2100元就是較高收入了,單位有的員工退休十年了,月領養老金還不足2000元(這些年還是年年漲養老金)。洛陽物價也低,一個月一個月500元伙食費都夠了!


人在風上走


3000元月薪分佈的群體,也要看城市和工種,更多的主要分佈在以下幾類群體

18線小城鎮

在18線小城鎮,也就是說每個省份市級以下的城市、縣鎮,工資3000應該是普遍現象,甚至更低,更多應該在2500元左右。當然,三四線城市,甚至是二線城市也有很多工薪族,甚至是大家眼中的白領也拿著3000元的月薪。

低學歷無技術

對於低學歷且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尤其是農民,他們外出務工,可能只能幹些機械性重複率高的工作,或者是體力活。收入普遍在3000元,甚至更低。

初入職場應屆畢業生

大學生(985/211/一二三本/大專)無論學校質量如何,多數剛畢業找工作都很難找到高薪崗位,月薪3000都是畢業生的常態,有人會抬槓說,XX學校或者XX剛畢業工資都五六千,當然這種情況存在,畢竟只是少數。


可能對於大學生而言3000的月薪是起步價,根絕個人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晉升空間,而對於18線小城鎮和低學歷,無技能的人而言月薪3000又會是常態。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高薪確實存在。

這是去年全國34個城市的平均工資,有人會吐槽自己被平均,對,這份均值可能偏高,1000元左右。但是即便減少1000元,你離平均工資還有多少?平均值會被高薪群體拉昇,80%的財富也確實掌握在20%的人手裡,與其感嘆工資少,不如想辦法增加收入。


三益寶


現在每個月領取3000多元工資的人還是非常多的,甚至不足2000元工資的人也很多。這些人是我們社會的主要構成群體。

一般來說,我們說的3000元左右工資,都是扣完社保公積金之後的工資了,一般來說,像這樣的人應發工資在3700元以上。

雖然看一下我們的各地求職平均薪酬,讓大家心裡涼涼,但實際上這代表高端就業群體。

跟大家的實際收入還是不搭界的。而且我們大家常說的社會平均工資,全名應當叫做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說,我們廣大的私營個體企業,被刨除掉了。多數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國有集體企業、規範的外資企業的平均薪酬待遇。而且還是跟社保基數一樣,是沒有扣除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的應發工資,包含了年終獎、加班費的應發工資。所以,跟每月到手工資比起來,相差懸殊也是肯定的。

實際上跟大家最貼切的工資 應當是最低工資標準了。

多數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基本工資都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計算。然後以此計算加班費,各種獎金等等。很多人月工資3000元,可能加班費就有一千元。

目前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還多數集中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上海市最高是2420元。這些最低工資標準,除了上海,多數還是包含社保公積金,個人承擔部分的。


所以,即使我們月收入有3000左右,我們的收入也不是很低,很多人的待遇是這個水平的。


暖心人社


從全國人口平均收入拉開,月工資稅後達到3000元的人,不到勞動人口的30%。因為,大家都知道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實際概念為免徵額)是3500元,好好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光榮地納稅?再放眼看看全國範圍,尤其是在四五六線城市,甚至在農村鄉鎮,月工資能達到3000元?所以,要換個對比的維度,非要放在一二線城市這個座標上,難免自己刺痛自己。

我們來看這2017年的全國平均工資分佈,這些都是在省會城市,一些西部省會城市的社平工資才4000元,稅後也就3000多塊錢。何況那些廣大的四五線小城市和鄉鎮農村嗎?不用一一列舉,光看這個大數據,心裡就有一本賬了。

【一】3000元工資以下群體。請記住,全國能考上高中或者有高中可上的初中生,平均不到40%,北京上海這類國際都市,高中升學率不到60%。也就是說,初中畢業,15歲的孩子中,有一大半流向了技工學校,這支勞動大軍終將流向廣大的生產一線,大多數人從事著工資不足3000元的技能勞動。

【二】3000元工資左右的群體。在大量的傳統國企、民企、私企中,比如,基礎性化工、建築、玩具、服飾、材料、煤炭行業,在那些流水線上,甚至一些個體加油站的加油工,等等;在中西部鄉鎮、農村工作的事業編,包括一些教師、醫生、護士,等等。這是一個散落在大地上的人群,很分散,但數量累加起來,也是很巨大的。這部分一線工作者,平均工資也就在3000元左右。

【三】3000元偏上一點的群體。在城市裡,是不是大家都是5000元以上的工資呢?感覺周圍的同事同學朋友大多數是5000元以上的工資。但是還有許多,與你擦肩而過的一線服務人員,他們拿不到5000元工資。比如,那些餐館裡的服務員,穿的漂亮的制服,掙著微薄的薪水。這個群體,流動性很大,市場價位不高,飯店門口常年貼著招工廣告。

所以,工資稅後到3000元,在廣大的地區,依然是一個很大的群體。這個收入,在低消費的地區,只要一家人好好的生活,也是可以幸福的。當然,這個勞動力市場價格,是非常透明的,如果不靠自己提升自己的身價,只能接受那些低薪崗位。如果想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唯一的途徑就是練好本領、提高身價。比如,你把電焊技術練好了,成為電焊技師,你就是藍領精英,甚至比白領的收入還要高。這才是人間正道,共勉。


職場火鍋


太多了!所以我始終懷疑統計局的數據是怎麼來的,有多大的可信度!

在我們這個三線城市,就我認識或瞭解的人當中,每個月3000塊錢工資,太正常不過了。



一,先來說說私企。我在私企的時候,一般職員月薪普遍不到三千,內勤最低(大專學歷),16年之前一直是1600,16年初調整到2200。當時,我手下的工程師普遍在3500左右。那時,公司招聘應屆本科大學生,月薪2200,後來因為不好招,勉強調整到2600。個別老員工,能達到4000左右。



二,再來說說國企。我是從國企辭職出來的,現在老東家還有很多同學和朋友。據我瞭解,工作十幾年的普通職員,工資2700-3000左右,資歷老一些、職級高一點的工程師/職員3500左右。剛畢業的大學生入職工資也就是兩千多元。

三,接著說說餐飲行業。前幾天去吃飯,本地一個非常不錯的飯店,服務員每月工資2600元,包吃住,每月公休三天,早九點到晚九點,每天12個小時,客人不走,她們就很難準時下班。其他飯店也瞭解過,服務員的工資大體都在2200-3000之間。



四,最後說說服務行業。據瞭解,企事業單位門衛、保潔等崗位薪酬更低,很多都是勞務派遣公司承包,普遍在1700-2000元之間。而且沒任何保險。

什麼人在拿高工資呢,大家的收入被誰平均了呢。就上班族來說,高工資主要有以下幾部分人。

一,壟斷行業。比如電力行業,我認識電力行業一個朋友,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線員工,據講,年收入都在15-20萬左右,超過很多私企的中高層職業經理人。而他只是一個工人,其領導收入多少就更令人遐想了。

二,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中高級管理人員工資都比普通員工高許多。我所瞭解的國企,中層正職在15萬左右,副總級在30-40萬。一般私企,中層月薪一萬左右,總監級以上月薪1.5-2.5萬不等。都比普通員工高多了。



三,銷售。銷售人員工資一般比普通員工要高,私企和國企都是如此。我好幾個同學做銷售,出手都很闊綽,必然收入不菲。我以前工作的私企,外聘銷售總監年薪80萬,大區經理年薪25萬左右,省區經理12-15萬左右。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不要吝嗇你的關注。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管理知識啦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進行交流探討!


管理那點事


現在一月3000左右工資的人多嗎? 可以說太多了,普遍都是,現在普通打工者不管在工廠或是建築工人平均也就3000左右,沒有辦法提高不了。好比農村建築工人吧,小工都是在100-120之間的比較多,師傅才150一天,還要保證每天有工開一月才有這麼點,賺的真辛苦。工廠打工也是一樣,在廣東目前的最低工資來看,廣州最低標準也就在2100元,深圳也才2200元,非全日制職工按20.3元/小時來計算,工廠老闆給你加點班,一月也才3500-4000元工資,除掉生活費,房租水電,可以說所剩無幾。計件工資就要看你能力,工資高低不確定。

其他地區就更低了,都是根據當地消費水平來提升的,要想工資高,要麼學歷高,技能高,普通工人的工資永遠都高不到哪去,消費高了後最低工資標準只能往上提點點,但是為了生活都只能這樣了。


農夫小鄧


現在的人和以前是不一樣了。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消費習慣,甚至是工作習慣,都不一樣。以前沒有手機,交通特別不方便,但是人們過得也非常好。但是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各種信息鋪天蓋地,有的時候,人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很多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收入,和他的信息獲知的多少,以及腦袋裡裝了多少東西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說在十多年以前,一個月掙兩三千塊錢的話,那根本就不會想著去買車。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可不一樣了,如果一個月收入3000塊錢,那還是吃喝玩樂樣樣想都擁有。


大家不僅要問一個月收入這麼點,怎麼能夠花呢? 這就是現在00後90後的人的想法。他們更注重的是一種自由,甚至是任性的生活和消費習慣。月收入3000塊,但他們還是想買車,首先一點就是他們比較注重面子,因為幾個好哥們,人家別人都有車有房住,自己沒有的話感覺非常沒有面子。即使他們沒有錢買車,付一個首付,貸款也要買。而且現在貸款買東西是,00後的一個特點。他們甚至網購一些東西,也貸款買。這彷彿是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慣。

其實月收入3000塊錢的話,除了日常的消費,再加上開車需要加油,如果貸款的話,他們還需要還月貸,這個收入根本就顧不住自己。所以,這樣的一個人群,他們基本上都是啃老族。錢不夠花就給父母要。 這還是他們單身的時候,如果他們要結婚,父母還需要再給他們買房子,再給女方家彩禮錢。有一些人收入還不到3000塊錢用著昂貴的手機,開著車到處找朋友喝酒聊天兒。其實他們的這些習慣,很多都是父母慣的。在正該奮鬥的年齡,不去好好奮鬥。這些習慣真的不能有。年輕人應該靠自力更生去掙錢才對。


文史大世界


第一類人群:廣大的大專生和中專實習生

大專生和中專生在讀書期間,學校會組織一部分的人去工廠實習,他們的工作制度幾乎使五天八小時制,拿著當地的底薪,即使有加班,那也是很少的情況,因為工廠裡要保護他們的學生權益。所以加上加班工資,他們的月薪也就3000元左右。

還有剛畢業的大專和中專生,他們畢業後大部分選在在工廠工作,而進入工廠的實習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

第二類人群:農村裡的泥瓦匠

農村的的泥瓦匠是指常年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村周邊的建築生產,故而不包括去外地謀生的泥瓦匠。他們大部分人中,其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從事的建築行業一般是危險係數較低的工作,如修院牆和修建下水道,而且還不是天天有活幹。

我有一位哥哥,就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在農村眾多的泥瓦匠中,大師傅的工資為每天200元左右,小工的工資為每天130元左右,而且並不是每天都幹活,一年下來也就3萬多元,所以一個月的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

第三類人群:三四城市返鄉的務工人員

三四線城市的底薪普遍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於眾多的返鄉務工人員,他們大部分在附近的工廠從事低技術含量的工作,所以每個月的工資也只有3000元左右。

第四類人群: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

有人說送外賣和送快遞的人員的月工資在5000元左右,但是他們是不用繳納五險一金的。假如扣除他們的五險一金的費用,他們的月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還有從事餐飲行業的服務員,他們的月工資也一直在3000左右徘徊。

所以說,對於月薪3000左右的人來說,你沒有必要自暴自棄,不妨利用空閒時間去做兼職,那麼,你的月薪是會提高不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