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可以隨意出入後宮,爲什麼皇帝從來不擔心呢?

FDGHHFHGAH


同學,你的擔心是對的。說太醫可以隨意出入後宮,還能和妃嬪宮女們閒聊,那是電視劇上胡說八道呢。

不僅太醫不能隨意出入後宮,就連侍衛也不能進入後宮護衛。後宮除了皇帝和年幼的皇子(皇子八歲以後就得清出去)以外,是不允許有任何其他男人的。你想想,古代皇帝弄個後宮,並且讓後宮裡服侍人的男性都把那玩意兒割去是為了什麼?後宮的侍衛,是由後宮裡的技勇太監擔任的,不是正常男人。如果後宮失火或者進盜,技勇太監負責撲火和剿滅,而決不允許前殿的普通侍衛進來。

像上圖這種太醫和娘娘聊天的情況,現實中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

太醫能出入後宮嗎?

太醫非有召不得進入後宮,即便被傳喚進後宮,也必須由管事太監監督出入,不許他一個人面對女眷。太醫的行為都有專門人員負責記錄,什麼時間進了什麼宮,幹了什麼事,都會記在值班簿上。

太醫給妃嬪治病的具體情況,要分朝代。明朝的管理最為嚴格,明朝的時候,太醫基本完全不能進入後宮。明太祖下令,後宮凡有疾病者,只將病情寫給或說給管事宮女,管事宮女再轉呈給管事太監,管事太監呈遞外頭,外頭給他開藥,再拿回去治。

明朝以前和清朝,太醫是可以請脈的(即切脈)。孝貞後(慈安太后)生了小病就請了薛福辰搭脈,薛福辰認為她沒什麼大毛病,不用開藥。而當晚慈安太后就暴斃了,薛福辰認為不可能,而左宗棠也說早上見慈安太后,慈安太后“語言清朗周密”,不可能病死,故而人們懷疑是慈禧太后下的毒手。

有沒有特殊情況?

當然是有特殊情況的,譬如武則天自己當皇帝了,她就召御醫沈南蓼來給她“看病”,結果就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除此之外,太醫不是隨便請的,請來看病,病也不是隨便看的。這種嚴苛的管理,就是因為“男女之大防”。


豆子人民藝術家


皇帝的後宮裡,除了皇上一個正常的男性經常出入外,去的最多的就是服侍各位小主的太監宮女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正常男性,可以經常進出後宮的——就是宮廷的太醫群體。

人食五穀雜糧,不免會生病。皇上和眾嬪妃也不例外,因此歷朝歷代,宮裡的御醫、太醫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太醫是正常的男人,又能進出後宮,那就難免會出一些讓人想入非非的事情。

《甄嬛傳》裡溫太醫和沈眉莊不就是一例嗎?

而實際上,想歸想,古代發生溫實初和沈眉莊這樣事情的,可能性極小。

首先,宮廷有嚴格的太醫管理制度。

太醫院並不在內宮,需要太醫時都是宣太醫前來的。而後宮晚上也會封鎖,因此太醫是不可能24小時呆在後宮的。

妃嬪宣太醫診治,會有太監陪同,妃嬪這邊也有宮女丫鬟陪伴。眾目之下,很難有非分之舉動。

而太醫進出宮的時間,都是有專人記錄的,不可能在宮內久留。

其次,太醫多是有點年齡的“老古董”

有一句玩笑話說,學中醫的和學歷史的有相似之處,就是越老越值錢。確實如此,俗話說,老中醫。因為中醫的博大精深,學會並用到實踐上,需要長久的時間。真正醫術高明的老中醫,大多是一把老骨頭了,哪還有那麼多心思。

電視劇裡那些年輕的太醫,在真實歷史上多是不太可能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給皇上看病,弄不好可是掉腦袋的。

最後,太醫給嬪妃診治,多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

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皇帝的女人更是摸不得。相傳太醫診治,有懸絲把脈一術,更有隔紗診脈的手段。太醫診治,已是誠惶誠恐,發生其他事情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古代的宮廷雖然規矩嚴苛,也並沒有將太醫咔嚓了再去為皇室服務的。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考慮的就是,醫學在古代多是家學,如果將太醫也變成太監,那就是竭澤而漁,以後且不說沒有醫生敢進宮,醫學傳承都是問題了。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熊二History


我是薩沙,我來回來。

很簡單。

第一,太醫留守紫禁城,卻有嚴格制度。

夜晚的紫禁城,只有極少數男性侍衛和幾個太醫駐守。

男性侍衛多為滿清貴族子弟,由於宮女和太監沒有搏鬥能力,必須讓他們駐守紫禁城的外城。然而這些子弟其實無法接觸宮女,最多隻能接觸太監,遇到女性必須一律迴避,所以不可能亂搞。

至於太醫也是一樣。他們日夜駐守,主要是怕夜晚突然有人發病,就像今天醫院的急診值班。

但只要沒有人發病,太醫是一步也不能離開太醫院的,更不可能隨便走動,也不可能去亂搞。

第二,太醫有心無力


能夠當上太醫的,基本都是當時全國的名義,基本都是老人。

一般都是五十歲起步,甚至還有六七十歲的。

當年的人因為醫療和飲食,比現在人衰老的快,即便五十歲也像六十歲。

很多太醫乾脆老態龍鍾,步履蹣跚,壓根就沒有亂搞的能力。

說白了,這些老人和太監也差不多。

第三,太醫沒有機會亂搞

太醫去給皇妃看病,根據規矩都是要有一大群太監陪同,根本不可能單獨和人接觸。

同時,如果皇妃年級較輕,往往還要用簾子遮住面容,只是診脈。

除非實在需要看氣色,才會掀起簾子給太醫看面容。

連臉都看不到,哪裡談得上亂搞。

第四,太醫絕對沒有這個膽量亂搞

能夠當上太醫的,都是社會上極有名望的醫生。

天下再亂,餓不死醫生。

富人為了保命,找太醫看病都是不惜血本的,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這些太醫通常都是大富大貴,家裡有的是錢,根本不缺嬌妻美妾。

誰都知道,淫亂宮廷是誅九族的大罪,太醫又如何為了佔一點小便宜而胡搞呢?

除非是不想活了。

《甄嬛傳》裡溫太醫和沈眉莊,壓根就是扯淡,編劇的意淫而已。


薩沙


在守衛森嚴的皇宮大院,莫說一個人,就連一個蒼蠅也休想飛進去。這除了保護皇帝安全外,也是防止不法之徒淫亂後宮。但有一類人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大院,那就是御醫。七情六慾,人皆有之,御醫也不例外。皇帝難道不擔心御醫借看病之機,與自己的嬪妃偷情取樂嗎?說真的,歷史上,除了武則天和御醫有過一腿外,還真沒有御醫與嬪妃私通之事。



御醫給嬪妃看病,絕不想現在醫生和患者滿對面坐著,他們中間是要隔一層紗布的,御醫主要通過診脈的方式給嬪妃看病,望、聞、問這三關都省了,可以這麼說,別看御醫常給嬪妃看病,可能到死他也不知道嬪妃長的啥模樣。再說,御醫看病時,身邊有眾多的宮女、太監、侍衛,名曰“護駕”,何嘗又不是一種變相監視,個別御醫既是有那賊心,也沒那機會啊!

御醫都是從民間經過層層篩選提拔上來的,無論其休養、人品都是出類拔萃,根本不會見色而起淫心。書中與電影有關御醫與嬪妃眉目傳情的情節,純屬博人眼球,無稽之談,在皇權至上的古代根本不會發生。試想,有哪個御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給皇帝戴綠帽子,他莫非想禍滅九族不成!

所以,皇都從不擔心御醫有非分之舉,一則是古代等級森嚴的制度,使御醫從思想對皇家充滿敬畏之心,二則是有眾多監督以及嚴酷的懲罰措施,哪個御醫也不願意為貪一時之歡,而遭滅門之災。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在後宮,只存在三種男人,一是去shi的男人,二是流動的技術男,三是真正的男人。要想發生溫實初和沈眉莊的一夜風雨,壓根不可能。除非,權勢的女人特意看上了你,比如武則天的太醫男寵沈南蓼。


第一種男人,眾所周知,特意伺候後宮小主的太監,第三種男人是皇帝,他也是後宮中唯一的男人。第二種男人,就是太醫啦!

太醫和太監這兩種男人有區別,太監是長久伺候妃嬪,屬於後宮的固定人口,而太醫則是短暫伺候,屬於流動人口。

所以皇帝從不憂心太醫能給自己的頭頂之上帶來一片青青草原。真的放心?好吧,皇帝還是有點不放心。

可以明確的說,皇帝曾經考慮過將太醫物理閹割,但一旦實施開來,誰會主動進皇宮來為皇家服務?要知道醫生屬於落後醫療條件的救命稻草。退一步說,太醫是中西醫生,醫術是靠時間加成而累積,一般年齡都偏大,不適合閹割。


況且,作為一國之君,連這點胸襟也沒有嗎?皇帝當然有,既然如此,也就不閹割太醫,但是也用條件來限制了太醫。

第一,層層推薦,層層篩選,一旦出差錯,推薦人腦袋搬家;

第二,太醫非傳召不得進後宮,一經傳召,必須登記入冊,需有小太監陪同,不能久留後宮之內。有些時候,是後宮女人寫一張條子,讓太監去抓藥。

皇宮深似海,處處難妨的暗箭,處處充滿皇家森嚴的等級規矩與威嚴。實際上,太醫真還沒熊心豹子膽去動皇帝的女人,就連就醫也無不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害怕稍不留意,命喪黃泉之中。

舉個例子,慈禧就醫之時,來的太醫先一跪三叩首,再跪著問話。如果要診脈,則是跪著前往。甚至太醫自己開的藥方有時候還需要遞給皇帝聖裁,看是否能用。在明朝一位太醫治療妃嬪的月經不通疾病,皇帝先是怒斥,宣稱不用。諷刺的是後來用了藥方,還把太醫幽禁了起來。

所以說太醫哪裡有閒工夫給皇帝戴帽子,命能保住就算不錯了。說點題外話,混太醫,哪一個是笨蛋?裡面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醫治方式手段,令人諷刺的是太醫治不好的病,被外面的醫生治好了,是太醫無用嗎?


非常茴香豆


古代的醫生是一個很高端的工種,能成為太醫的更是醫術高超,他們的地位不亞於我們現在的兩院院士。

這樣的人才,皇帝即使不放心又能怎樣?難道把太醫閹了再放進宮去治病麼?

那這還有天理嗎?

先說皇上的不放心!

這後宮的女子,上至妃嬪,下至宮女,常年深居後宮,生理和情感上都很孤獨。如果見了男人,那就是乾柴烈火。

更何況後宮的女子,不說驚為天人,那也至少貌美如花,太醫作為男人進去,能抵制的了誘惑嗎?

皇上不放心啊,這絕對是個潛在的隱患,那要不把太醫變成太監?

行不行?不行!

太醫都是金疙瘩,古代培養一個太醫太不容易了。

古代御用太醫,都是全國範圍內選拔的,醫術個個精湛。

古代的醫生醫術大都祖傳,從小耳濡目染,就像祖傳秘方一樣,傳男不傳女。

如果把太醫給閹了,而他還沒留下後代,那他這醫術就得失傳了,這樣下去名醫豈不是越來越少?

再者,古代醫生收入都不會差,如果做你的御醫都得閹了,那就不給你皇家治病了,到民間治病照樣衣食無憂。

說到你,你真要把太醫閹割了,那就沒人肯當太醫了。

畢竟自古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去做閹人。

太醫不用閹,皇宮有一整套預防機制。

正常情況下,太醫在給妃子看病時,太監宮女都會侍奉在旁,太醫言行都在他們眼中,太醫和妃子都不好輕舉妄動。

古時講究望聞問切,太醫更不可與妃嬪發生親密接觸,聞或者撫摸之類就別想了,兩人之間隔著一層薄簾,太醫就站在簾外診斷病情,把脈的時候需要在妃子手上放一塊薄紗在把脈。

太醫看完病,太監宮女就會恭送太醫出宮,這樣全程就排除了太醫和妃嬪單獨接觸的機會。

太醫和妃嬪發生一夜情的事兒,也只能存在於大家美好的想象中。


雲中史記


太醫並不可以隨意出入後宮,只有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才可以不經過皇帝的允許,直接進入後宮裡面,嚴謹的說應該問太醫可以隨意出入故宮,皇帝為什麼從來不擔心呢?正常情況下,是有值班的太醫住在故宮的,一整夜都在,故宮中正常男性可不止皇帝一個,一個是太醫,還有一個便是侍衛。

要說皇帝不擔心肯定是假的,畢竟後宮佳麗三千,沒有三千,皇帝的妃子數量也不少,他肯定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都照顧到,很多妃子別說被皇帝寵幸,甚至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深宮大院裡的寂寞可想而知,皇帝也能想到這一點,否則也不會有太監這種職業的誕生,歷史上太監製度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防止有正常男性禍亂後宮。

太醫和侍衛是皇宮中必不可少的,侍衛的作用不言而喻,至於太醫則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萬一皇帝或者后妃怎麼了,一定要有太醫第一時間去救治。能夠做太醫的基本都有很大歲數,年輕的也混不成太醫,上了歲數了,皇帝自然不會那麼擔心,太醫都是地方推薦的,他進宮做太醫之前,都會有人專門警告他不要做出格的事情,而且太醫是層層選撥的。

一般這樣層層選拔,肯定都是選醫術高超並且品行端正的,這些人在地方都是德高望重的。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太醫給妃子看病的時候,皇帝都是知道的,太醫進入後宮之後,無數人專門跟著他,到了妃子宮裡,太監宮女全部在身邊,絕對不會給太醫和妃子獨處的機會。

這些太監和宮女說白了,全部圍在太醫身邊就是為了監視他,所以說皇帝不擔心,同理,宮裡的侍衛每晚也都是有太監專門監督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主要太醫壓根沒有機會,而且皇帝即使擔心,也不會因為擔心而把太醫變成“太監”。

我們都知道皇帝為了制止自己的後宮出現醜事,把在後宮的男性都閹割成了太監,但唯獨漏掉了另外一種可以出入後宮之人,那就是“太醫”。

太醫可以隨意出入後宮,這是真的,畢竟宮裡有嬪妃得病了,皇帝即使再不情願後宮有除他之外的男人在,也得去叫來。


但皇帝放心嗎?

太醫進宮大多是有人生病了才進宮,平時也沒有機會,遇到的人估計也沒咋見過,太醫看的病人不帶重複,而且基本是短暫的停留看病,皇帝很難相信太醫能和自己的女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甚至是一面之緣發展出感情。

當然有人會說一見鍾情,乾柴烈火,這個確實也有概率。但要知道能當上太醫一般都是醫術高超之人,醫術需要時間來積澱,需要經驗的積累,這就使得擔任太醫的人歲數都很大,都是老御醫,妃子與慈祥的老太醫一見鍾情這個怎麼看都不太對勁。

或許又有人會說“愛情”有些時候是跨越年齡的,這個我也信,仍有些許概率。但太醫入宮都是由御醫房的太監帶領,這裡太監不止是簡簡單單陪同帶路,他們還要跟著太醫一同進去為妃子看病,看病過程相當謹慎,太醫治療的整個過程都有太監看護著,他們幫助太醫打下手,幫生病的妃子試藥,更重要的替皇帝看好太醫,杜絕他和妃子胡來。太醫和妃子獨處的機會都沒有,這就讓太醫壓根不可能去泡妃子了。

綜上,皇帝很放心。



而且即使皇帝擔心,他也不會讓太醫變成太監的。因為太醫的高超醫術需要傳承,醫術的傳承者大多是自己的直系後代,宮廷御醫一般是子承父業的,皇帝為了自己著想,也不能斷了太醫的後代,斷了太醫的後代,讓高超醫術失傳,或許自己病了,也斷送了自己。

如果太醫都閹割的話,醫術高超之人也不會願意入宮當太醫了,即使待遇再好,也不行。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們不像宮裡的太監,被迫才當。

太醫有一門技術活,這讓皇帝也不會對其動刀。這或許是懂一門技術的好處!


夏目歷史君


給皇帝辦事兒,那是需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的,而且必須要保證絕對的不出錯誤才行,而且太醫的命運是把握在皇帝的手中,在這樣一個高強度高緊張的工作環境下,太醫不能或者說根本不敢去做出格的事。

醫生在古代是一個很受尊崇的職業,而能夠成為太醫,那可是近乎老教授級別的人了,這樣的人成為太醫也是需要層層的推薦才能夠得此名譽。如果太醫在宮中除了半點兒差錯,那可不是一條人命,而是牽扯到所有的一干人員,這就需要各級層層負責把關,人品、德行、醫術等等都必須過關才可以。

而醫術又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習才能夠達到一個高超的水平,所以一般古代的太醫都是那些年紀大的老人。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個病啊災啊的,皇宮內外都是不可或缺,而且太醫也並不是駐紮在宮內,通常都是在皇宮附近,並沒有機會能幹點兒什麼,這樣的人為皇家服務,皇帝內心還是很信任他們的。

還有就是太醫在為皇帝的妃子們看病的時候,並不是封閉的,宮內的太監宮女之內的都是需要在身邊全程的陪同,就連開的方子熬好的藥,也是需要太監宮女們嘗過了以後才能夠送給病人服用的。

現在的影視劇裡經常會出現太醫和妃子單獨在一起吟詩作賦之類的情節,真是毀三觀。在那種環境下,生怕出現一丁點兒差錯,哪還有心情談情說愛的,那些個妃子都是皇帝的心肝,儘快的醫好身體才是王道,否則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太醫一般也都是老年人,哪還有那個心思呢?

所以,皇帝是不擔心的。


楓橋不夜泊


皇帝也是男的啊,一天搞一堆女的,不被榨乾就不錯了。陽剛之氣都沒,天天虛咯不看,要不是有這群昏君,國家會這麼慘嗎?真想把他們一個個從墳墓裡抓出來暴打一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