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省份學生學習最辛苦?爲什麼?

陸俊林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國哪個省份考生最辛苦,競爭最激烈,莫過於河南省。我分析如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寫在前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的良言古訓,考場如戰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有埋頭苦讀才能高分為勝對於每省每位高考經歷著而言,都是蠻辛苦的,無論勝敗,我們已走過!

從考生數量看,河南省是高考人數大省,考生人數歷年全國最多,2018年98.3萬人(相當於北京、上海、天津考生總和的六倍),佔全國考生總人數的10%,然而一本錄取率7.8%(2017年),全國排行榜倒數。


從本省高校數量看,河南省內本科一批次錄取的高校數量14所,有且僅有一所211工程大學:鄭州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兩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無985高校,可見河南考生考取本省重點大學非常艱辛!
(注:2017年文科本科一批次錄取分數線)


從省外高校招生數量看,2018年985重點大學在河南省招生計劃及錄取分數如下,可見省外重點高校招生名額有限。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在我國,基本上現在還是一考定終身,在這樣的情況下下,哪個省份的學生學習都苦,俗話說‘十年寒窗苦’。但哪個省份的學生也都有不苦的,像那些上課就睡覺的、玩手機不學習的,他們就不苦,我想哪個省都有這樣的學生。



同樣是辛苦,但程度不同,不然就不會出現高考移民。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等這些省份,考生多,高校少,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河南的考生,考上大學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在其他省份能夠上一本的成績,在河南只能上個大專,使得眾多考生失去了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

河南省歷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最多,本省高校又少的可憐,外省在河南招收的名額有限,很多學生求學無門。今年河南考生近九十萬,是有些省份考生人數的幾倍,競爭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鑑於這種情況,別的省份的考生就不要與河南考生比較辛苦程度了。



希望政府出臺政策,採取更有力的措施,給河南考生創造更多求學機會,還河南考生一個公平。讓他們能和全國考生站在同一起點進行公平競爭,實行全國一張考卷,不要再因地域差別是他們一個個與大學失之交臂,終生遺憾。


春日蒼穹


餘以為,是浙江省。

不能光看錄取率,應該注重的是(全國統一試卷時)錄取分數線。

恢復高考後,全國採用統一試卷,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準的那些年,浙江省的錄取分數線總是 最高的。而浙江的的初等教育、中等教學資源又不能和京、津、滬、穂相提並論。

浙江的學生、老師是最拼的。是最苦的。


Wind252358557


所謂學生學習最辛苦是比較而言的,學生所在省份參加高考的學生又多、名牌高校又少,一本錄取率就低,競爭就激烈,相對其他省份學生學習就比較辛苦。按此推論,本人認為學生學習最辛苦當首推河南!

理由如下:

首先,河南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人口大省,人口多應考人數就多,每年有將近一百萬考生參加高考。

其次是河南省的教育落後、資源匱乏。河南高校在全國高校排名中幾乎沒有入流的,鄭州大學勉強被照顧個“雙一流”高校。可以說河南名校無有一所。

河南每年將近一百萬的考生參加高考,而投放到河南的名校錄取指標極其有限,競爭用“無比慘烈”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河南學子想上理想點的高校,不經過“冬戰三九、夏鬥三伏”的拼搏,不擁有“頭懸樑、錐刺股”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恐很難實現。即便這樣拼死拼活的學習,每年一本錄取率河南在全國排名也是倒數的。

由此不難想象,學生學習最辛苦非河南莫屬。

說句不恰當的話,生在河南參加高考,真有點悲哀的感覺。


中不中看看才知道


這個不敢確定,印象中應該是河南省。此外,偏遠山區的西部省份想考個好大學也很難。

1,河南學生總量基數大導致的競爭激烈。

河南省學生總數太多,2018年參加高考有接近90萬考生。而筆者所在的福建省參加高考只有約30萬考生。

而同樣的大學尤其是省外的好點的大學,在河南省錄取名額大概數量差不多。比如北大在河南錄取200個,福建也差不到就這個數。這就意味著福建的考生考上北大概率大大高於河南省。

這也是高考當前區域不均衡的重要表現。很多地區的考生為了考個好大學,異地高考,也就是所謂的高考移民這是不允許的。

2,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導致西部尤其是山區省份高考競爭。

當東部地區學生還在為考什麼學校猶豫,西部山區有些還在為有沒有書讀而焦慮。教師本身工資不高,偏遠山區很多缺少老師,一般人不願意去那教書,有些甚至像樣的教室都沒有。


小海視點


應該是河北吧,因為河北有個衡水高中,這裡幾乎把學生的潛能挖到極限,高考中接近滿分的單科成績屢見不鮮,於是別的學校的孩子如果不努力,省內的重本名額就就被衡水搶沒了。沒有機會上衡中的孩子生在河北是痛苦的。


花山花海花盛時


我感覺河南省,河南省雖然是人口大省,但是對於高考這塊,對河南的孩子限制太不公【】平了。和外省相比同樣的分數或者更高的分數,不能上一樣的高校,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某省一學生興高采烈的和家長說,爸爸 我靠了500分可以上某大了,父親看了很高興,這個暑假咱們去旅遊去,這邊是河南的一個學子,愁眉苦臉的和父親說,爸爸我高考600分,沒有考上某大,沒有錄取我。父親嘆口氣,說道別上了,退學吧,跟著我去上班吧。雖然是個段子,但是也能看出來對河南學子的不公平。那麼辛苦,也沒有能上上自己心意的學校。


末日科技1


目前,在我國沒有特殊背景,沒有雄厚的經濟條件作後盾,基本上還是高考定終身.所謂"十年寒窗"就是指走向高考的路是漫長而艱辛的.至於說哪個省份的學生的最苦,恐怕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