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需牢牢把握的利潤藏法!我學會了!

會計人需牢牢把握的利潤藏法!我學會了!

1)收入確認法

一般來講,企業在利潤不足時傾向於提前確認收入,而在利潤充裕時推遲確認收入。

2)預提法

各種預提都是藏利潤的好地方。因為預提一般作為費用“花掉”然後存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一側。保修預提的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保修預提先在利潤表裡算作費用花掉,減少利潤,然後轉入資產負債表的“負債”一欄。將來如果需要,這些“負債”隨時可以轉回變為利潤。聯想在利潤好的時候保修預提超過收入的4%以上。而虧損的時候保修預提僅為2%,同時釋放以前過高的保修預提轉為利潤。以後也不要婉轉的叫保修預提了,直接稱之為“利潤存儲預提”就好了。

同樣的道理,職工薪酬的預提也是利潤的蓄水池,而且與保修預提相比靈活性更大。因為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保修,如銀行。而且職工薪酬也沒有保修預提那樣的業界合理水平的標準。另外,資產減值準備預提也可以起到同樣的蓄水池作用。這個預提的原理類似於上面兩種預提。

公司的重組預提也是異曲同工,只不過更黑。在宣佈重組時把大筆的錢從股東權益中拿出來,算作重組預提帶來虧損,但只是“一次性”的,下不為例。然後逐漸釋放,混在費用中抵消正常的費用,形成虛幻的費用率減少利潤率提高的假象。對於股東來說,這只不過是朝三暮四的耍猴的把戲,但是還有無數人上當受騙。

3)關聯交易法

對於關聯交易來說,藏個利潤是小菜一碟。五糧液是這方面的高手。利潤不僅藏了,還轉走了。

4)完全造假法

無論再怎麼財務分析,永遠都是分析君子不分析小人。公司要完全造假,數都是編的,一切都是假的,別說利潤,就是一頭大象都能藏起來。

5)遞延稅法

稅也是利潤藏身的地方。某奶製品企業的利潤蓄水池就在稅上。遞延所得稅資產2億多人民幣,相當於半年的淨利潤。這些潛在的利潤在時機合適的時候就會被釋放出來,配合管理層的股權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