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和劉弗陵是什麼關係?

耿彥佳


冥冥中是不是自有天意。

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死了衛太子劉據,牽連了母親皇后衛子夫以及自己妻兒自殺。劉據的孫子尚在襁褓,被投入監獄。當時管理監獄的官員知道太子是被誣陷的,可憐這個孩子,就讓獄中女囚撫育。後來,漢武帝大赦天下,將這個曾孫重新列入玉蝶。讓其奶奶的孃家撫養。劉病已少年高才好學,遊歷民間。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做過囚徒的皇帝。

漢武帝后繼位的是他後來鍾愛的鉤弋夫人的兒子,少子劉弗陵。為了這個孩子繼位,漢武帝不惜以“母壯子少”的顧慮而殺死曾經那麼喜愛的鉤弋夫人。漢武帝評價這個小兒子為“少壯多智”,臨終安排了霍光等四人為輔政大臣。

劉弗陵繼位即後世稱的漢昭帝,很快從少壯多智,轉變為多病。八歲繼位,二十一歲病逝,成為西漢王朝尊貴的過客。他年少而且多病,並沒有留下子嗣。

霍光不得不從宗室中選接班人。那個大名鼎鼎的漢廢帝海昏侯劉賀就是那個倒黴蛋。28天被廢后,劉病已進入霍光視線中。他是正宗的漢武帝嫡嫡親的重孫子,父母、祖父母都早死,媳婦家也就是個小吏,沒有強大的背景。這特別還有利於霍光繼續專權。這太完美了,就是他了。

18歲的劉病已繼位為帝。新君小心翼翼地和權臣相處。

霍光死,劉病已成為真正君。改名劉洵。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小兒子,漢宣帝劉洵是漢武帝大兒子衛太子的孫子。所以,劉洵是漢武帝的嫡嫡親的曾孫。劉弗陵和他爺爺是同輩,均為漢武帝兒子。那麼,漢宣帝應該叫漢昭帝叔爺爺。按照我們北方的叫法,六爺爺。(據說漢武帝有六個兒子)

不說,文治武功比肩漢武帝,僅僅故劍情深,這漢宣帝劉洵都是中國歷史那麼多皇帝中很出色的一位。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劉病已和劉弗陵都是漢武帝劉徹的子孫,只不過劉病已是武帝的嫡曾孫,劉弗陵是武帝的么兒。


劉病已和劉弗陵年齡只相差幾歲,但輩份卻差了幾代。劉病已的爺爺劉據和劉弗陵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因此,劉病已應尊稱劉弗陵為叔公。


劉弗陵和劉病已都是漢朝的明君,一前一後做皇帝,中間只隔了一個只做了27天皇帝的昏君劉賀。


故事要從漢武帝晚年時期的“巫蠱之死”說起:


一、劉病已—從死牢裡重生的皇曾孫



晚年的漢武帝重用宦官江充,而江充與太子劉據、衛皇后有矛盾,他見漢武帝老邁枯朽,害怕以後被劉據誅殺,便定下陰謀,掀起“巫盅之術”,巫陷太子。太子起兵自保,然而勢孤力弱,兵敗後自殺。


衛皇后及兩位公主、劉據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只有幼小的孫子劉病已倖免於難。


尚在襁褓之中的劉病已被送進了長安天牢中,成了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死囚犯。然而“吉人自有天相”。獄中的劉病已得到眾多貴人的相助。


監獄主管丙吉給幼小的劉病已購買衣食藥物,為他換上乾淨清爽的牢房,還給他選了奶孃。每次劉病已生病,丙吉都傾力救助,還給他起名“病已”,意思是說孩子的病已經好了,以後就不會再得病了。


在漢武帝得了重病,聽信奸人讒言要殺掉全部犯人時,又是丙吉違令抗旨,關閉監獄大門拒絕殺手進入,並讓大聲叫喊讓武帝知道了自己有曾孫在世,從而保住了劉病已的性命。


也讓漢武帝幡然醒悟,從而大赦天下,將劉病已錄入皇家宗譜,承認了他的皇家身份,並且把他安排在掖庭中養育。


在掖庭中,劉病已又得到掖庭令張賀的精心呵護和教育。他長大後,張賀給他迎娶了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為妻。在張賀與許廣漢的傾力教授下,劉病已學識淵博、才思敏捷,為後來掌控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劉弗陵—迷霧重重的明君


據說劉弗陵和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個月而生。他因少壯多智而深得武帝的寵愛,並有意傳位於他,為了防止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殺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



劉弗陵8歲登基為漢昭帝。21歲英年早逝,僅僅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他在位期間識破了政變陰謀,平定了內亂,並在霍光的輔政下,扭轉了武帝時期因奢侈和連年征戰所造成的國庫虛耗、人口減少的形勢,改善了外交關係,穩定了政局。


劉弗陵生得蹊翹,死得離奇,有人說他不是武帝的親生兒子,有人說他是被人殺害的,充滿神秘色彩。但是不管怎樣,這個聰明善斷的皇帝還是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使命。


三、劉病已—從獄中走出來的千古明君


劉弗陵無子嗣,霍光等大臣便立昌邑王劉賀為帝,誰知道劉賀荒淫無度,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剛做了27天的皇帝就做了一千多件壞事,因此被廢為庶人。



而此時的劉病已年滿18歲,他知書達禮、德才兼備而聲名遠揚,霍光等人便把他接回宮中,立為皇帝,即漢宣帝。漢宣帝為了讓百姓避諱更容易,便改名劉詢。


漢宣帝隱忍有謀略,他登基初期,霍光權勢傾朝野,所以他充分信任霍光,在霍光死後才逐步削弱霍氏集團的權力,並且鎮壓了不甘心失去利益而造反的霍氏集團,由此才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權,開始大展宏圖。


宣帝從小生活坎坷,能深切體會民間疾苦,因此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任人唯賢,著名的有麒麟閣十一功臣。還注意減輕人民負擔,著重發展農業生產;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應“剛柔相濟”,在外交方面,開疆西域,平定西羌,重拳出擊徹底打服匈奴,將西域直接納入漢人的傳統版圖之內,將西漢的國力推向了高峰。


西漢在他的統治之下,全國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國富民強,歷史上稱為“孝宣中興”。


劉病已原本就應該是大漢皇位的繼承人,然而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巫蠱之亂使他變成了一個死囚犯,兜兜轉轉,18年後,皇位又回到了他的手裡。


天下沒有白吃的苦、白受的難,所有的苦難都終將化為養分,滋養著人們的身心,激勵著人們積極向上。


正如劉病已,坎坷的命運讓他更能體察民間疾苦,最終創造了卓越的功績,成為了名垂青史的千古明君!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漢宣帝劉病已與漢昭帝劉弗陵年齡相仿,劉弗陵大概比劉病已略大三歲。有意思的是,劉病已是以劉弗陵的繼任者稱帝的。年紀輕輕的劉弗陵病逝,昌邑王劉賀即位不到一個月便被廢黜,之後霍光選擇了劉病已稱帝。儘管就年齡和繼任帝位的順序來說,劉病已與劉弗陵離的很近,但就他們的關係來說,可就差了好幾輩了。

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的孫子。漢武帝晚年,因為“巫蠱之禍”,劉據被迫自殺,劉據一族也遭到了滅門之災。幸運的是,在邴吉的幫助下,劉據的孫子躲過一劫。此後,流落民間,直至霍光等人扶持他登上帝位。

漢昭帝劉弗陵則是漢武帝與其寵妃鉤弋夫人生的兒子。這樣算起來,劉弗陵與劉據是同輩的,劉據是劉弗陵的長兄,劉弗陵是劉據的幼弟。由於劉據是劉病已的祖父,那劉弗陵該是劉病已的叔公。


與書居


劉病己和劉弗陵是侄孫與叔祖父的關係,兩人在生前並沒有什麼交集。

【漢武帝劉徹子孫世系圖】

漢武帝劉徹只有六個兒子,長子就是太子劉據,小兒子劉弗陵。

太始三年【前94】劉弗陵出生,四年後的徵和二年【前91】劉詢和堂叔劉賀出生,同年,發生巫蠱之禍,太子劉據一系被連鍋端了,只有剛出生的劉詢保住性命住在監獄裡。

後元二年【前87】,漢武帝駕崩,劉弗陵繼位,在位十三年就駕崩,生前並沒有見過劉詢,而劉詢也沒有見過小叔祖。

兩人發生交集是因為霍光,霍光先是立劉賀為劉弗陵的嗣子,繼承皇位,由於劉賀沒忍耐觸犯了霍光的權威而被廢除,霍光才立漢宣帝劉病己為漢昭帝的後嗣,繼承皇位。

在宗法上,劉病己是劉弗陵的後嗣,所以不能追封父祖為皇帝,只不過後來剷除霍氏之後,漢宣帝還是追尊父親劉進為悼皇。開始重用外家以及父親的外家。

劉進的母親是太子劉據的良娣,即史良娣,史良娣的兄長史恭,母親貞君。

劉病己的生母是史皇孫劉進的家人子王翁須,王翁須被追尊為悼後。他的兄弟王無故,王武,侄子就王商。

史氏和王氏是宣帝朝的外戚。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按輩分來講,劉病已是劉弗陵的孫子,但是,不是他的親孫子。兩個人的年齡只差幾歲而已。想知道他們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需要繼續看下去。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劉病已的爺爺是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劉據和劉弗陵兩個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劉據也是漢武帝和衛子夫所生的兒子,他舅舅就是大將軍衛青。

因為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他的母親還是皇后,所以,大漢的接班人非他莫屬。

漢武帝也早早的把劉據給立為了太子,按理說漢武帝百年之後,劉據當皇帝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可是,偏偏就出現了意外。

在漢武帝的晚年,他任用了一個酷吏叫江充,江充就像一條惡狗,他只聽從漢武帝的命令,不管是誰,只要犯法,他就不會饒恕。

正好太子劉據做了犯法的事,被江充抓了個正著。

劉據以為自己身份尊貴,江充會高抬貴手,放自己一馬。可惜的是,江充並沒有因為太子是未來皇帝的接班人而網開一面。

他把劉據犯法的事告訴了漢武帝,漢武帝讚賞了江充。

這樣江充就得罪了太子,隨著漢武帝的年齡越來越老,江充也意識到自己的危機了。

畢竟漢武帝死後,是太子劉據當皇帝,萬一劉據當皇帝后,找一件事,把他給殺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時候江充開始仗著漢武帝的信任,他有了搬到太子劉據的想法。

江充是知道漢武帝最忌諱的就是巫蠱事件了,可以說只要在漢武帝朝,牽涉到巫蠱事件的人,不管是誰都要殺無赦。

江充就拿巫蠱事件作文章,他說太子劉據的母親,也就是衛子夫的屋裡埋了小人。埋這種小人是來詛咒皇帝的。

漢武帝聽說後大怒,就開始查這件事,結果還真的查到了。

但是,這個小人肯定是誰找到的,就是誰埋的了,也就說江充埋了小人,想誣陷皇后衛子夫。

衛子夫和兒子劉據都知道小人江充在挑撥漢武帝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太子劉據就和江充發生了衝突,這時候漢武帝是支持江充的,他派了兵給江充來抓太子劉據。

沒想到太子劉據開始領了自己的衛隊,給江充帶領的漢武帝派來的士兵打了起來,結果太子失敗逃跑,在逃跑的路上太子劉據就自殺了。

劉據逃跑的時候是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跑的,他的這兩個兒子也被殺了。還好,劉據還有一個孫子留在世上,這個孫子就是後來的漢宣帝劉病已。

太子劉據死了之後,漢武帝就把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立為了接班人,還找了五個顧命大臣來輔佐他,其中一個大臣就是霍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

劉弗陵繼位的時候年齡僅僅只有八歲,他比較聰明應該是個不錯的皇帝,可是,這個孩子命比較短,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死去了。

不得已作為顧命大臣的霍光只能在劉姓宗室找一個接班人了,但是他先找了一個昌邑王劉賀,劉賀沒有經過考核期,僅僅當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霍光給廢掉了。

然後,霍光又把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立為了皇帝。

就這樣這個皇帝又跑到了他家這一支血脈上來。劉病已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宣帝。


史學達人


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病已都是漢朝時的英明皇帝,這兩個人基本上也是前後腳坐的皇位,中間只隔了一個當了27天皇帝的昌邑王劉賀,然而劉弗陵和劉病已與並沒有承繼性的血緣關係。雖然兩個人也沒有差上幾歲,但是按輩分論起來的話,只能說劉弗陵是劉病已的“小爺爺”。

這事兒還必須得從漢武帝說起,漢武帝的長子是劉據,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他也就是劉病已的爺爺,但是由於漢武帝的晚年發生了巫蠱之禍,漢武帝的寵臣江充和蘇文、韓說因為和太子劉據有嫌隙,於是就在漢武帝面前誣告太子劉據謀反,劉據無法爭辯,便想通過武力手段拿下這三個人,但是卻又被這三個人對漢武帝說成太子劉據造反,後來劉據一敗塗地後自殺,其家人也都被殺,只剩下還在襁褓中的幾個月大的劉病已,在大臣邴吉的保護之下活了下來。



而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小兒子,鉤弋夫人趙婕妤所生,由於從小就聰明伶俐,漢武帝就想讓他做皇帝,然後由霍光和桑弘羊等人輔政,漢武帝死時,劉弗陵才八歲就繼位為帝,是為漢昭帝。


但是漢昭帝劉弗陵在21歲的時候卻突然因病去世,而這個時候的他還沒有留下子嗣,所以大臣們只好在漢武帝的其他後嗣中挑選皇位繼承人,先是挑選了漢武帝第五子劉髆的兒子昌邑王劉賀,但是這個不成器的傢伙實在是不會做事,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廢掉了,之後大臣邴吉向霍光等人推薦了劉病已,霍光覺得可行,於是劉病已被迎立為帝,是為漢宣帝,繼位時17歲。

從年齡上看,漢昭帝劉弗陵只比劉病已大了四歲,但是從輩分上看,劉弗陵卻是劉病已的小爺爺了,不過這兩位皇帝都是非常英明的君主,他們在位期間漢朝的國力再次振興,出現了全盛的局面,史稱昭宣盛世。



科普大世界


提到劉病已和劉弗陵小編就會想起漢武帝。

明確一下,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兒子,劉病已(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劉弗陵和劉病已的爺爺劉據是兄弟。

這樣捋下來,劉病已得叫劉弗陵一聲叔公(叔祖父)

再為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兩個:

第一,劉弗陵。漢武帝晚年立幼子劉弗陵為皇位繼承人,為防女性又當政,賜死了正直花樣年華的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劉弗陵在輔政大臣的扶持下繼位,少年聰慧,可惜英年早逝。



第二,劉病已。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陷害致死。事情發生劉據的孫子劉病已因為尚在襁褓逃過一死,後來漢武帝查清事實,恢復了劉病已皇室的身份,但他一直在民間長大。

劉弗陵早死,無子。眾人先擁立劉賀為帝,後劉賀荒淫無道廢之。後來以霍光(霍去病的弟弟)為首的大臣,稟報上官太后擁立劉病已為帝。



說起來,大漢皇位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衛皇后的後代手裡。


太匆匆67


要說關係,有關係,都姓劉,都是漢武帝的後代。至於怎麼排份?是這麼回事。

一,劉弗陵與劉據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劉弗陵之母,是河間鉤戈夫人(又稱拳夫人),懷十四月而生劉弗陵。漢武帝便把鉤戈宮叫"堯母門",以示恩寵。

劉據,其母為平陽公主家的舞女,武帝路過姐姐家,衛子夫侍侯武帝更衣得幸,被主家平陽公主送入宮中。差點被大長公主劉嫖及皇后阿嬌害死。後懷孕生產劉據,立為大子。

二,劉據的兒子叫劉進,妻子史家,生產下一子就是劉病已。因劉據為江充構陷,一門老少除嬰兒劉病己外,均遭殺害。劉病己在襁褓中收入獄中。在邴吉的周全下才活了下來。由此看來,劉病已是劉據的孫子。

三,劉弗陵與劉據是兄弟關係。這樣,劉病己就是劉弗陵的侄孫輩了。也就是,劉弗陵是劉病已的小爺爺了。

四,漢武帝窮兵黷武,差點亡國。幸好及時剎車,才沒有重蹈秦始皇的後轍。他讓劉弗陵當皇帝,也確實選對了人,在霍光,金日碑,上官桀的輔佐下,國力回升,生產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不幸的是,漢昭帝早夭,又無後代。漢大臣選了昌邑王劉賀當皇帝。無奈此公在朝中無根基無勢力,自己又一身毛病,三九二十七天後,從哪來回哪去。於是,劉病已應時而出,走上歷史舞臺,註定要來個"漢宣中興",引領帝國走向繁榮昌盛。實在不愧是漢武帝重孫。有乃祖的治國安邦才幹。





劉一千五


前87年,70歲的漢武帝死之將至,這位在位55年與匈奴打了44年的雄主,雖有開疆拓土,奠定漢地基本範圍等功績,但後期也搞得民怨沸騰,國家瀕臨滅亡狀態。更嚴重的是在巫蠱之禍中逼死太子劉據,導致無合格人選接位,臨終前指定幼子、八歲的劉弗陵繼位,為免子幼母壯產生大禍遂行立子殺母之策,由此可知,劉弗陵是劉據的幼弟。


劉據生於前128年,在漢武帝劉徹二十九歲時降世,一出生便備受寵愛,取名為據,說文曰“據,杖持也”,從名字可知劉徹的喜愛厚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7歲被立為太子,一因武帝也是7歲被立儲,另一因古代幼兒夭折多,古人認為孩子須健康成長到這個年齡才會成人,自後深受栽培,武帝外出時以太子身份處理國事,深受敬重。


劉據的正妻史良娣,生有三位兒子,徵和二年劉據起兵失敗,帶著第二、三兒子潛逃,一起遇害,劉據的長子劉進,留在長安也被殺,劉進也有一子,人稱皇曾孫,因出世時便體弱多病,取名病已,希望病體早日康復。由於處於襁褓中,免於被殺關進監獄,後來歷經滄桑,成為漢宣帝。(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如此家譜淵源便梳理清楚了,劉病已是武帝長房一系,祖父劉據。劉弗陵是小房一系,劉病已應該稱呼劉弗陵為叔祖,劉病已是劉弗陵的侄孫。史書並無記載二人有交集之處,如電視劇一樣恩怨情仇更不可能。

讀史鑑今,修心明性,歡迎關注南方鵬共同探討。


南方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