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這一次,我的手機屏幕上刷出這麼一支鋼筆的照片。

照片上,它靜靜地躺在一張白色的墊布上面。六十多年的時間使得它外表鏽蝕得厲害,但筆尖卻依然光潔。甚至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一小塊金屬的熠熠生輝。

韓國專業人員很努力地把它筆上文字和圖像辨識出來,並打印在一張白紙上。上面寫著“KINSINPENCO”。不過這幾個字母並無助於找到它的主人——那具編號為“CHN-582”的英烈。實際上那幾個字母的意思是這支筆的品牌,上海金星金筆的英文縮寫。在那個年代的中國,最講究的知識青年會以得到這樣的一支鋼筆為榮。他們會用最乾淨的布來包裹擦拭,用最好的墨水來書寫,並把這支筆視若生命。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即便長眠於大地,也和這支筆不離不棄。

而此刻在照片上,它的筆帽是套在後面的。於是我不禁想:它的主人,那一位志願軍戰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擰開了摯愛的鋼筆帽……是努力想寫點什麼呢?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曾埋葬“CHN-582”號英烈遺骸的韓國京畿道,位於漢江兩岸。1951年從1月到5月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裡,第四、第五次戰役大多在這片土地上進行。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空前慘烈的兩次戰役。經歷了一系列潰敗後,聯合國軍已經從驚慌失措中平靜下來了,在其強大國力支撐下,很快又重露崢嶸。

這不愧是當時世界上現代化的軍事力量,他們不但有遮天蔽日的飛機統治天空、鋼鐵洪流般的裝甲力量和無窮無盡的炮火支配大地,也懂得聰明和狡詐。李奇微很高明地總結出了志願軍簡陋的步兵們在攻擊距離和補給能力上的極限,並把其命名為“禮拜攻勢”。於是他把聯軍的主力按計劃不斷後退,當等到志願軍體力和物力開始不支時,空地一體的兇狠反擊就會隨之而來。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按照他火力兵力計算結果,當志願軍強弩勢末後,強大的聯軍將輕易地插入後方將其圍殲,再往後,就是一血長津湖的恥辱並重新飲馬鴨綠江,或許就是戰爭的全勝。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反擊卻幾乎在攻擊路線上每一個山頭都磕磕絆絆。紙面上終究計算不出來,是什麼原因導致那些擔負著後衛和掩護任務的志願軍小部隊,縱然缺糧少彈,縱然後援無望,但依然死死咬住面前的敵人,直至全部戰死。

最終,每天超過900人的傷亡令李奇微的夢想破滅,他拿回了京畿道,卻沒有餘力再往前走一步了。戰線被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

李奇微們的疑惑和戰死在京畿道的志願軍將士們一樣,被埋在異域青山之中,至今已有六十七年矣。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那支鋼筆的主人,在生命的最後會是怎樣的呢?

陣地已毀,彈已盡,援已絕。優勢的敵軍正踩著被鋼與火耕耘了一遍又一遍的陣地,就要上來了。他或許會很平靜地掏出了摯愛的鋼筆,擰開筆帽,在一本筆記本上寫了些什麼。時間是那麼有限,他或許還沒寫完,還沒有蓋上筆帽,一顆子彈或者一塊彈片令他失去意識,從此與陣地化為一體。

他當年抒寫的內容,經過六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也已經化作春泥。

但我知道和他一樣的人們寫了什麼。

1950年的長津湖,一位叫宋阿毛的戰士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冰雪世界裡,一筆一劃地寫下:“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然後,他和他的連隊在陣地上化為冰雕。據傳,宋阿毛在參加志願軍之前或許是位上海籍的工人。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1952年的上甘嶺,一位名叫黃繼光的戰士在烈焰和硝煙蔽日的日子裡,一筆一劃地寫下:“男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鬥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鬥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後來的某一天,他張開雙臂,迎著狂噴火舌的射孔一躍而起。檔案上記載著,黃繼光是位來自四川的農民。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這些文字或許能回答李奇微的疑問:為什麼志願軍的血肉之軀比鋼鐵和火焰都堅強?

因為無論是北平上海的學生,還是四川雲南的農民,他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他們每個人都意識到:背後就是東北,就是華北,就是中原...... 就是家園。絕不能輸!只有禦敵於國門之外,國家才不會再次在戰火中陷入沉淪,親人才不會在災難中流離失所,中華民族復興才有希望。

這支鋼筆的主人,當年向親人、向戰友具體抒寫過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分析,他一定表達著堅定的情感、意志和追求,那就是:

不畏敵、不畏死,愛榮譽、愛祖國!

那支鋼筆靜靜地躺在白色的墊布上,宛如一位穿越了六十多年時光的白髮老人。今天,它隨20位烈士遺骸遺物一起,登上中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在2架殲11戰鬥機的護航下,返回祖國。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凝望著它,我的眼淚就要流出來。模糊中,彷彿看到一隻手握住了鋼筆,唰唰唰地在紙上寫起了什麼。

它或許想問,那場戰爭我們贏了麼?

我們贏了。17國聯軍被我們抵擋在三八線上,戰火沒能再靠近祖國一步。這場戰爭之後,世界格局因此而重新確立,百年積弱的中華民族得以揚眉吐氣,國際地位突飛猛進,為後續一系列的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它或許想問,今天的軍隊強了麼?

我們強了。這支武裝力量在血與火中涅槃,成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航母、坦克、大驅、飛船、導彈……所有聽說過沒聽說過的武器裝備,今天該有的都有了。你們在戰場上曾承受的憋屈今天也蕩然無存!

它或許還想問,祖國和人民怎麼樣了?

這個問題還是歸來看看吧,看看城市農村,看看農田森林,看看青山綠水,看看老人孩子……安寧和繁榮,發展與進步,已經如空氣般充盈在了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民族的復興勢不可擋。

志願軍英烈們,歡迎歸來,請在祖國的大地安息吧!

今天隨志願軍烈士英靈歸來的這支鋼筆,當年抒寫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