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的意義

1、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讀大學的意義

2、大學將賦予你足夠的時間和實踐去認真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將重新樹立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讀大學的意義

3、讓你有機會釋放自己的能力,用實踐去檢驗你大膽,新奇甚至瘋狂的猜想。

讀大學的意義

4、知道做個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並非好事,有人反對,有人支持,然後自己做出決定才是精彩的人生。

讀大學的意義

5、能集中解決很多困惑,從而形成自己的原則,開始學會拒絕。

讀大學的意義

6、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交往。

讀大學的意義

7、明白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人,你開始有靠近的動力。

讀大學的意義

8、懂得再好的大學也有渣子,再爛的大學也能出人才。不是大學決定你未來,而是在什麼樣的大學,什麼樣的環境,你都知道你要成為哪種人。

讀大學的意義

9、面對不公平的東西,開始明白抱怨無用,努力奮鬥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公平才是真的。

讀大學的意義

我是一名高校教師,我讀過無數學生的現實心境,曾經寫過一封致大學生的書信《因為路要自己走,所以叫大學》,和大家分享一下:

親愛的同學們:

您們好!

(一則故事)額爾古納河畔有一個叫室韋的美麗小鎮,小鎮的菜市場上,有一個戴眼鏡的瘦高個男孩叫賣著鮮榨的藍莓汁。剛從山上採摘的藍莓、蜂蜜、白糖、純淨水、榨汁機,再加上一張桌子,就是他的全部家當了。他臉上洋溢著笑容,有些靦腆,有些羞澀,也有幾分渴望和嚮往。趁著等待他榨藍莓汁的間隙,我知道了他剛高三畢業,暑假一直在幫媽媽的忙,好讓媽媽休息一下,還說馬上就要到北京上大學了,還沒去過北京呢。我問他上大學對他意味著什麼,他怔怔地望著前方,好一會兒才說:“我媽會更加辛苦吧,我會更加獨立,會認識很多新朋友,我想將來能接我媽到北京去看看……”

  當我們走進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有人可能會說:“我們終於獨立了,自由了,解放了,長大了……”也有人可能會說:“終於可以通宵玩遊戲沒人管了,終於可以睡懶覺沒人煩了,終於可以……”這時,我們要意識到,其實獨立意味著更大的社會責任,自由意味著更多的包容,解放意味著更多的自我管理,長大意味著更多的付出。

  獨立、自由、解放、長大,這種全新的狀態,這種全新的生活,這種全新的環境,這種全新的跑道,需要我們自己起跑,才能跑出精彩,才能跑出味道,才能跑出真正的成長,才能跑出屬於自己的幸福。所以,我說,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在大學。所以,我們可以說,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

  如何起跑?跑向什麼地方?和誰一起跑?如何跑得穩、跑得好、跑得快?我想最為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做好自己和快樂自己。

認識自己

大學?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學嗎?

2、你們知道現在很多學生為什麼寧願去讀公辦也不讀民辦嗎?

3、你們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大學就落後於國外的大學嗎?

4、你們難道就沒有想過這裡就也能培育出高端技術型人才,而這個主要原因是怪學校還是怪你們自身呢?

5、我還要問你們一點,你們是不是認為重點大學的人比你們就是要高一等,或者是說他們天生就是天才?但是你們有沒有好好問過自己,你們當年為什麼成績會這麼低?我認為人人都是一樣的,你也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我就不如你,你們想過嗎?

當然現在說這些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因為畢竟你們已經在這裡,這是不可改變的現實,但是人生的命運往往都是在不可改變的現實中不斷去衝刺,並去自我提升而得到全能的知識和財富。最重要的是我要告訴你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幫你教成為天才,天才永遠是靠你自己來努力得到的結果。

下面是大學的理論性定義:

大學是國家高等教育的學府,綜合性的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 。現在的大學一般包括一個能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和數個專業學院,以及能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大學還包括高職高專院校。

大學通常被人們比作象牙塔。象牙塔,根據聖經《舊約雅歌》。主要是指“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逃避現實生活的世外桃源、隱居之地”。在漢語中,象牙塔的外延涵義主要是指“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小天地”。

大學!

“大學之大是大者無形;大學之學是學無止境”!

也就是說真正的大學是沒有空間和時間及客觀因素來限制的,因為你可以在這裡發揮你最高的才能去尋求智慧,條件是你要愛學。

大學只是個學習的平臺,沒有哪一所大學能保證把某一個人培養成一個天才,天才永遠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所以無論大學的環境怎樣,無論大學的建築怎樣,這和天才的形成是沒有關係的。

但是很多學生卻把大學的定義和建築的豪華與面積的大小來比較,甚至用這樣的方式來定義。可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和你無關,因為這一切不是你的,你帶不走,你唯獨能帶走的只有這裡的知識。

不同的節點對自我的認知會有所不同。少年時代有少年的憧憬,中學時代有中學生的青澀,大學時代會有更加遠大的抱負和更加摯愛的情愫。可以說,到了大學階段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然會有新的內容和新的內涵。

  不管我們是狀元還是單科第一,不管我們是重點還是三本或是專科大學,不管我們是工科還是文史哲,不管我們來自農村還是來自城市,不管我們的外表是瀟灑還是長得有些寒磣,所有這些都是外在,並且所有的這些都屬於“過去時”。要想有一個自己不後悔的未來,需要我們通過大學短短几年來確定我們的“未來時”的模樣、狀態和心境。而真正決定我們能否走得遠的卻是內在,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勇氣,是我們想要成功做成一件事情或者一件大事的渴望和嚮往。

  大學三年,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自己一生要追逐和值得託付的大事情,這都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強項和弱項、長處和短板認知清楚,也就是要真正認識自己,逐步找到更加清晰的要一輩子去走的路。

 做好自己

  認識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正向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要克服缺點,突破侷限,挑戰自我,從而不斷接近於我們理想中的自己。如果想在大學三年中做好自己,我們一定要做好三件重要且必要的事:

  第一,養成好的習慣。大學三年,我們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沒有獨立思考,就永遠是別人思想的附庸;我們要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夢想和目標等於零;我們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和實踐;我們要養成讀書的習慣,淨化心靈,從而望得更遠、登得更高;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飲食要規律,要注意個人衛生,不沉溺於遊戲、娛樂等;我們要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助人亦助己”,當我們為別人開啟一扇方便之門時,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打開一扇方便之門……好習慣還有很多,但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說,而是靠做、靠堅持。

  第二,管理好時間。時間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時間也是有脾氣的,你對它好,它對你好,你拋棄它,它就會讓你“哭鼻子”。“擁有時不覺珍貴,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如果上蒼再給我一個機會,我願意對我自己說,我一定好好努力……”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首先要做好學習計劃,其次利用好小塊的空閒時間,積少成多,第三要督促自己執行,最後還要做到當日事當日畢,避免拖沓。

第三,克服自己的惰性。優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差異之一就在於不斷地超越障礙,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追求安逸的惰性。成功往往是被逼出來的,一個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棒。逼走自己的惰性,逼走自己的隨意,逼走自己的偷懶,我們就會越來越優秀,未來的路也就越跑越寬敞了。

快樂自己

  智者總會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更多的意義,並且在有限的生命中製造更多的歡樂和開心。大學四年,成為快樂使者,做個“開心果”,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享受友情,享受愛,享受挫折和享受孤獨。

  第一,享受友情。在三年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讓別人尊重、看得起,甚至讓別人追隨的人。有朋友、有友情,就要多參加社團和學校的活動,擴大交際範圍。大學時代的友情是彌足珍貴的,在實際的交往中,讓別人看到我們,讓別人喜歡我們,讓別人相信我們,讓別人愛護我們,讓別人疼愛我們。當然,每往上走一步都需要我們真正的付出,都需要我們真正的用心,都需要我們真正的給予。

  第二,享受愛。在大學這四年裡,我們真正懂得愛的時候,可能很多事情都會真正解決。愛有兩層含義:一層是說愛是包容,愛是妥協,愛是對自我的不斷剖析和反思;另一層是說愛是幫助,愛是分享,愛是能夠用自己的全部身心來創造快樂。當然,戀愛也是大學裡享受愛的一種重要方式,只有真誠地去愛,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愛的美好,才能帶來我們真正的成長。

  第三,享受挫折。IBM創建人沃森先生曾經說,當一個人面臨重大打擊的時候會有三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完全崩潰;第二種選擇是勉強恢復到正常水平;第三種選擇是把這種挫折和磨難看成是上帝所賜予的重大的考驗。大學四年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打擊。這些挫折和打擊,可能是上蒼和上帝給予我們的重大考驗,如果經受住了考驗,就可能會創造出人生的新的機遇。

  第四,享受孤獨。大學三四年中,可能很多時候要一個人去食堂吃飯,一個人去教室自習,一個人去面對各種壓力。這種孤獨能讓我們思考,能鍛鍊我們的意志,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能磨練我們面對困難的信心和耐心。其實,孤獨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這是一個人成長中必須承受的過程。當我們開始接納並享受孤獨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成長和成熟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想。

  大學,青春之大學,活力之大學,夢想之大學,成長之大學。從一個依賴父母的孩子,成長為獨立思考自己未來的青年,在大學這個起跑線上,開始人生的加速度。在奔跑的路上,我們會慢慢明白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向著自己的人生方向前進;在奔跑的路上,我們腳踏實地,爭分奪秒,擁抱人生,成為一個勤奮的築夢者;在奔跑的路上,我們領略沿途的風景,收穫同學間的真摯友情,體會人之本性的真愛;在奔跑的路上,我們坦然面對未知的挫折,品嚐孤獨的滋味……100個大學生擁有100種大學三四年。我們要在自己的大學三四年中跑出自己的從容和智慧,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與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