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富成雲南白藥董事長,靠1000元發家,如今身家315億

文|AI財經社 劉碎平

編|梁夜

昔日福建首富陳發樹又多了一個新的名頭 ——雲南白藥掌門人。

福建首富成雲南白藥董事長,靠1000元發家,如今身家315億

7年前,陳發樹還在為收購雲南白藥的官司焦頭爛額。2009年9月,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簽署關於雲南白藥股權轉讓協議。但在接下里的兩年時間裡,上述股權轉讓協議所涉及股份一直未履行過戶手續。2011年12月,陳發樹一紙訴訟將紅塔集團告上法庭。這場近3年的官司,讓一向低調示人的陳發樹頻繁見報。

企業家身上慣有的堅持,陳發樹不僅有而且更甚。2018年6月11日,雲南白藥控股法定代表人悄然從王建華變更為陳發樹。9年糾纏,陳發樹終於如願將雲南白藥收入囊中,成為其從商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福建首富成雲南白藥董事長,靠1000元發家,如今身家315億

5日內付清22億

陳發樹最早盯上雲南白藥時,比與紅塔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還早了兩年。雖然只上過4年學,但後來的陳發樹又陸陸續續地讀過復旦商學院、長江商學院、中歐商學院。對雲南白藥的好感,正是在長江商學院時期萌生的。

2007年,因參加長江商學院課程,陳發樹與雲南白藥一位領導相識。機緣巧合,在法國學習時,這位領導又把雲南白藥的情況詳細地跟陳發樹做了一番介紹。陳發樹當時就預測雲南白藥做到上千億市值不難。此後,它就被陳發樹惦記上了。

2008年,機會第一次降臨。那一年,雲南白藥做了5000萬股的定增,而彼時陳發樹即計劃參與該定增,結果輸給了中國平安。

2009年,為響應“菸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要求,紅塔集團掛出雲南白藥6581.39萬股股權轉讓信息,佔雲南白藥總股本的12.32%。陳發樹當機立斷,拋出橄欖枝。

儘管交易條件極為苛刻,但此時的陳發樹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為了不生變數,陳發樹按要求在簽訂協議後的5日內一次性付清了股權轉讓款22億元。彼時,因減持紫金礦業股份,陳發樹手中有大把的現金。

事與願違,此次轉讓後,雲南白藥股權遲遲沒有過戶,而股價卻在一路攀升。苦等兩年無果的陳發樹,上演了一場“秋菊打官司”。2011年12月,陳發樹向雲南省高院提起民事訴訟,開始其與紅塔集團之間長達近3年的股權糾紛。2012年12月28日,雲南省高院一審判決,駁回了陳發樹的要求。陳發樹不服,於2013年初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4年7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最終宣判,撤銷此前雲南高院作出的民事判決,紅塔集團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076億元本金及利息。陳發樹不僅輸了官司,還損失慘重。

轉機出現在兩年後。2016年,在積極響應混改的浪潮下,陳發樹以254億元的代價入股雲南白藥控股。交易完成後,白藥控股的股權結構將由雲南省國資委持有其100%股權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其50%股權,白藥控股仍持有云南白藥41.52%的股份。不久,雲南白藥控股又進行了新一輪增資,引進江蘇魚躍。至此,陳發樹以其間接持有的18.68%股份以及他本人和新華都持有的4.25%股份成為雲南白藥實際第一大股東。

巴菲特門徒

儘管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念念不忘的陳發樹終究還是圓了多年的夢。圓夢背後,是陳發樹迅速累積的財富基礎。

“吃飯的時候我在上面講,你們做得很好,中國人也還有做得不錯的,比如我。”談起參加巴菲特慈善中國行時,陳發樹侃侃而談,充滿自信。更多的時候,陳發樹把巴菲特當做學習的對象。

陳發樹的財富成指數級增長源於一次意外的投資。某種程度上,這個福建商人有著股神巴菲特一樣的運氣。

2000年紫金礦業進行改制,當時的估值不到1.5億元,按1.505:1的比例設立,股份數是9500萬股,在陳景河的撮合下,陳發樹通過三家關聯公司的總出資金額為3359萬元。

2008年4月,紫金礦業從港股迴歸A股,陳發樹個人及其通過新華都集團持有的紫金礦業股權合計約為21.78億股。這部分股權若按7.13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較其在股改時投入的3359萬元,8年時間增長約460倍。

這一年,“打工皇帝”唐駿的加入,讓這家低調企業曾名噪一時。引入唐駿,陳發樹是下了血本的。10億天價引入的唐駿,一開始就給了陳發樹和外界信心,他對外放言,“未來3-5年內將推動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圓老闆陳發樹進富豪榜前三名之夢。已為新華都做了5年規劃,要從16億元發展到100億元。”

唐駿更是對外宣稱要將陳發樹打造成中國的巴菲特。他的到來,使得新華都迅速變換賽道,開上了資本運作的快車道。

不管是大量減持紫金礦業股份、入局青島啤酒,還是盯上雲南白藥,唐駿都做了推手的作用。限售股解禁後,2009年4月至11月,陳發樹及其控股的新華都實業累計減持紫金礦業4.4億股,合計套現約42億。

2009年5月,在唐駿的斡旋下,陳發樹通過新華都實業受讓青島啤酒7.01%的股權,交易價款為2.35億美元。有減持紫金礦業的資金加持,似乎不難理解,僅4個月後,陳發樹又在很短的時間內湊齊22億元作為雲南白藥12.32%股權的交易款。

質疑之聲也在此時漸起。2009年9月,針對上市公司大小非減持中存在的嚴重逃稅問題,全國範圍內展開了一場頗有聲勢的"稽查風暴",陳發樹就在此時被國家稅務總局給盯上了。截至當年9月,陳發樹已從紫金礦業套現近30億元,根據當時個人所得稅稅率,陳發樹應繳納45%即超過10億元的個人所得稅。不久,陳發樹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認為,減持後再投資不屬於個人所得。

唐駿的出現讓新華都在短時間內光彩奪目的同時,也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與考驗。

轉折點發生在2010年。打假鬥士方舟子,將槍口對準了唐駿,質疑其學歷造假。“學歷門”事件愈演愈烈,新華都也深受牽連,與此同時,新華都內部人員對唐駿的不滿也時有傳出。2013年,唐駿正式宣佈離職新華都。

儘管如此,陳發樹的商業版圖依舊越擴越大,涉及百貨、酒店、房地產、IT財經資訊及設備提供、礦業、旅遊、啤酒和投資等多個領域。陳發樹迫切地希望成為下一個巴菲特。

草根逆襲

和巴菲特亮眼的履歷比起來,只上過4年學的陳發樹則顯得相形見絀。

1961年10月25日,陳發樹降生在福建安溪縣祥華鄉福洋村一個極度貧窮的家庭。他是家裡的第4個孩子,之後還有3個孩子陸陸續續地到來。讀到4年級的時候,陳發樹就輟學打工了。

輟學後,陳發樹開始在當地做木材搬運工。漸漸長大的他覺得不能老待在農村,存夠錢,陳發樹就買了火車票跑去廈門。來到廈門,陳發樹尋思還是先幹木材運輸,於是他前去一家運輸公司應聘。“我叫陳發樹,發財的發,樹木的樹,找我運木頭肯定賺錢。”老闆二話不說,就錄用了他。

21歲那年,熟悉木材生意門路後,陳發樹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法,賺到了第一桶金。1000多塊——這相當於當時城裡人一年的工資。

首戰告捷的陳發樹,膽子也大了起來,木材生意從汽車拉變成火車拉。不久,還在廈門買了房。

更大的機遇也在不久後到來。1988年,一家雜貨鋪老闆準備把鋪子盤出去,正在用三輪摩托跑貨運的陳發樹接了下來。陳發樹當時肯定沒想到,這8平方米的鋪子將在幾年後為其創造數以億計的財富。

這裡正是後來新華都的雛形。在幾年的時間內,新華都就迅速躍身為福建零售業巨頭。2008年,新華都成功在深交所上市。10年過去了,新華都2017年營收已經達到69.73億元,總資產高達35.19億元。

2009年,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發樹以218.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11位,榮升為福建省首富。據《胡潤百富榜2017》,陳發樹身家已經漲至315億元。

陳發樹對錢的態度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2009年10月,陳發樹宣佈拿出個人持有的市值83億元的有價證券設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轟動之後,陳發樹也由此陷入“以捐贈避稅”的質疑之中。

除了設立慈善基金,陳發樹還熱衷辦學。2010年,陳發樹向閩江學院捐贈5億元,成立新華都

商學院,陳發樹一度揚言要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當院長。諾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埃德蒙·費爾普斯還真給請來了。

除此之外,2016年陳發樹還向北京大學捐贈1億元,用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建設。為此,陳發樹被授予北大名譽校董的榮譽。他很看重這個頭銜。

福建首富成雲南白藥董事長,靠1000元發家,如今身家315億

“要敢去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發樹相信,沒有什麼不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