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很多名士都會去輔佐一位自己認可又賞識自己才華的明主。有些名士保對了主公得以名揚天下,有的保的主公失敗了自己也落得一個助紂為虐的惡名。比如董卓手下的謀士李儒雖然一身本領但是輔保的主公卻是一個失敗者,所以最終只能被釘在恥辱柱上。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曹操的手下就有很多能人,比如郭嘉,荀彧,賈詡還有後期的司馬懿。這些人因為輔保了一個成功的主公而有了自己的功績在歷史上能夠留下一筆成為一位被後人尊敬的名士。當然還要有明主來賞識你的才華才可以,例如前面說到的賈詡,之前保的是董卓董卓死後又給李傕郭汜獻計反攻長安造成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控制。曹操平定李傕郭汜之後沒有因為賈詡之前幫助李傕郭汜為亂而是看中了賈詡的能力收為己用,不但幫助曹操出謀劃策,同時曹操也成就了他。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水鏡先生在劉備初訪水鏡莊的時候向劉備介紹了臥龍鳳雛兩位賢士,為什麼水鏡先生不向孫權、曹操、劉表推薦呢,原因有幾點,第一曹操和孫權的勢力範圍不再荊州,劉表雖然為荊州之主但是年邁已經不思進取,沒有創業之心只有守業之能,臥龍鳳雛跟隨這樣的主人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第二,孫權、曹操、劉表、這時已經是一方的諸侯有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手下的名臣很多開國功臣名分已定新人加入不會有太大的作為會被其他的勢力排擠最終還是一事無成默默無聞。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臥龍先生一直都在自比管仲和樂毅,但是卻一直隱居於臥龍崗,不是他甘願過自己的農耕生活而是自己空有一身抱負而無處施展,一直在等待自己的明主到來。他也深知自己如果投奔目前已經成氣候的諸侯一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能找一個正在創業的創業之主共同創業。這個時候劉備的出現正式給他實現抱負最好的機會,劉備身份很正是漢室的苗裔是當今皇帝的叔叔(這個親戚還要感謝曹操幫他攀上的),而且創業屬於失敗的低谷期正在寄居依靠劉表。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劉備的種種條件都符合諸葛亮擇主的要求,在劉備三次到訪之後諸葛亮感到了劉備的誠意決定出山幫助劉備共同創業。創業之路是艱辛的,諸葛亮給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的宏偉目標。通過諸葛亮的不斷努力終於達成了目標,但是離水鏡先生說的“可安天下”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靠他一個人確實是非常困難的。雖然諸葛亮可以帶兵打仗但是在後方缺乏一個能安邦的能人。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當然在劉備入川前後也出現了一些可以安邦的能人,這些都是西川的賢士,因為劉璋無能賢士期盼明主到來,所以這些人就暗地裡聯合劉備想請劉備進西川替代劉璋。這些人中以法正和劉巴為代表,都是蜀中的大賢,但是在劉璋集團中得不到劉璋的重用,所以這些人才會另投明主期盼自己能成就一番功績。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法正擅長出奇謀,公元219年出謀擊敗了夏侯淵讓劉備順利的佔領了漢中,從而得到了漢中王的名號。只可惜法正命短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劉備從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謀士。這時劉巴接替了法正的職位擔任尚書令繼續輔保劉備。諸葛亮在外用兵攻打曹魏,如果在內有法正和劉巴這樣的賢臣輔佐朝政一定可以使蜀國興盛。只可惜法正和劉巴兩個人都死在了劉備的前面,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雖然受託孤之重任但是還是孤掌難鳴。

水鏡先生曾經講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後面有句很多人都不清楚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的一句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的確應了這句話在諸葛亮多次對外用兵的過程中朝內被黃皓這樣的小人把控結果間接的葬送了蜀漢的江山,諸葛亮一人被累死在五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