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80塊賣掉家裡餵雞碗,考古隊:這碗全世界僅3個,價值上億

自從中央電視臺開設鑑寶類節目,各地湧現出許多人帶著家族流傳、無意淘得的各類寶貝,來到節目交給專家鑑定,然而大多數人最後都是敗興而歸,低價購得無價之寶的事情著實少見,然而卻並不是沒有,北京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景德鎮窯灑藍釉缽便是80元買到的。

老太太80塊賣掉家裡餵雞碗,考古隊:這碗全世界僅3個,價值上億

事情的緣由要追溯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某日,北京文物店迎來了一位農村老太太,她帶來一個家裡餵雞的碗,這個碗在她家裡有不少的年代了她推測應該是個古物,但這個藍色的大碗上卻佈滿白色的斑點想必也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如今她想把這個碗賣掉換點錢,價格就由工作人員來定,工作人員見那個碗內有不少的汙垢劃痕,便在商量之後定價80元,於是老太太拿著80元便離開了。

老太太80塊賣掉家裡餵雞碗,考古隊:這碗全世界僅3個,價值上億

之後工作人員對這個碗進行清洗,這麼一洗卻讓工作人員震驚了,只見洗淨後的碗底寫著“大明宣德年制”,不僅如此這六個字並非像普通瓷器落款那樣印於碗底表面,而是印在了碗底的內心上,工作人員感覺這件器物絕非是凡品,就立馬上報了領導,當天下午在經過了多位權威瓷器專家的鑑定後,這個碗的身份水落石出,它便是明代宣德年間由景德鎮燒製的灑藍釉精品,被定為國家一級國寶。之後工作人員幾經尋找,希望給予老太太補償,但人海茫茫最終也未能找到她。

老太太80塊賣掉家裡餵雞碗,考古隊:這碗全世界僅3個,價值上億

宣德皇帝政治能力出眾卻十分貪玩,他喜愛玩骰子便命景德鎮為其燒製專用的碗,經過能工巧匠的研製灑藍釉便問世了。灑藍釉燒製過程十分複雜麻煩,先要燒製白釉器物,然後由工匠手持沾有青釉的竹管,將青釉吹於瓷胎表面,再次進行燒製方可,鮮豔的藍色與白點相間,猶如雪花飄落一般優美典雅。

老太太80塊賣掉家裡餵雞碗,考古隊:這碗全世界僅3個,價值上億

然而這種人工吹制的方式難以掌握成品質量,所以燒製成功的幾率相對較低,且需要大量的物料和人力,後來隨著宣德皇帝突染惡疾駕崩,灑藍釉的製作也漸漸被遺棄,直到康熙年間,康熙喜愛古物見灑藍釉精美,不忍燒製技術失傳,便命景德鎮重新開始燒製灑藍釉,由於燒製工藝的區別,採用中溫釉的明代灑藍釉瓷器白點更為突出鮮明,而採用高溫釉的清代灑藍釉瓷器白色則與藍色相融。

就這樣這個珍貴的明代灑藍釉缽以80元購得存放於博物館中,文物局稱如今這種瓷器全世界也僅有三件,根據現在的市場價值估計,這隻灑藍釉缽價值至少上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