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表明,商朝統治者的目光已經瞄向了海洋

上世紀在1928-1937年間,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過15次發掘,累計發掘面積達46000多平方米。其中,就有在洹河北岸的侯家莊商王陵區發掘了10座大墓。上世紀50到8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繼續對殷墟的商代大墓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其規模龐大,氣勢甚至不屬於秦始皇兵馬俑。

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表明,商朝統治者的目光已經瞄向了海洋

由真人比例來可見這座墓的規模之大

由於規模相當大,所以學術界普遍認為這些商代晚期的大墓是商代君王的王陵,儘管諸多大墓屢經盜掘,但依然有不少珍貴的文物如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出土。其中在1954年曾經挖掘出商代骨器作坊遺址,存有各式骨器的骨原料,鯨骨、人骨、象骨就在其中,應均為製作骨器的骨料,這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竟然發現了鯨魚骨頭,這說明這個龐大的青銅帝國已經將觸角伸向了海洋了。

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表明,商朝統治者的目光已經瞄向了海洋

殷墟王陵氣勢磅礴

此次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現在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塊高23釐米、長26釐米、寬19釐米,小塊高14釐米、徑28釐米,同時在河南安陽等商代遺址裡,還發現了產於南海和東海的鯨、貝、海螺,說明商代後期交換的地域已經很廣闊,也反映出商業活動比商前期有了發展。

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表明,商朝統治者的目光已經瞄向了海洋

和鯨魚骨一起出土的刻辭鹿頭

分析商朝的特性,你會發現商朝有海洋民族的特點,即好擴張,尚武,重商等。殷人重商的特點尤為突出,現如今的“商”字就是從商朝那來的。商人還好尚武,商是最早大規模裝備青銅武器,擁有世上最大的戰車的軍事強國,且一直在對周邊擴張,即使在商末,紂王也在不停對淮夷用兵。從​商代的疆域來看,商朝已經控制了東海一帶。因此在殷商的王陵區發現鯨骨,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殷墟出土的鯨魚骨頭表明,商朝統治者的目光已經瞄向了海洋

商朝形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