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作者 /吳麗仟

“本來以為還有其他人要做,沒想到中途又說不做了。”

坐在網娛觀察(ID:wldygc2016)對面,宋秉華略顯誇張地露出遺憾的神情。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2018年以來,在經歷過《這就是街舞》對戰《熱血街舞團》、《這就是鐵甲》大戰《機器人爭霸》後,宋秉華對市場面臨同題材“對攻戰”早就習以為常。

作為阿里文娛大優酷MAD工作室總經理,他顯得興奮又有點落寞,畢竟這次失去了競爭對手。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下半年優愛騰“正面硬碰硬”會熄火。

事實上,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曾堅定地表示,偶像養成綜藝他們肯定要做,至於啥時做要等待時機,要等他們想明白。

目前,騰訊視頻主推《心動的信號》等情感類綜藝,愛奇藝Q4季要做《國風美少年》這類二次元綜藝,優酷都不打算缺席。

不會擔心被質疑是“跟隨者”嗎?宋秉華向網娛觀察獨家回應:“先發肯定有先發的優勢,但我們有自己的節奏和考量。”

以《這就是灌籃》為例,對這個題材,優酷的節奏和考量又是什麼樣的?籃球的群眾基礎極其廣泛,為什麼遲遲沒有人做?它的產業化佈局能落實嗎?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優酷:為什麼要做《這就是灌籃》?

剛開始策劃《這就是灌籃》時,宋秉華也打過退堂鼓,“也糾結過”。不過,楊偉東很看好、也很堅持要做這個項目。

不害怕失敗嗎?宋秉華笑著告訴網娛觀察:“做任何項目都可能會失敗,更重要的是,你要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最近流行一句土味情話叫做:“我能站在你的AJ上吻你嗎?”直男對球鞋有多在意,就對籃球有多痴狂。在做了長達一年多的調研和摸底後,他們發現這個產業足夠大,足以支撐他們做一檔大體量網綜。且如果未來要做第二季,資源是夠的。

項目落地一波三折。

最開始官方宣佈周杰倫馬布裡確定加盟,但後者缺席,換成了郭艾倫。最終戰隊由周杰倫+林書豪,李易峰+郭艾倫組成。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為什麼是他們四個?他們的人設是什麼?阿里文娛集團大優酷阿波羅工作室總經理、《這就是灌籃》總監製王雲鵬笑著爆料,“周杰倫是老大哥,但因為臺下球員平均身高190,他一般都坐在臺上不怎麼下場(笑)。”反倒李易峰除了很有“李政委”的風範,還喜歡在末尾做一些點評和總結,“難得沒啥偶像包袱,經常下場打球、給他們遞水之類。”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林書豪是衝著周杰倫來的。據說他本人極度自律,每天都會訓練三小時然後來錄製,而且苦練中文後,後邊甚至可以跟郭艾倫這個綜藝感十足的“耿直boy”尬遼寧東北話了。從效果看,第一期明星領隊們參與度有限,但各自形象鮮明。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正如節目製作公司日月星光CEO易驊所說,《這就是灌籃》定位是一檔零門檻的籃球競技類劇情真人秀,“選對了人,節目就成功了一半。”明星選對了,那選手和內容扛打嗎?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這就是灌籃》:到底有沒有劇本?

《這就是灌籃》播出後,你記住了誰?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事實上,觀眾主要都在討論 “神反轉”。比如1v1環節中音樂學院的學生逆襲了“大神”平常心,3v3環節中,看似毫無競爭力的楊皓喆,最後打出了堪比科比的“大絕殺”。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這是被“安排”了嗎?

彈幕裡的吐槽,幾乎每天睡在機房的王雲鵬和後期團隊看在眼裡。忠實的球迷會嫌慢鏡頭太多、影響觀看情緒,吃瓜路人會懷疑選手是不是拿了劇本?王雲鵬笑著回應:“打過球的人都知道球場上這些都很正常,後期只是把它放大了而已。但如果大家覺得有點過了,後續我們肯定會根據這些意見進行調整。”至於劇本,“現場100多位選手,你讓這些平均年齡95後的孩子照劇本演,怎麼可能(笑)?”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作為虎撲紅人,平常心也在論壇上做了解釋:“真沒劇本,就是沒打好。”正所謂“順風不浪,逆風不慫”,在網娛觀察看來,把明星或選手置於“困境”or“競技場上”,看他們的反應和解決方式,有真實的個性、有價值觀的呈現,也有對情商和智商的考驗,這或許才是劇情真人秀最大的魅力。

至於誰在看節目?爽點在哪?它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王雲鵬告訴網娛觀察,很多參賽選手都是學生,他們只能放假後即6月份開始錄製,等到8月底播出時,看似錯過了“暑期檔”有點吃虧。但用戶多是14歲以上的年輕人,愛看的人還是會看。而且,“男生看偏競技感、共鳴感,女生看的……我們選手脫掉衣服個個都是八塊腹肌、青春陽光有魅力,看著挺養眼的,看一幫直男打球還挺有意思吧(笑)。”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節目組放出來的高顏值選手高清照

不過,第一期好看的小哥哥並不多,很多隻是驚鴻一瞥。如何留住看臉的女性用戶?王雲鵬表示:“每一期都有一個固定的故事線,第一期我們得把專業性做到位。你打得不好其實也沒有魅力,觀眾也不會喜歡。第二期高顏值會慢慢出來。”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哪一個更靠譜?

那麼問題來了,高顏值選手或藝術學院潛力股,優酷會籤嗎?

和外界想象的不一樣,王雲鵬告訴網娛觀察,“簽約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身高190+演戲會受限,其次很多人的心願並不是當藝人。他們更多是想去打NBA、CBA這種專業比賽。”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這令我們更加好奇,《灌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產業化的計劃是什麼呢?聞此,宋秉華表示,一直以來綜藝衍生品的銷量一直都不好,“不止競品,像《這就是街舞》的毛巾也沒賣多少,這個得承認。”但這是一個方向,需要持續探索。

不過,相比《這就是街舞》時期的懵懂,在經歷了《這就是鐵甲》的進一步探索後,《這就是灌籃》有所改進。

用宋秉華的話說,真正的產業開發比內容帶貨,要靠譜得多。

第一種,圍繞IP展開。像漫威、迪斯尼那樣強大的IP。

第二種,圍繞人展開。宋秉化表示,《這就是街舞》的選手如Nikki簽約給了優酷的經紀公司酷漾後,獲得了快速發展。未來不管《灌籃》或偶像養成節目,“我們不會按照做快銷品的方式來,(畢竟)很多簽約方式對觀眾、藝人都是不負責的,我們強調的還是要做有質量的,有正向號召力的藝人。”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第三種,圍繞產品。雖然競品發佈了很多新綜藝的消息,但宋秉華不急不慢:“偉東一直都在帶著我們做五年、十年的規劃,我們是不著急的。所有產品,一定想通、想透了才會做。”

具體落實到《這就是灌籃》上,他們會做節目同款IP授權,如籃球零食等。其次會聯合專業的賽事機構做線下活動,至於為什麼不自己做一個自己的IP?王雲鵬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這些賽事都是獨立於節目存在的,它們背後的機構也是我們出品方之一,本身就是相互借力、資源互補的。”

宋秉華曾打趣優酷的“這就是系列”也叫“輸不起系列”。他指出做項目就像做投資,考驗的是判斷力,一般成功率在15%左右。但“這就是系列”成功率在60%—70%。

這個夏天,優酷重磅推出了《這就是歌唱》,對這個項目還算滿意嗎?宋秉華告訴網娛觀察(ID:wldygc2016):“在它應有的範圍內,是超出預期的。”末了,他補充道:“難道非要秒掉所有人嗎?”

話說回來,在真正實現產業化前,大型綜藝的變現方式主要還是靠招商。據說《這就是灌籃》比《這就是街舞》還好一些,目前已經積累到了10個客戶。

獨家|《這就是灌籃》:失去了競爭對手,但項目落地仍舊一波三折

有人預測,2019年大家的日子會更不好過。“客戶想投,但沒錢怎麼投?”那麼,有錢的大客戶在哪裡?

好在,節目播出後,“這就是”系列的“接力棒”沒有垮掉。

如宋秉華所說,“文娛產業核心動力是創意,創意匱乏會陷入被動局面。”言下之意,未來優酷綜藝或許會大打原創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