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長安CS75車型發端於201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該車於當年年底的廣州車展首次與國內消費者見面。新車上市後,憑藉CS35建立起的口碑,CS75在銷量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17款車型在去年年底拿下單月銷售兩萬輛的成績。但從今年特別是近幾個月的車型銷量數據看,不少國產SUV熱銷車型都出現了明顯下滑,CS75也不例外。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消費者正在迴歸理性,舊款CS75推向市場已有4年,雖然非常成熟,但也面臨產品力下降的問題。面對市場變化帶來的壓力,長安新CS75在今年的北京車展首次亮相,巨大的變化讓人有點驚訝,畢竟這四年的改款有點擠牙膏。藉此次試駕活動,我們終於可以動態體驗這款新車(頂配車型),四年磨一劍,它變成了啥樣呢?

外觀 —— 成功的韓系整容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新CS75在外觀上最明顯的變化是它的前臉,有人說只是改了箇中網,並把拼音換成了品牌標,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除了大嘴進氣格柵,全新的LED大燈燈組,包圍都做了明顯的修改,並且霧燈區域做成了一個獨立區域,顯得更立體了,因此整體來看稜角更為分明,也更精神大氣。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車身側面沒有做大幅度修改,僅僅是車身下部的飾條形狀有了變化。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車身尾部的改動其實也不小,貫穿式的尾燈相比前代更有設計感,而且排氣是兩個真排氣,冬天開車不會出現只有一個排氣孔冒煙的尷尬。


內飾 —— 家族式設計提升整體質感

相比起外觀,內飾的變化更為徹底,幾乎完全摒棄了原有的設計,而整體上採用了長安新一代車型家族式的山水層疊設計。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坐進駕駛室,整個內飾給到駕駛者的不再是凌亂按鍵旋鈕帶給你的臃腫感,而是做了優化分類的簡潔幹練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材質方面,中控上方採用了軟質材料配以縫線,其下方也採用了皮革質感的材料進行包裹,中間則是木紋硬質材料,整體設計和搭配與筆者之前試駕的睿騁CC類似,整體質感給個好評。


10吋儀表盤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10吋高分辨率觸屏中控

內飾最亮眼的部分是雙10吋液晶儀表盤和中控,儀表盤可以顯示豐富的行駛信息,頂配版還能通過外部的傳感器感應前車車距;中控則可以在倒車及併線時提供車輛周圍360度視頻監控。

語音操控是看不到的內飾配置,通過一句簡單的問候——“小安、你好!”即可喚醒,並通過它實現娛樂、空調、淨化器、ACC自適應巡航等功能的開啟,實際使用中,其語音識別能力不錯(採用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速度也非常快,有助於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方向盤能操控的功能與語音類似,只是不能調整空調和空淨。其採用了四幅平底設計,握感偏舒適的取向,不過可能是整合了太多多媒體功能的原因,其3點6點鐘方向的兩個位置的背面會略厚,對握感有一定的影響。


空間 —— 與上代保持一致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長安新CS75的外圍尺寸與2017款完全保持一致,在於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中,這個外圍尺寸略有優勢。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內部空間給人感覺不僅寬而且高,筆者身高176cm,駕駛位調整至標準坐姿時,頭頂仍有接近2拳的空間。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保持前排位置,後排空間也令人滿意,頭部空間接近3拳,腿部空間也有兩拳。值得一提的是車輛雖然有四驅型,但是地板很平坦,這個設計對後排中間的乘客會比較友好。不過後排座椅的腿部高度略低,在舒適性上打了折扣。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腿部高度不夠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後排座椅的角度調節來緩解,調整後仰角度後的坐姿會令人非常放鬆。此次試駕從酒店到景區小100km的路程中,小編就選擇坐在了後排,半躺的姿勢極大的降低了路途的疲勞程度,這一點值得點贊。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後備箱空間與上一代基本保持一致,空間很大,進深接近1m,最大寬度接近1.4m,容積達到520(最小)-1490(最大)L。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後排還可以全部放倒,令後備箱空間再增加進深約1米,可以運放一些大件物品(液晶電視等)。


配置 —— 科技是加分項

1.科技行車安全配置

前些年,不少車企開始越發重視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向消費者展示汽車未來的科技走向。當時的所謂科技配置更多的體現在車機的智能化,譬如與手機的互聯、語音操控、手勢操控、HUD等。

對筆者來說,這樣的科技升級僅僅是錦上添花,對車主來說,體驗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人們更關注的還是行駛品質、車輛整體性能等。但時過境遷,隨著傳感器性能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越來越多的科技配置有了真正的實用性。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新CS75配置了強大且種類豐富的傳感器,小編數了一下,將他們羅列如下: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豐富的傳感器配置賦予了車輛豐富的安全行駛及智能駕控功能,包括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LDW車道偏離預警、BSD盲區監控、APS自動泊車以及環視行車記錄儀等功能。

豐富的傳感器配置賦予了車輛豐富的安全行駛及智能駕控功能,包括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LDW車道偏離預警、BSD盲區監控、APS自動泊車以及環視行車記錄儀等功能。

2.常規配置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新車的燈組可能是升級得最徹底的部分,遠近光采用LED一體式設計,遠光配備透鏡以獲得良好的聚光效果。整個燈組設效果不錯,對前臉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提一下,這套燈組總成全系標配!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分區式的霧燈設計業同樣可圈可點,箭尾式的設計提升了車輛的運動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頂配車型配備了一個19寸的輪轂,更大的輪轂玩車的人都會說剎車改裝潛力大,不過這畢竟是家用車,更大的輪轂除了具有更小的簧下質量以提升操控性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視覺效果了,打了一寸令其比前代看起來比例更協調,如果可以選配,筆者一定會選19寸的版本。輪胎配置的是優科豪馬 225/55R19 99V的輪胎。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備胎為佳通輪胎,規格為165/80R17,與原胎規格差距不小,如果爆胎,換上這個備胎確實不太適合長距離行駛,激烈駕駛也能免則免,如果換的是前胎尤甚,切記。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細節最見誠意,新CS75的後備箱蓋及引擎蓋都採用了液壓桿,好評。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新CS75的中控屏達到10.25吋,內置4G網絡模塊,可以為車輛提供網絡並共享網絡,而通過語音功能,可以激活車機內的娛樂功能、導航功能、開關空調和淨化器等。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車輛的中控操控採用實體鍵與觸控鍵的配置,採用的高光鏡面材料提升了視覺效果,不過這種材質也同樣容易成為灰塵收集器及指紋採集器。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音響估計不少人並不是太在意,畢竟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能聽個響就已經能滿足普通消費者基本的聽音需求了。新CS75也並沒有強調自己採用了什麼音響品牌,看來並非宣傳重點,不過實際使用中,這個音箱的聽感竟然不差,與手機互聯播放音樂或用車機聽在線音樂的體驗都非常不錯,好評!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另一個可以給到好評的是駕駛位的腰部支撐調節,小編職業病最突出的就是腰肌勞損,這個配置緩解了筆者長時間駕駛的疲勞感。不過只有中配以上且主駕駛位才有這個功能。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後排中間座位如果沒有乘客,可以從靠背上放下一個杯架,不需要放杯子的時候搭個手也不錯。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空調配置後排出風口並配備了一個USB接口,為什麼不能給兩個呢?最下方還有一個收納盒,不過空間不大,倒是可以放個充電的手機。


動力配置 —— 發動機升級在什麼地方?

發動機是新CS75升級的重中之重,除4驅版外,全系配置全新藍鯨280T發動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新發動機依然採用1.5T排量,最大馬力由170匹提升至178匹,比4驅版的1.8T發動機還高出1匹馬力。從公開資料看,新發動機採用了德爾福高壓共軌直噴系統,噴射壓力達到200bar,並分5次噴射,提高了油氣混合均勻性。

主要性能參數方面,峰值扭矩達到265N·m且1450rpm就能進入峰值扭矩平臺並延續至4500rpm,最大功率轉速為5500rpm。這個特性很顯然已經全面覆蓋日常能用到的絕大多數轉速區間。

與上一代相比,最大扭矩、功率都有提升,但亮點還是最大扭矩平臺區間的低轉速部分,推測在渦輪部分做了不小的改進。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變速箱採用愛信第三代6AT手自一體變速箱,這是自主品牌主流車型的常見配置,與睿騁CC上搭載的一致。



試駕體驗 —— 令人驚訝的行駛品質

此次試駕的路線如下,主要路程為城市道路和高速路,其他為小段的非鋪裝路面,與該車城市SUV的定位相符。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高速由於要組成車隊,因此我們無法感受到車輛真實的動力水平,不過我們沒有浪費時間,在行駛過程中著重體驗了一下車內的娛樂功能及一眾科技行車安全配置。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在高速路段,新CS75提供的自適應ACC巡航功能給長途旅行提供了便利,極大的降低了疲勞程度,開啟後我們基本沒有對油門進行控制,車輛自動與前車保持在100m左右的距離內。

不踩油門並非不需要踩剎車,這套系統不僅可以控制剎車以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還能通過碰撞預警功能向我們提供警示。實際駕駛中,我們也確實碰到了一些情況,此時車內會有警報聲響起。不過這種操作還是比較危險的,警報提示時,留給駕駛者的反應時間並不多。

此外還有一個給人印象頗深的是它的隔音性,高速行駛時噪音控制不錯,加上主駕駛位的腰部支持,整個高速路段的體驗令人感到輕鬆愉快。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進入到景區後,路況還是變差且彎道多了起來,對於筆者來說,這才是正戲!非常有緣的是我剛好試駕過睿騁CC,而睿騁CC的底盤給到了我們很不錯的行駛品質,柔中帶韌,而新CS75延續了這個特點。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深踩油門,新CS75的動力輸出顯然比睿騁CC來得要迅猛,時速迅速由60km/h提升至100km/h,過類似的S彎時,彎心時速降至80km/h左右,此時由於重心較高,車輛還是出現一定的側傾,座椅的舒適取向也對高速過彎不太友好。好在彎角並不大,車身姿態迅速恢復正常,沒有出現多餘的晃動,減震桶立功了,而整個底盤給到人的大致感受是有不錯的整體感。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進入直道,我們將車停下然後重新深踩油門,發現愛信這個6AT平順的特點展露無疑,無論踩多深,推背感依然似有還無,動力輸出與油門動作間大概有小半秒鐘的遲疑,不過相比起睿騁CC,它的動力確實要更快達到峰值,這是它比睿騁CC更好開的一個重要原因。恐怕這臺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是要比睿騁CC那套來得更合理一些。

性能質感叫板合資車,編輯親測新款CS75有感


來到非鋪裝路面,懸掛的特點變得更明顯了,對於細小的坑窪路面,可能是由於懸掛的行程更長,因此過濾得比睿騁CC要徹底。而遇到路況非常不好的路段,良好的後半程支撐力又能給到駕駛者一定的信心。不過在工作人員的勸阻下,我們沒有進行太高難度的越野試駕,畢竟這是一臺城市SUV,配置的輪胎也並非真正的越野胎。

整體來說,這套動力總成和底盤的搭配給我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它的百公里加速能力或許不算出眾,但是平順的動力及良好的行駛品質值得點贊。


全文總結及購買建議

歷經四年,長安新CS75終於中期改款,現在的市場,越來越講究“品價比”,有限的預算內,能買到更高品質的車型才是硬道理。而新CS75由裡到外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品質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升級是動力及科技配置,這兩大變化從試駕體驗的角度來說,對駕駛感受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相信這兩點,能夠給到我們足夠的理由“買新不買舊”了。

不過科技配置部分需要頂配車型才能配全,而這套動力總成則是全車系標配,我們查了一下配置表,如果您要問我最難割捨的是哪一個配置,恐怕筆者會說是腰部支撐。而如果站在普通消費者的立場,我恐怕還會選360°環視行車記錄儀,它對低速行駛時的安全性非常有幫助,而達到這個配置時,ACC自適應巡航功能也有了,相對來說更值得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