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和往常一样,如果你的小组成员被捕或被杀,部长将对你们不予承认,祝你好运,亨特先生。本段信息将在5秒内自行销毁”。


最近,万众瞩目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炸裂热映,好评无数。一切还是原来的配方,22年,6部,部部惊心。


碟中谍系列,绝对是好莱坞历史上最硬的招牌之一。当初追着看《碟1》的热血青年们早已为人父母,逐渐归于生活的平淡,他们的偶像却仍然能打,能跳,能跑酷,能扒飞机似昨日少年。

总有人喜欢感叹时光飞逝,阿汤哥却重新定义了时间和中年。56岁,片中所有高难度动作仍坚持实景演出,没有替身,不用后期绿幕合成,甚至你在电影中看到他在英国屋顶跑酷时摔伤的腿,那是真的摔伤了腿。

人到高龄,仍能如此折腾,幕后的修炼自然功不可没。

阿汤哥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去油腻,同时也为中年男人提供了一份优秀指南:人到中年,如何不油腻?

《碟6》炸裂回归,5旬老汉阿汤哥再次惊艳世界


碟中谍系列的套路基本一致:特工伊森(汤姆·克鲁斯饰)收到上级的『不可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和反派进行碟中谍中碟斡旋,其亮点在于电影中进行各种极限运动实景表演,直到最后一秒,任务有惊无险的完成。

故事情节上,《碟6》是《碟5》的延续:

辛迪加组织首脑所罗门被逮捕之后,伊桑接到任务要赶在辛迪加残余成员“使徒”们之前找到俄国失窃的三枚钚弹。在寻找过程中,使徒要求伊桑帮助所罗门越狱,以此交换钚弹;另一方面,曾经和伊桑共同作战的英国特工伊尔莎也接到任务,要来刺杀所罗门……为了防止核武器爆炸,伊桑又一次开始并完成了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打斗、飙车、枪战、飞车追逐,这样的类型片,并非只有阿汤哥这一款,同样的套路上演6次,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单?

对此,《好莱坞报道》评价——

"这部动作片代表了极限运动在主流电影中的巅峰水准,主创们用这部顶峰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不戴头盔全速飚摩托,阿汤哥玩命演出

凡事亲历亲为,没有替身,正因为阿汤哥的这些实景演出,我们才能看得那么刺激,那么爽。

对于网友来说,再怎么惊醒动魄,这部电影也就是爆米花,而世界炸裂的背后,你却不知道阿汤哥有多拼。

电影三分钟,跳伞106次


为了达到动作场面的逼真效果,阿汤哥拒绝绿幕特效,亲自驾驶直升机进行拍摄。

在拍摄前,阿汤哥专门前往专业公司学习直升机驾驶,以求在短时间内成为拥有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驾驶员,但即使是成为新手驾驶员,也需要至少3个月每天8小时的训练量。这样的严苛标准需要阿汤哥夜以继日地训练,最终阿汤哥不负众望,达到既定驾驶要求。


在开始驾驶之前,阿汤哥还完成了一次机外自由落体:从在空中飞行的直升机机舱下方,直线掉落到拴在机身下的一块巨石后。剧组人员惊呼:我想我们失去汤姆了(I think we lost Tom)!

当然,这些和后面的比起来,似乎都不算事:跳伞。不是普通的跳伞,而是HALO高跳低开:

在军事行动中,为了避开地面雷达和导弹的威胁,跳伞人员携带装备从15000英尺到3500英尺的高空空域跳出机舱,再下降到接近目标区域一定高度后才打开降落伞。其目的是获得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与最短的暴露时间。

高跳低开非常危险,一般军队的伞兵都不会接触,除非专属部队专属兵种。


而《碟6》中,就有阿汤哥高跳低开的这样一幕,为完成这段镜头,阿汤哥整整练习了一年时间,为了这一段拍摄,阿汤哥一共跳了106次。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此外,一些非常危险的动作戏。阿汤哥同样不用替身,自己上。《碟6》拍摄完成,阿汤哥也落下一身的伤。在片中有一场戏,阿汤哥为了抓住即将跑掉的反派沃克,直接上演了一场高楼之间的跑酷,有一幕是他在两栋楼之间跳过。


阿汤哥爬上来之后继续往前跑,但当时他的右脚已经骨折。

我们根本不知道《碟6》在做着多么危险的动作,另一名主演西蒙·佩吉表示“压力山大”:

“每天跟他道别后,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和活着的他再见一面。”

谈“油”色变的中年人,看看阿汤哥的自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大约需要1万个小时,而这类人有另一个标签,即是自律。

世界纷繁复杂,年少成名的阿汤哥自然会面对更多诱惑。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阿汤哥从不酗酒、暴饮暴食。他会按照食谱吃饭,每天健身4-5小时,拍戏连轴转的他甚至把自己的车改装成健身房,可以一边坐车一边练肌肉。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阿汤哥很喜欢晨练,因为可以保证一天的专注度,每天早上他都要跑上几英里,如果天气不好,就会选择游泳来代替。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健身12小时。”

没有惊人的自律,哪有卓越的专业。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有人在网上整理出阿汤哥从《碟1》到《碟6》的剧照变化。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阿汤哥绝不是那只猪!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谁能想到这些照片跨度20年?

我从不相信毫无由来的横空出世,但凡做到行业顶级的人,骨子里都留着自律的血液。

我们再做一个横向对比。

下面这张图是阿汤哥1986年拍摄《壮志凌云》时,女主角的合影和现在两人状态的对比照▼

去油腻,我只服阿汤哥!


时隔32年当年妙龄女郎的女主角,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胖大妈,而阿汤哥还是那个阿汤哥。

时间是公平的,天助自助者。

从现在开始,拒绝油腻


人到中年,大多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逐渐沉沦,多以为自己人生已基本定型,眼见着理想和发际线一同,如北极的冰块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正在消亡,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油腻,加再多的枸杞,怎么也拉不住。

稍微成功点的呢,则又走向另一方向:爱好为人师,爱教育晚辈,娶个小自己半圈的老婆装点下门面,看起来与众不同,到头来却仍在“下半身”的话题上苦苦挣扎,深受困扰。

早在一年前,作家冯唐就发布了10大中年男子去油指南,有好几点阿汤哥都诠释的淋漓尽致: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不要停止学习、要多运动。

如今56岁高龄的阿汤哥,却仍然做着各种极限表演,那些还在挣扎在油腻边缘中年人,看了应该会脸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