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秋天,正是川藏一帶最美的季節,其中還有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這次旅程從成都出發,途經雅安、二郎山、康定,到達新都橋,遊覽附近的居里寺、塔公草原;回程從新都橋途經康定、海螺溝,回到成都。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攝影天堂——新都橋

新都橋是康定縣境西部的一個小鎮,距離縣城81公里,又稱東俄羅。新都橋沒有門票,也沒有什麼特別標誌性的景觀——因為新都橋一帶的公路就非常漂亮,是名副其實的"攝影走廊"。

川西 · 高原記事

這裡最佳的攝影時間就是10月國慶前後的秋天,溫度、光線都達到最好的狀態。新都橋海拔3300多米,不算高,所以也不必為高反太過擔心,只要不特別劇烈運動就好,當然,紅景天之類的抗高反藥物還是有備無患的。

菩薩喜歡的地方——塔公

塔公位於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帶,川藏公路穿境而過。“塔公”,系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塔公素有“小拉薩”之稱,塔公草原是貢嘎山國家級名勝風景區主要景區之一,是距省會成都最近的大草原。在這裡,可以領略到深邃的藏傳佛教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

川西 · 高原記事

新都橋以北為塔公草原,面積712.37平方公里,地勢起伏和緩,草原廣袤,水草豐茂,牛羊成群。塔公草原陽光明媚,綠草茵茵,鮮花相繼開放。晨曦初露,分佈在牧場的各處的帳篷裡炊煙裊裊,散發出濃郁撲鼻的奶香、茶香,時而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悠揚婉轉的牧歌聲,悠閒吃草的犛牛、馬、羊不時闖入視野中。在塔公寺後的右前方挺立著雄偉的雅拉雪山,與草原交相輝映,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塔公草原更加美麗。

川西 · 高原記事

塔公寺是塔公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後有三座山脈,山上有經幡組成的三角形活四方形旗陣,迎風招展,據說經幡是由風讀經於佛祖之耳。儘管各種色彩在風雨中失去了往日的豔麗,依然向我們訴說著藏民們虔誠的信仰。寺廟周圍佛塔成林,構成了絕妙的塔林景觀。

川西 · 高原記事

雅拉雪山,是康巴地區著名的大雪山之一,同時它又是著名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裡記載的藏區四大神山之一。雪山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的交界處,海拔5884米,山頂終年積雪。

雅拉雪山目前依然是處女峰,未有攀登者成功登頂。1999年8月,來自日本的山岸和男探險隊曾嘗試攀登,但沒有成功。在其旁邊為處女峰大炮南山。2002年兩英國登山者攀登未登頂,2003年11月韓國大學生登山隊攀登也未登頂。

川西 · 高原記事

石林畫卷——八美

八美鎮此處風光以高原草原風光為主。川西高原上,千姿百態的土石林與廣褒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構成一幅絕妙的風情畫。如果把新都橋稱為“攝影者的天堂”的話,那八美的風光有過之而無不及。

川西 · 高原記事

惠遠寺藏名為“嘎達向巴林”,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因西藏局勢不穩而請七世達賴喇嘛噶桑嘉措避難於此,特撥白銀,徵地500餘畝,修建廟宇、宮殿樓房,寺門正中高懸清世宗欽賜“惠遠寺”巨大鎦金匾額。由於天時地利十一世達賴克珠嘉措便降生於此地,從此惠遠寺在藏區影響至深。

川西 · 高原記事

除了惠遠寺,八美石林也是遠近聞名的景觀,位於317國道36道班附近,沿雅礱江支流慶大河上游東岸分佈,面積約3平方公里。八美土石林的絢麗景色,堪與華南著名的石灰岩喀斯特石林媲美。

冰雪童話——海螺溝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雪山腳下,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景區就位於峽谷之間,這裡地形複雜,氣候類型特殊,山下長春無夏,鬱鬱蔥蔥,氣候宜人,山下磨西鎮年平均氣溫在13攝氏度左右。山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終年積雪,年平均氣溫在-9攝氏度左右。

川西 · 高原記事

川西 · 高原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