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資》記者 甄素娟
水稻惡苗病是常見的水稻病害,也是重要的種傳病害。近年來,隨著粳稻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旱育秧技術、秧盤機插技術的推廣,惡苗病發生日趨嚴重。本期小編特邀請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潘以樓老師,為大家講解怎樣防治水稻惡苗病。
本期嘉賓: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 潘以樓
水稻惡苗病屬種傳病害。種子內外的分生孢子或菌絲體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種子萌發後,病菌從芽鞘、根和根冠侵入,引起秧苗發病。病株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從傷口侵入感染健苗引起再侵染而使大田發病。水稻開花時,分生孢子傳染到花器上產生病種子。脫粒時,病種子的分生孢子粘附在無病種子上再次引起病種子。因此,水稻一生都可能感染惡苗病菌引起發病。關於惡苗病在大田期間能否形成再次侵染,還有些不同意見。一是在大田施用殺菌劑不能防治惡苗病;二是在大田間用孢子噴霧接種並不能顯著提高發病率。
影響惡苗病發生程度主要因素是溫溼度及育秧方式,而育秧方式不同也是在水稻種子萌芽至幼苗生長期溫溼度的不同。
溫溼度:水稻惡苗病菌侵害寄主以35℃最適宜,誘致徒長以31℃最為顯著,在25℃下病苗大為減少。溫度是影響惡苗病發生的最主要外因,尤其育苗階段的溫度更為重要。惡苗病菌喜高溫,高溫有利於病菌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的生長,加重病害。因此凡高溫催芽、苗床高溫管理的發病就重。據報道,在30℃以上高溫催芽的發病率為22%-25%;25℃-30℃常溫催芽的發病率為3%;浸種不催芽的沒有發病。說明降低催芽溫度或浸種不催芽播種,對防治惡苗病非常有效。
育秧方式:肥床旱育秧田的惡苗病發生比較普遍且病情嚴重。地膜秧田的病株率明顯高於露地秧田。在浸種過程中,種子中寄藏的水稻惡苗病菌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水中可以繁殖產生大量小型分生孢子,這些分生孢子進一步擴散到無病的種子上,使種子帶菌率迅速上升,苗期發病率也顯著增加。
除栽培措施外,水稻種子處理是防治惡苗病主要有效方法。
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後用苯菌靈、甲基硫菌靈浸種和拌種防治惡苗病,使用時間長達10年之久。我國在20世紀80年初,應用多菌靈浸種防治惡苗病,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在東北稻區、江浙滬稻區、河北稻區、上江中游稻區都大面積應用。但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惡苗病菌對苯並咪唑類殺菌劑產生較高的抗藥性而被淘汰。
DMIs類殺菌劑:在惡苗病菌對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產生抗藥性後,許多研究者篩選其它殺菌劑替代多菌靈,如溴硝醇、乙蒜素等,也在生產上推廣應用。DMIs類等三唑類殺菌劑被許多研究者看中,如烯唑醇、三唑醇、種菌唑等,
但以咪鮮胺的效果最好,安全性較好,應用面積最大。咪鮮胺在20世紀90年代末應用於生產後,在2006年發現惡苗病菌對咪鮮胺的低敏感菌株,生產上也反映咪鮮胺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下降。氰烯菌酯:由江蘇省農藥研究所創制的甲氧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氰烯菌酯,對部分鐮刀菌具有較高的抑制效果,在小麥赤黴病防治中發揮較大作用。我們的研究表明其對惡苗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因其對水稻種子的安全性問題,在嚴格控制藥液濃度和浸種時間下,氰烯菌酯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較。但
因為甲氧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作用位點單一,抗藥性風險較高。其它殺菌劑:二硫氰基甲烷對惡苗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因為原藥生產上的問題而在生產上淘汰。近期的研究表明,氟啶胺、咯菌腈對惡苗病菌具有較高的抑菌效果,用這兩種藥劑拌種或浸種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可達90%左右。
閱讀更多 北方農資傳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