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江西2018」紮根農村教育三十二個春秋——記昌東二小教師羅新華

「暖新聞·江西2018」紮根農村教育三十二個春秋——記昌東二小教師羅新華

羅新華

昌東二小中小學一級教師

1986年畢業分配來到滁槎昌東二小,1987年起兼任班主任工作至今,現任教三年級數學兼班主任。懷著對教育工作的滿腔熱情,已經紮根農村工作了三十二個春秋,滁槎已然成了羅新華老師人生的第二個故鄉。

羅老師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出色地完成了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他心繫學生,無私奉獻,為人師表,恪盡職守。曾先後獲得“鎮先進教師”、“市、縣優秀班主任和模範班主任”、“省、市優秀輔導員” 以及“鄉村從教三十年”等各種榮譽。

「暖新聞·江西2018」紮根農村教育三十二個春秋——記昌東二小教師羅新華

樂於奉獻,為人師表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說的很好:“我屬於願意做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羅新華正是懷著這種對教育工作的滿腔熱情,在偏遠農村整整幹了三十餘年的班主任,也是學校現在年齡最大的班主任。

人們常說:“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學校是每個學生的棲身與學習之地,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把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只有以身作則,才能使教師的言教發揮更大的作用,只有為人師表,才能使學生從教師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學道德準則的可信,從而願意積極行動,促成學生的言行統一。在勞動方面,每學期開學,羅老師總會提前把教室打掃乾淨來迎接學生到來,平時也經常和學生一起參加值日,正因為這樣,他教的學生個個都熱愛勞動。在遲到早退方面,羅老師從不遲到,而且經常是最早來最遲走。他堅持以身作則,從不亂丟果皮紙屑,會主動向學生問好,說謝謝你之類用語,孩子也會自然地用禮貌用語來回答他,教育學生講文明禮貌。在他的帶動下,班上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講衛生不遲到,個個講文明守紀律,學生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幾乎沒有遲到、缺課等不良習慣。羅老師所帶班級的班風學風也總是位居全校前列,曾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級集體”、“文明我先行先進集體”。他本人也先後獲得“市、縣優秀班主任和模範班主任”榮譽稱號。

「暖新聞·江西2018」紮根農村教育三十二個春秋——記昌東二小教師羅新華

注重家校聯繫,以真誠換真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為老師必須學會與家長溝通。只有學校和家庭聯合起來,紮實地開展家校聯繫,才能拉近學校老師與家長的距離,贏得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使教師在廣大家長中有較好的口碑,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作中,他與許多學生家長保持聯繫,經常利用微信群、電話及面談,和家長進行溝通,可從來沒有和家長紅過臉。無論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肚子裡的氣有多少,只要見到家長總是笑臉相迎,從不把氣撒在家長身上,卻是用商量的語氣向他們解釋,與他們交談,瞭解學生在家情況,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辦法,實現雙管雙教。

「暖新聞·江西2018」紮根農村教育三十二個春秋——記昌東二小教師羅新華

心繫學生,無私奉獻

多年來羅老師總是最早一個來到學校,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常常是全年無請假、遲到、早退情況,從來沒有因為家裡的事情而影響過工作。他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從不耽誤學生的一節課,即使是患病,只要能堅持,他都堅持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記得去年4月的一天,羅老師突發腹痛,到醫院看急診,就在他辦理住院後等待手術的幾天空閒時間裡,依然堅持給孩子們上課,出院後,他立馬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一天都沒有休息。羅新華老師就是這樣,憑著對事業的痴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長期紮根偏遠農村,無私奉獻工作了三十二年,滁槎已然成了他人生的第二個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