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齊國要打圍魏救趙這仗?只因魯國給楚國送了劣質酒,趙國躺槍

魯酒薄而邯鄲圍——中國古典式躺槍

坐在飛機上,看看老楊發來的稿件,老薩忍不住微笑。

這次出去度假,耽誤了不少事情,河北電視臺的老楊基本屬於恨不得越洋來打人的朋友之一。說好了嘛,為老家的孩子來講成語,老薩一拖再拖,難免人家惱火。好在拖來拖去總算沒有誤事,這次回去馬不停蹄就該去講故事了。

老薩祖郡邯鄲,這地方直接有關的成語有一千六百多條,從褒義的完璧歸趙,到貶義的邯鄲學步不一而足,可見其文化在古代之昌盛。人家會說了,這些成語耳熟能詳,還需要你再給講麼?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為啥齊國要打圍魏救趙這仗?只因魯國給楚國送了劣質酒,趙國躺槍

也不盡然,有些成語我們不曾細細琢磨。

比如完璧歸趙,有沒有人想過,藺相如送回來的那塊和氏璧,本來也不是趙國的東西,難道不應該完璧歸楚嗎?這說明正義只能是相對的,要求無限正義,那會玩成小布什總統的。

邯鄲學步,則需要我們去探究一下芭蕾舞的源流,肯定不是隨便站出來走兩步那麼簡單。

還有的成語,老薩要不是準備去講課,也感覺頗為陌生。比如,楊老師發來的稿子裡,有一個“魯酒薄而邯鄲圍”——魯國在山東,趙國在河北,魯國的酒質量不好,會導致趙國都城邯鄲被圍,這是什麼鬼?

細細看來,不禁微笑,這個故事其實頗為經典,要是按照我們中國話來說呢,叫躺槍,按照時髦的理論呢,叫蝴蝶效應

所謂蝴蝶效應,是美國氣象學家

洛侖茲(Lorenz)1979年在華盛頓美國科學促進會大會上提出的。這位老兄是個把IT和氣象學結合的先鋒派人物,早在六十年代,他便試圖利用公式,通過計算機作出天氣預報。有一次,為了驗算證實結果,他把所有參數重新輸入,而後便去喝咖啡,結果回來一看大吃一驚——計算結果竟全然不同。

經過檢查,原來,其中一個初始參數本來是0.506127,而他在第二次驗算時,為了簡化,忽略了小數點後第四位以後的數據,輸入的是0.506,這樣一個小小的變化,而且是16個參數中的一個,竟然在繁複的推演後導致完全不同的預測結果。

認識到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元素可能最後導致結果的改變,洛侖茲在大會上用一個寓言講述了自己的理論——亞馬遜叢林中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引發一場龍捲風。

為啥齊國要打圍魏救趙這仗?只因魯國給楚國送了劣質酒,趙國躺槍

這個理論在氣象學上用得如何,不得而知,但穿越小說的作家們極喜歡它——一個小人物穿越到宋朝,可能導致日本天皇到英國留學一類軒然大波,這隻能用蝴蝶效應才能夠解釋了。

“魯酒薄而邯鄲圍”,便是一個如此蝴蝶效應的案例,也是一箇中國古典式的躺槍案例。

這件事發生在戰國期間。大家都知道戰國七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卻不知道還有一個古怪的小國一直存在著,直到戰國晚期甚至秦朝建立才最終滅亡,它們包括宋、魯、衛,乃至安陵。當然,此時它們已經只是餐盤上的點綴,對於中國的政治版圖,是很難產生什麼影響的。

很難產生並非不能產生。公元前356年,便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扇動翅膀的蝴蝶,是魯國一位造酒的工匠,而躺槍的,則是千里之外的趙國國君趙成侯。

和今天每個大國都會搞個組織,召集各路友好國家來開會一樣,那一年,楚宣王邀請諸侯進行會盟,這種會盟十年九次,內容十分乏味,也就是重申保衛和平,愛護環境一類宇宙真理,其目的在於顯示實力,過不了多久便會被人忘記。

然而這次會議上卻出了一件意外——按照當時的禮儀,來開會的各國諸侯,要向會議主席楚王獻酒,而與會的魯恭公帶來的酒釀造不佳,口味淡薄,導致楚宣公嚐了之後很不滿意。

其實,這又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喝了口感不好,吐了就是,偏偏楚王是個直性子,便因為這件事當眾批評了魯恭公。說起來,當時楚國屬於南中國霸主,而魯國只是苟延殘喘,最多是個地委書記的級別,魯恭公服個軟也就沒事了。

但魯國的傳統地位很高,所以魯恭公十分不服。魯國是周初最早分封的諸侯國,是周武王對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周武王去世的早,又是周公非常勤勉地輔佐年幼的周成王,使周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同時,周朝的很多政策和禮儀,也都是周公制定的。

所以,周王給周公的封國——魯國的地位很高。周初的封國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魯國是最高等級——公國,而楚國則是歸順的蠻夷,是第四等級——子國。作為周王朝最有影響力的諸侯國,儘管後來沒落了,但是魯國對尊嚴的重視還是第一等的。

所以,面對楚王責怪自己的酒不好,魯恭公勃然大怒,說:

“我本週公之後,勳在周室,送酒於你已失大禮,爾還責我酒薄,真是欺人太甚!”

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讓楚宣王很沒面子,當即決定,立刻發兵進攻魯國。

楚宣王是認真的,歷史記載他聯合齊國攻打了魯國,但是並沒有記載結果如何。魯國雖弱,但要到整整100年後的公元前256年才真正滅國,可見這場戰爭談不上激烈,影響也不大。

一杯酒加上兩個有些中二性格的國君,導致了一場戰爭,這的確夠蝴蝶效應的。但……趙國在哪兒呢?似乎還是毫無關係嘛。

《邯鄲縣誌•古蹟卷》記載:“邯鄲城西酒務泉,其水甘冽,昔趙王於此釀酒,醴厚香醇,名傳諸侯列國。”在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酒,在諸侯列國裡是出了名的,當然不會因為自家的酒不好惹禍上身。然而,楚宣王沒想到,自己決定進攻魯國,卻使魏國的國君隨即決定攻打趙國。

這個魏國的國君便是魏惠王。《孟子》中有“梁惠王”上下兩篇,這是因為魏國在魏惠王的時候將國都遷到了大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因此,有的典籍中以國都為姓,稱魏惠王為梁惠王,其實梁惠王就是魏惠王。魏惠王的爺爺魏文侯、父親魏武侯兩代經營,使魏國的國力,在當時各國中首屈一指。

魏惠王早就想攻打趙國——一來趙國在他即位的時候曾經出兵干涉,支持他的弟弟公子緩,兩家結了仇,二來趙國接壤魏國但實力不如,是個可以奪得土地人口的軟柿子。

那這件事和魯國的酒不好怎麼會拉上關係呢?

原來,魏王儘管一直想攻打趙國,但始終猶豫不定。他擔心一旦自己出兵,國境南方同樣強大的楚國會乘虛而入,那自己可能會腹背受敵,而魯恭公和趙成侯關係不多,也可能會援救趙國。

現在楚國因為魯國的酒不好發動了戰爭,主力已經東進,魯國更是自顧不暇,自然也就沒了這個危險,魏國便可以肆無忌憚地欺負趙國了。於是,魏王拜龐涓為大將,起兵伐趙。趙軍連連戰敗,魏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為啥齊國要打圍魏救趙這仗?只因魯國給楚國送了劣質酒,趙國躺槍

看,如果沒有魯國那一杯劣酒,就沒有楚國和魯國的戰爭,沒有它們的戰爭,魏王就不敢出兵趙國,在整個事件中,趙國什麼都沒幹卻引火上身,活脫脫一個躺槍的。而蝴蝶翅膀的威力,怎麼能不令人生畏?

看完這段稿子,老薩掩卷長思,看來,五千年的中國史,幾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歷史的魅力,或許便在於此。

而這件事發展下去,又將引出新的故事——趙王抵擋不住,緊急向另一個大國齊國求救。齊王派出田忌為主將,龐涓的師弟孫臏為軍師,援救趙國。於是,孫龐鬥智,圍魏救趙的故事,又拉開了序幕。

這一切,都源於魯恭公那一杯滋味不對的酒,歷史,怎麼可能是這麼寫出來的?

不幸,歷史,就是這麼寫下來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