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實體店「暑促」爲啥乏力?

開學季,實體店“暑促”為啥乏力?開學季,實體店“暑促”為啥乏力?

新的學年已經開始,一些高中、大學新生都會配置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傳統IT賣場迎來一波暑促消費高峰。

記者昨天在走訪中瞭解到,各大賣場、各品牌廠家重點促銷的3C品類除了“放價”外,贈品方面也加大了種類,不過實體商家的讓利活動似乎難以激起市民消費慾望,網購3C已經成為主流消費模式。

市民老李的女兒就要讀大學了,經過比較他還是在實體店買了一隻蘋果手機送給女兒。記者注意到,受電商衝擊最大的是數碼產品的中低端商戶和產品,產品附加值越高的產品越集中在線下銷售,這也就要求商家在面向各個消費群體時,適當地調整策略。

賣場趕搭“暑促”末班車

記者在走訪市區家電和傳統IT賣場時發現,8月中旬暑假接近尾聲,精明的商家就把促銷的目光轉向了學生。從8月中旬開始,3C品類在前期的基礎上加大讓利幅度,特別在贈品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禮物”。市區江南某電腦市場商家表示,今年暑假消費已經過去,銷售量不見高峰。記者發現多數針對學生消費群體的筆記本都打著“特價”標識,降價的幅度從幾百元至一千元不等,少數高端機型同樣有不小幅度的優惠。記者隨機採訪了正在選購電腦的大學新生小李,他告訴記者,自己轉了一圈市場後還是決定組裝一臺臺式機。“現在3C產品的價格都比較透明,我喜歡的品牌筆記本價格還比較高。”

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相較於電腦暑期優惠活動的火爆,手機的暑期促銷活動並不紅火。“從整個暑假銷售的情況來看,近年來3C品類方面的增量是逐年遞增,但傳統的IT賣場卻不如往年熱鬧。”市區八一南街一家IT賣場經營戶坦言,他本來做的是IT周邊配件,這幾年生意每況愈下,現在不得不轉行做無人機拍攝、錄像了。

電商搶走多數客流

隨著網絡購物的日漸普及,3C數碼產品網上銷售已是大勢所趨。

傳統連鎖業態中國美蘇寧兩大巨頭強勢加入,通過自建網絡銷售平臺或收購網上商城打通線上線下兩條戰線;而早期專營3C產品線上售的京東也以價格戰獲得了市場領先地位,轉型為“大而全”的百貨商城。這幾年對市區的3C賣場來說,真實地感受到了由電商崛起而帶來的震盪,衝擊最直觀的就是實體店產品銷量降了,市場交易從市中心的賓虹路外移到環城南路,甚至在每年的暑促旺季也不再有商家參與。個體戶關張、經銷商撤出,已經成了傳統3C賣場司空見慣的景象。“離金華最近的IT數碼產品貨源集散地主要在杭州,早些年龍游那邊也有個體戶來金華進貨,而現在連普通市民都會網購了,電商的優勢在於價格低廉,僅此一點,就使市區眾多駐場商戶在成本上漲的夾擊中倒下。”市區金髮廣場“方向數碼”的業主告訴記者,消費者從線下走到線上不可逆轉。在電商勢如破竹的衝擊下,實體商家唯有在售後服務及產品品質上下功夫,才能生存下來。

“實體店的優勢在於能夠深入、直觀地瞭解產品外觀及性能,在品質上的保障要強於電商,相對而言電商的缺陷在於前期購物體驗度較差,售後服務滯後,且電商僅是針對時下熱門機型,產品種類不如實體店全面。” 金華家電市場鑫森電器公司負責人宋擁軍分析,數碼產品、家用電器的售後服務至關重要,市民可直接來到實體店內要求退換或修理,而網購除需要郵費外,若需修理還要再由商家寄送至廠家。電商是商業形態的一種演變,也是傳統商業形態的一種延伸,但無論如何,不可能有一種商業形態能夠完全取代另一種商業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