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經常可以在《悟空問題》看到這樣的問題:我要跟老公離婚了,我想要孩子的撫養權,老公不同意怎麼辦?

我跟男朋友的家人合不來,我是不是要跟男朋友分手?

有時生活的選擇常常讓我們陷入兩難境界,那我們究竟如何做才能讓事情更完美,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呢?

今天我給大家三分鐘快讀《決斷力》,讓我們一起從書中尋找答案。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一.在決策中我們關注支持我們觀點的信息,而對其他信息都視而不見。

不知道親們有沒有發現,當我們覺得一個人十分優秀時,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他的優點,哪怕偶爾他做一些看上去不太對的事情,我們都覺得他是情有可原,如這個人如果上班遲到了,那我們可能會想,那肯定是昨天他下班太晚而導致的,那他要是發脾氣,我們也會認為,肯定是對方把他給惹急了。其實這就是我們大家都會犯的一個錯誤——證實傾向。就是我們會尋找支持我們觀點的信息,而對於不支持我們觀點的信息我們往往會視而不見。

那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也很好說明了這一點。班主任在晚自習去教室檢查時,如果發現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打瞌睡,那麼老師會想,看這孩子多認真,學習累成這個樣子,都扛不住睡著了。那如果是一個差生在打瞌睡,老師一定會生氣的想,為什麼學習差,就是懶,一看書就睡覺,能學習好才怪呢?我們看,同樣是在自習課上打瞌睡,但因為老師原有的觀點不一樣,他會不自覺的將這相同的行為,解讀成不同的意思,以支持自己對學生的判斷。那這樣其實往往會導致我們識人不準,會對重大事件誤判。

那我們要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呢?

首先如果我們在決策時應當要充分考慮與自己觀點相反的情況。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就說過,決策的關鍵在於聽取不同的意見。那如果你的決策是大家異口同聲通過的,那就要再考慮考慮,是不是有哪些因素沒有考慮到,優秀的決策往往是在各種不同聲音中碰撞出來的。那比如說你很喜歡一款新出來的手機,那麼你一定要去問,這個手機有什麼問題?那這樣你才會有一個對手機全面的認識,才不會說買到手才發現,這款手機可能不支持你的電信卡,你不得不去再辦張電話卡的尷尬。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二.在我們決策時,我們常常思維狹隘,限制了自己的選擇。

那回到前面的問題,很多人遇到問題時,往會陷入非A即B的境地,如要不要跟男朋友分手?離婚後孩子究竟跟爸爸還是媽媽?那其實這就是思維狹隘,我們不當的限制了選擇的範圍。那我看很多熱心的網友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常常給出的答案也是非A即B,如跟男友家裡人的關係不好,那怎麼辦?很多網友會說:當然分手啊,現在都這樣了,那結婚後更不得了。也有網友說:不用理啊,跟你男友關係好就行了。但其實這兩種答案其實都不能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有第三種答案,我們可不可以將焦點放在,如何改善與男友家裡人的關係上呢?

還有離婚了,孩子究竟是跟爸爸還是媽媽。這個問題如果讓孩子來選 ,其實是十分殘酷的。因為孩子離不開媽媽的愛,同樣也需要爸爸,那孩子卻要被逼放棄一方的愛,這對他的心靈的傷害是巨大的。所以正確的做方應該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分開過生活,但是爸媽對你的愛是不變,你可以隨時來爸爸這,也可以隨時來媽媽這。這樣就避免了非黑即白的境地。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所以為了避免思維狹隘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拓寬選擇空間,進行多目標追蹤,如果你發現你的選擇陷入非黑即白時,那麼你就需要暫停下來,想想有沒有第三種、第四種甚至更多的選擇。

那我們看前段時間熱播的《楚喬傳》,宇文玥就是一個十分有智慧的人。當時燕洵世子全家被魏帝所殺時,大家以為燕洵可能是必死無疑。那深愛燕洵世子的公主淳兒一心想要把燕洵救出去。當是宇文玥並沒有陷入要麼燕洵離開長安,要麼燕洵死的非黑即白境地。宇文玥反其道而行,不但讓燕洵留在長安,還保留了他世子的身份。宇文玥之所以能做出這個決斷,那全然是他對當時的局勢做了一個十分全面的瞭解,他知道魏帝懼各大門閥勢力,不願讓現有的門閥去接管燕北,那魏帝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去燕北,而燕洵雖然全家被魏帝所殺,但就目前來看,他一無勢力,二又被困在長安,那燕洵就是魏帝心目中最好的人選。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那還有世紀難題:媽媽與媳婦掉水裡你先救誰?那如果我們陷入狹隘的思維裡,去考慮究竟先救誰,那顯然沒有一個答案是合適的。那其實問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在於,媽媽與媳婦誰在你心目中更重要。那隻需擴展開思路,這個題還有什麼難的。你只需考慮如何讓婆婆與媳婦好好相處不就行了嗎?

三.決策時,我們常受情緒影響,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有時候在我們做決斷時,可能我們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憑藉著一時的衝動做出了決斷,但往往都是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我們常聽到這樣的事例:有些人在原單位身居高位,與他打交道的人都會勸他說,你要說出來創業,那肯定十分棒。有些人一時頭腦發熱,真出來創業。那這時他就發現那些說一定捧他場的供應商都不見了蹤影。那其實這就是沒有對自己所處環境做出十分客觀的評價,而一時衝動做了後悔莫及的事。那麼我們如果面臨決斷時,如你在一家公司本來工作十分不錯,如果這時一個獵頭給你打來電話,說一家新創業的公司,要用高薪聘你過去。那去還是不去?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冷靜思考,萬不可聽信獵頭說得天花亂墜就匆匆做出決策。那你要問自己,你工作是為了什麼?你現在的工作能不能帶給你想要的,新的工作又能給你什麼?那如果你想有生活穩定,有更多時間陪人的伴家人,那麼換去新公司顯然就不太合適。所以在決策過程中,我們必須尊敬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樣,你才不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斷。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四.越是自信的人,越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有的親可能會說,我十分有經驗了,我通常不會做出錯誤的決策。那麼如果真是這樣想的親,那就犯了過於自信的錯誤了。雖說自信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要知道社會在日新月異,每天都在變化,誰又能保證,自己今天的決定在明天看來是一個好主意呢?很多80後的親們可能都聽過柯達這個公司,他們可以說是影相行業的老大。但是正因為他們對自己過於自信 ,當數碼相機出現時,他們仍舊堅守著物理膠捲領域,認為數碼相機不可能打敗原有的物理相機。但結果現在估計很多90跟00後的朋友都不知道這家公司了。

那為了避免這種因為過度自信而引發的重大決策失誤,最好設立一個絆網。當這個絆網出現時,我們就必須重新考慮,是不是要改變自己的決策了。

如何準確做出決策?三分鐘快讀《決斷力》

在我們生活中充滿了選擇,選哪個專業?去哪裡工作?要不要跟對象結婚?那我們很難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正確的決斷。但是如果你們掌一些方法與技巧,讓我們儘量減少在一些重大事情的上的誤斷,那麼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好得很多。《決斷力》這本書通過簡單易懂的實例,告訴大家如何避免在決策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做出錯誤的選擇。這本書不僅僅是方法論,它可以做為工具書,可以直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十分的實用,相信讀完後的親一定會收穫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