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軍迷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呢?

軍史吐槽君


成飛和沈飛都去過,一南一北,各有特點,客觀來評價,兩家都不差,相比較而言,成飛更有創新精神。

軍迷經常指責沈飛不思進取,說沈飛一直在吃蘇27的老本,要不是當初國家把蘇27交給沈飛仿製,沈飛估計早都倒閉了之類。當然,沈飛造的飛機一直延續蘇27的氣動外形,無論殲11、殲15還是殲16,一直是那個老樣子,依葫蘆畫瓢,讓人覺得沒什麼新意,搞來搞去還是那個東西嘛。不像成飛那麼有創新意識,殲10、殲10c、殲20、梟龍,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給人很驚喜的感覺。


沈飛的殲15/16

這些如出一轍的氣動外形,其實不應當受到過多的指責。為什麼一直採用蘇27的氣動外形?是因為蘇27的氣動外形本身就很優秀,給你一張白紙,從頭設計,你也很難設計出比蘇27更優秀的氣動外形,這個工作就是交給美國人做,也不一定能搞出比蘇27優秀的氣動外形。

重新設計一款飛機的氣動外形,需要成千上萬次風洞試驗,資金花費不菲。錢的問題是次要的,我們國家也花得起這個錢,我們更缺的是時間。局勢不等人,等不起再花大量的時間去搞風洞和機體試驗了。有這4、5年時間,開足馬力都生產兩三百架飛機了,既然有現成最優秀的平臺可以用,拿來主義有何不可?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更應該噴的是蘇霍伊。蘇霍伊才是把27的氣動外形外形用到爛,蘇27、蘇30、蘇33、蘇35,還用到蘇34轟炸機,四代機拍扁了以後繼續用到蘇57上。蘇霍伊才是是典型的吃老本吧。


蘇霍伊的飛機都是這個
造型

軍工領域還是國家計劃經濟為主,沈飛和成飛都是國家計劃的一部分,沈飛生產雙發重型殲擊機、成飛生產單發輕型殲擊機,兩個都需要,誰也離不開誰。

四代機方案競爭,601是敗了,611的方案贏得當之無愧,是靠實力贏得了競爭。但是四代機沈飛也是出了很多力的。

網友也不要把沈飛黑的一文不值,中國航空工業沈飛也頂半邊天。



成飛的殲10/20,梟龍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網友批評指正。另外:殲16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設計,瀋陽飛機制造廠(112廠)製造。殲2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成都飛機制造廠(132廠)製造。


胡侃軍事


軍迷中確實存在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的情況,雖然作為一個理性的軍迷,這兩個航空工業企業都是中國航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說,成飛代表了一種創新發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沈飛則反映出了因循守舊和固步自封的態度。這是軍迷不喜歡沈飛喜歡成飛的主要原因。

追溯歷史,沈飛是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也就是說早年中國的噴氣式殲擊機基本上都是沈飛生產的,當然到殲-7為止都是仿製的。但是在這個階段,沈飛給人的感覺就是混亂而不靠譜,當然這裡面有那個特殊時代的動亂因子存在,特別是在仿製稍微有點難度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19上。

當時這種飛機仿製型號就是中國著名的殲-6戰鬥機。可是,沈飛在殲-6的仿製工作中反覆開倒車,長期拿不出合格的產品,而且不已當時蘇聯的生產工藝為準,而是胡亂瞎搞,甚至在動亂的年代取消了檢驗流程,最終造成生產出來的200餘架殲-6戰鬥機根本沒辦法飛上天,賀龍元帥氣得大罵“停機坪成為了養機(雞)場”!

殲-6的長期難以服役導致在早期國土防空作戰中,我軍用殲-5戰鬥機去和美國的F-4重型戰鬥機對抗,這是拿飛行員的生命開玩笑。

後來仿製殲-7戰鬥機不久,沈飛就將這個項目整體移交給了新建立的成飛,將殲教7項目移交給了貴飛。而沈飛除了繼續造所謂的“萬歲機”殲-6外,開始了殲-8戰鬥機的研製。

雖然說,大家都殲-8戰鬥機並不感冒,由於長期技術難以突破,導致生產出來就落伍的情況發生。60年代首飛的殲-8戰鬥機到80年代都還沒有生成戰鬥力,而殲-8II也很長時間難以達到設計標準,這其實也和我國當時整體技術水平有關,其實也怪不了沈飛。

但是,此時,成飛卻已經拿出了殲-10戰鬥機的設計方案,不久就造出了樣機,無論怎麼說,殲-10的外形和殲-8II的樣子,誰好誰壞一目瞭然。

到了仿製蘇-27的任務了,國家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也是學習機會交給了沈飛,於是乎沈飛從殲-11一直仿製到殲-16,還來了一個“改動原始設計要慎重”,不知道是不是當年那個“養雞場”的傳說又成為了束縛沈飛發展思路的桎梏了!

而此時,從來沒有研製重型戰鬥機經驗的成飛一下子拿出了殲-20這種跨時代的戰鬥機,這讓沈飛情何以堪!

創新發展沒有,腳踏實地沒有,這就是軍迷不喜歡沈飛的主要原因吧!


虹攝庫爾斯克


我是戰火觀察室,我來回答

客觀來說,不管是沈飛還是成飛,對中國空軍建設的意義都是不可磨滅的。可以說這兩家飛機制造廠撐起了整個中國空軍。




但出於軍迷角度,沈飛相對成飛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眾所周知,沈飛的招牌是殲11,殲15,殲16系列,成飛的招牌是殲10,殲20系列。按理說這些戰機都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


但是對戰機有過研究的朋友都可以一眼看出,不管是殲11還是殲15殲16,與俄羅斯的蘇27側衛戰機都極其相似。為啥呢?因為咱們就是仿造的人家啊……氣動外形都大體一致,相似是肯定的。

而反觀成飛,無論是殲10還是殲20,自主研發的成分都是相當大的,最起碼是綜合多方面技術而不是對一種戰機照單全收。而且在殲10系列並沒有為成飛賺到多少錢的情況下成飛還搞出了殲20這種大國重器。

所以,軍迷捧成踩沈也可以理解。


戰火觀察室


因為那些軍迷是真正“偽軍迷”。

無數“偽軍迷”說不喜歡沈飛,但軍方的需求證明沈飛戰機是中國空軍中堅力量。

軍方的需求也是國家的需要,21世紀是海洋經濟,中國由近海防禦轉為走向深海,那麼走向深海就是真正的)軍需。

一、成飛殲10系列很多人都知道,其作戰半徑、外掛點均不低F16,載彈量外掛也比“颱風”“陣風”少,掛副油箱就掛不了幾枚導彈,不掛副油箱又跑不了太遠,且機體外形與上述飛機比還是不夠流暢,中看不中用,但畢竟是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因而“吹噓”的人比較多。

反觀,沈飛殲11系列早期是從蘇聯引進不利於宣傳,雖然沈飛在“悶聲發大財”,雖然“偽軍迷”不認可,但軍方非常滿意,複合國家走向深海戰略。

在東海驅逐日本F15戰機、在南海保衛祖國藍天、在藏南翱翔馳騁都是沈飛戰機。

殲16比蘇30載彈量多2噸,達12噸,與轟6相差無幾;殲11D達到三點半領先水平。美國智庫發表文章說殲16、殲11D是近幾年中國空軍的最重要的力量,日本自衛隊就曾說過我們真正害怕的是殲11戰機。

二、沈飛是中國空軍的搖籃,殲5、6、7為保衛祖國藍天做出傑出貢獻。“三線建設”沈飛去一個車間,組建成飛,手把手的把殲7轉交給成飛,讓成飛殲7飛向藍天。

“文革”前後在最艱難的時候,沈飛研製成功“空中美男子”殲8‖,成飛從建廠到現在真正的作品就一個殲10,殲20準確的說應該是集中航工業力量。

三、應該說現役中國空軍中堅力量是沈飛殲11B(已經停產)殲11D、殲16、殲15主力。

那麼中國海軍航母,選戰機為什麼不選殲10?這一點就清晰的告訴你,綜合能力強才是真正強的飛機。那麼沈飛為什麼一直在“堅守”殲11?軍需是最後的回答,沒有軍需就沒有“堅守”。

蘇27的假想敵是F15,蘇27的研製成功是三代機的典範,經典之作,沈飛引進併成功開發後續機型,讓中國殲擊機大踏步前進30年,是續美國、俄羅斯後第三個生產重型殲擊機的國家也為殲20研製奠定很好基礎。

沒有沈飛就沒有共和國強大空軍,沒有沈飛就沒有殲20的開發與研製,沈飛戰機現在是中國空軍的中堅力量,未來六代機研製成功將讓“偽軍迷”知道沈飛不愧為是藍天嬌子。

沈飛、成飛比翼齊飛,是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優勢所在。


沉語八卦


沈飛和成飛,都是中國軍用飛機的重點研發、製造基地,但在軍迷心中的地位卻大不一樣,“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是軍事圈的普遍現象。

至於原因,除有時候的人云亦云外,應該說沈飛的表現是很難令人滿意。

沈飛,“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成立於1956年、資歷是很老的,早期的產品是殲-5、殲-6和殲-7(後來轉讓給成飛),那段時間的沈飛地位十分重要,也沒什麼可黑,但就從殲-7的雙發放大版——殲-8項目上馬後,外界就越來越覺得沈飛“不靠譜”,搞出來的產品也讓空軍、海航頗有微詞。


先說殲-8,是在殲-7基礎上放大、變成雙發機,一方面技術不過硬、另一方面也是沈飛膽大,搞出來的戰鬥機不光性能落後,機體缺陷也很多:戰鬥機的外形都是左右對稱,是吧,可殲-8的機身部件、包括髮動機都“左右不能互換”,兩架殲-8放在一起,同樣位置的部件很多也不能互換。

另外殲-8的機身強度也不高,載彈量小、還不能做高G機動,WP-7、WP-13這些發動機也拖了後腿,可靠性非常差(這倒不是沈飛的鍋),空軍飛起來都提心吊膽。

關鍵把問題反饋回廠家,人家還不樂意、和軍代表吵架!

然而這一切都不妨礙沈飛“追求進步”,一個殲-8,前後居然出了八個院士。

從殲-8到殲-8II,沈飛真是招了一大批黑,後來引進蘇-27,國產化倒還算順利,奈何後來沈飛自視甚高、讓上頭終止了蘇-27的後續合同,表態“完全可以自產”,結果搞出來的殲-11A,貿然使用複合材料而留下一了隱患,航電的配重也有問題,只能帶著配重塊和補丁上天。

殲-11A好不容易進化到殲-11B,改得差不多了,結果上面又有新任務,航母艦載機,看來看去也就是仿自T-10K(蘇-33原型機)比較靠譜,沈飛又大忙活一場,然而殲-15的很多子系統和早期殲-11並無區別,雷達還是機械掃描的1493。

回顧沈飛最近幾十年的歷史,除混吃等退的殲-8X系列外,就是各種蘇-27改改改,套餐包吃到沒脾氣,蘇-27SK、殲-11A、殲-11B、殲-11BS、殲-15、殲-15BS、殲-16……

啥時候能來點新品種,什麼,你說“鶻鷹”?

拜託、別折騰那兩臺冒黑煙的RD-93了,還是老老實實搞蘇-35吧,反正編號還很多,國產化以後就叫殲-22,然後A、B、C、D慢慢來嘛,35套餐包走起!

說了這麼多,為什麼軍迷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

看看滿天飛的27套餐包、再看看霸氣十足的殲-20,該粉沈飛、還是成飛,誰心裡還沒點那啥數呢。

——


炎黃軍武


為什麼軍迷喜歡成飛不喜歡沈飛呢,那就該知道沈飛和成飛有什麼差別?首先要知道沈飛不是一家單位,應該分成沈飛設計所和沈飛廠,沈飛所搞設計,沈飛廠只管按上級發給的設計文件製造,成飛也同樣分為設計所和生產廠,那麼差別在哪兒呢?沈飛廠和成飛廠製造水平不差上下,產品製造工藝和技術能力都很棒!差別在沈飛所和成飛所,沈飛所一直搞仿製,從殲五開始,殲六,殲七靠仿製,到殲八還是仿製放大!引進蘇27後更是如此,一直沒形成自主設計能力。成飛不同,先仿製殲七,後來一直改進成殲七系列,可以說後來的殲七M機型是重新從裡到外設計了一遍。培養了一批整機設計人員,形成了整機獨立設計能力。另外在預研殲九時力主鴨式佈局,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所以後來在這些設計能力和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搞出了殲十。走出了自已的路。形成了自有的設計風格和路線。後來又搞出殲20!差別在哪,都該知道了吧,整機設計能力和整機氣動佈局不同!沈飛沒自已的氣動佈局,只能用蘇霍伊的,成飛有自已的!不用別人的!就象寫文章一樣,沈飛所會抄和改,成飛所會自已寫!善於創作!所以軍迷喜歡成飛也就不足為奇了!


胃病義工


沈飛無設計呀。即便沈飛的貢獻再大依舊不會是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改造了再多的飛機也沒有自己設計出來一個原生設計吸引眼球。

這樣的事情雖然說不太合理,但是也是一件人心所向的大趨勢。誰不希望我們自己國家有中國特色的自主研發戰機呢?誰總是希望我們的主力戰機竟然是其他國家的呢?

民間的意識如此這樣沈飛這種靠改改改仿仿仿起家的飛機“設計”企業就很不吃香了。


同樣沈飛自己“骨頭也不硬”。這麼多年真正能拿出來像樣子的飛機也只有殲-8IID。但依舊脫不了是改版殲-7的帽子。

看看沈飛的作品:

大號Mig-21叫做殲-8

高仿F-16叫做殲-13

遠近看起來都像F-22的叫做FC-31

引進生產線生產的Su-27叫做殲-11

改版別人半成品的叫做殲-15


……


……


例子咱就不多舉了。起初仿製是一個可以走的捷徑,但專業高仿半世紀這就真有點說不過去了。不管國家是怎麼來規劃的,在老百姓的眼裡,沈飛如果不能真正拿出自己的東西來,老百姓們的確會失望的。


現在W君看沈飛,唯一出色的就是——暗劍了。

但這個項目依舊不是國家主導的項目,很難給予更多的支持,其後果有很大可能像FC-31一樣前途未卜。


軍武數據庫


某飛不思進取,尸位素餐,長期把持我國航空工業大權,但是做出的產品卻是最爛,大量實驗數據造假(不止沈飛是這樣,還有曾經的歌星廠)!拿著大量經費,不事軍工發展,拿去股市投機,樓市炒房!打壓兄弟單位!乾的屁事多的去了,數不過來!


Yy利刃


再說一次,型號研發瀋陽是601所負責,沈飛只是製造試飛交付;成都是611所負責設計,成都飛機公司負責製造試飛交付。是瀋陽601所和成都611所競爭,沈飛和成都主要在製造工藝和管理上做工作並對接本地設計所。

601所和611所各自的設計水平決定了沈飛和成飛各自產品的性能,成都所(611)之所以超越601,那是因為通過殲十的數十年不間斷的實踐探索並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在以色列的協助下把飛控系統完全掌握(國內好像只有611他們完全掌握,楊偉團隊功不可沒啊),隨後在殲20更高層級上又有了提升,

再看601,歷史上一波三折,31之前正兒八經的只有殲8和殲8II,殲8實際上是放大版的殲7,殲8II算是大改,兩側進氣;無奈上面都是2代機,三代機自主研發過程中沒有拿出像樣的東西,所幸成都611宋文驄團隊在瀋陽讓軍方失望的時候,趁會議間隙講了一些611的成果,軍方才知道611都研究了不少東西而且有深度,殲十就這麼偶然又必然的搞起來了,當然研製過程中也不順利,不過好在磕磕絆絆堅持過來了,最重要的是打造了已批年輕且有能力的研發隊伍,後繼有人,這個才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發展的核心動力,其實也是中國工業化必須打造的長遠發展的能力。反觀601,覺得仿製蘇27並完全掌握其相關技術後認為自己就掌握了3代機甚至4代機的研發能力,這個完全是兩碼事,只是掌握了形,並沒有完全掌握神,人家是成熟的東西,成熟背後的代價和挫折也就是結果之前的實踐沒有經歷過,更不可能總結出相關理論併為後續型號發展提供實踐上的理論支撐。

對於20和31除了設計所各自核心技術外,其他相關配套都是國內的(發動機算了),可以共享的,產品出來後性能還是差不少的話,那就不能怪供應商了,一定是總體設計差距導致的(也有可能是供應商關係戶問題,但不是核心問題)。

總之要自主可控必須自己實踐自己堅決並持之以恆的在好的體制下不斷自主研發,保持好研發隊伍,買辦可以是臨時應急,但長此以往,要麼死亡,要麼在國家補助中苟延殘喘。

順便說一下航模問題,對於31和20上艦問題,這個要看對手是誰,南海周邊都是小國,用15足夠,但是航母你待在差不多是內海的南海有意義嗎?中國海軍要衝出島連走向深藍,各位看看,島連外面是什麼:美國和日本,他們還會拉著f18或者f15攔著你?他們的航母上的肯定是35啊,島連外面一點點關島上的22也不少,你你拿15去送死還是去自取其辱?所以上航母的艦載機必須能夠與35甚至22對抗,不是看誰便宜,再便宜也得4個億起步,去了打不了勝仗,就是去燒錢,打不了勝仗就不是錢的問題,是戰略空間的問題。


qqyu2


沈飛也是一朵奇葩,打過交道的都知道一幫大爺。什麼問題明明知道就是不改。課題搞了那麼多,沒什麼有用的。守著蘇聯專家當年留下的那點東西當寶貝。最後國家和軍隊都看不下去了搞的成飛,出了成果沈飛這才坐不住了。

評價就是一幫大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