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故鄉是每個人的心靈殿堂,如果你是土生土長的山西榆次人或有榆次工作生活的經歷,又常常回味和嚮往榆次的原狀態景物,請點擊本文結尾“瞭解更多”鏈接,關注“如蟻人生234”頭條號,欣賞如蟻人生原創的《榆次百年記憶》《上帝之眼看榆次》《變遷》等榆次懷舊系列視頻及相關文章並發表評論。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榆次的火車站曾是山西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它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歷經清末、民國及新中國三個時代,經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火洗禮,飽覽了歲月的滄桑。從榆次的第一座火車站——榆次縣站(北站)建成算起,榆次火車站的歷史已百年有餘。

視頻點擊以下鏈接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清光緒七年至十年(1881-1884),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被清廷任命為山西巡撫。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根據張之洞7年前奏摺決定修建盧(溝橋)漢(口)鐵路(這條鐵路最終延長為現京廣鐵路),同時准許以盧漢鐵路為主幹線,鄰近各省可以修支線與之銜接。同年,時任山西巡撫的胡聘之推崇前任張之洞的主張,以“利用晉鐵”為由,奏請由山西商務局借外債修建太原至正定的支線,清廷准奏。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1898年,山西商務局與俄國道勝銀行簽訂了正太鐵路借款合同。為壓縮成本,採用窄軌,後為避開滹沱河,又將正太鐵路東端起點由正定府柳林堡向南移至振頭(今石家莊)。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正太鐵路的修建被擱置。1904年,拖延了5年之久正太鐵路準備開工時,又因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俄道勝銀行將債權轉讓給法國巴黎銀行,正太鐵路的建設也隨之轉給了法國人。隨後,正太鐵路全線開工。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1907年10月,歷經坎坷的正太鐵路全部竣工通車,山西告別了沒有鐵路的歷史。因正太鐵路及榆次火車站的出現,榆次成為當時省內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和運輸貿易中心,榆次的近代工業由此興起,並取代平遙、太谷而迅速繁榮。榆次的城市格局也因此而改變。正太線上的榆次縣站(北站),位於榆次老城北關,1907年榆次縣站初建成時,設備簡陋,日均客流量不過百人,貨運量二三十噸。正太鐵路及榆次站通車後二十五年間,一直由法國巴黎銀行壟斷經營。民國二十二年(1933),正太鐵路合同期滿,本息還清後收歸國有,結束了法國人的壟斷。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民國二十二年(1933)正太鐵路局修建了從正太路榆次縣站至太谷站的榆谷支線。民國二十三年(1934)7月閻錫山依靠自己的力量,組織修建的窄軌鐵路南同蒲路建成通車,榆次西關的榆次縣站開始運營。同蒲鐵路的榆次段經鳴李、使張、侯方、使趙、安寧、窯上、西關、近城、王村、楊村、張慶、永康、郝村入徐溝縣境,在鳴李、西關(榆次縣站)、永康設站。為與南同蒲路上的榆次縣站區別,人們根據方位,把正太路上的榆次縣站稱為“北站”或“正太車站”,將同蒲路上的榆次縣站稱為“西站”。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11月,日軍佔領榆次北、西兩站。為滿足軍事運輸和掠奪山西資源的需要,日軍將正太鐵路使用的窄道改為準軌,並改名為石太鐵路。1938年正太路修復通車時,日軍將西北兩站合併成一個榆次站統一管理。1940年,日軍為加快掠奪煤炭資源,瘋狂擴建鐵路,將正太鐵路榆次-太谷支線改為南同蒲幹線,就是現在的南同蒲線路。因老西站不在該線路上,便在老西站東重建榆次西站及貨場。原同蒲路老西站至太谷段改為榆次-徐溝支線。改線後因徐溝支線對日軍失去了戰略意義,勉強運營兩年後連同老西站一同被廢棄。老西站從建站到廢棄只運行了8年。站場遺址在現榆次鐵路材料廠院內,當年的站舍依然基本完好。日寇統治下的石太鐵路成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封鎖線,1940年晉察冀軍區發動了以破襲石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石太鐵路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和山西省政府分別接管石太鐵路和同蒲鐵路。榆次站又分立為榆次北站,榆次西站。內戰爆發後,鐵路沿線的解放區居民配合解放軍全面開展了破壞鐵路的鬥爭。1948年7月19日,榆次解放。12月石太路榆次至陽泉段修復通車,榆次北站恢復運營。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4月27日石太路全線修復通車,1965年榆次新西站翻新重修。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1979年,位於迎賓街中段的榆次客站建成運營,南同蒲與石太線的轉乘客流不用再從西站、北站下車換乘,奔走於兩站之間,從此解決了旅客在榆次換乘的困難。榆次客站廣場東側的車站公園是1985年榆次市政府為紀念抗日戰爭40週年而建,園內豎有一座紀念碑,上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為徐向前元帥所題。榆次客站建成運營後,北站、西站停辦客運,改稱榆次站北場、西場。1987年經歷了八十個春秋的榆次北站(北場)撤銷。1993年新西站也被拆除。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2014年,位於張慶鄉紅馬營村的大西客運晉中高鐵站建成運營。以晉商故里為元素、將晉商文化與現代理念相結合的站房建築,端莊穩重,氣勢盎然,110餘畝的站前廣場展現了榆次的美好形象,榆次從此步入了高鐵時代。

中都命運轉折的支點——榆次火車站

山西首條鐵路—正太鐵路途經榆次並在榆次設站,得益於榆次的地理位置和區位經濟優勢,而榆次火車站又極大的促進了榆次經濟的發展,榆次的城市格局也因此而改變。可以說,榆次造就了榆次站,而榆次站成就了榆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