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次進太空前是怎麼知道太空情況的?

虹一法師


人類在第一次進太空之前,對宇宙空間瞭解的知識,並不是太多,甚至會出現偏差。不過,有一些基本特徵,科學界還是認同的。拿破崙的宮廷科學顧問拉普拉斯,他曾經提出,宇宙空間是一個真空的,沒有氣體分子的,非常寒冷的所在。科幻作家凡爾納也認為,宇宙空間是寒冷的,沒有空氣的。總之,在人類上太空之前,大體已經掌握了一些主要的知識。不過,如果想要證實上述這些觀點,主要還是應該做實驗,派遣人到太空之中一窺究竟。

蘇聯是第一個派遣宇航員登上太空的國家。宇航員加加林,是一名軍人,也是出色的航天勇士。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也是蘇聯人。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做了太空行走。由於沒有經驗,列昂諾夫他在返回太空飛船的時候,發現由於宇宙空間沒有壓強,宇航服內部的空氣壓強產生了向外的膨脹,造成他無法擠進艙內去。第一次遇見這樣的險情,列昂諾夫臨危不亂,迅速給宇航服做了減壓工作,終於脫離了困境。正是有了這些勇士先驅的工作,我們才掌握了更多的可靠的知識。

蘇聯人首先登上太空後,美國總統肯尼迪極度震驚,立即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7月16日,“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向月球。月球被征服,意味著人類已經初步掌握了向其他星球進軍的科技實力。


懷疑探索者


在幾百年前人類就已經通過自己磨製的望遠鏡對天體進行觀測了,太陽系內的行星以及一些較大的小行星都是在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前發現的,人類對於宇宙中的一些較大天體以及其運動規律已經有一定認識。此外,對隕石的研究也有很大程度的進展,隕石研究者以此獲得太陽系形成與演化的信息。

除了這些不需要進入太空即可進行的觀測、實驗,理論科學也在不斷髮展中,除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天文學、行星科學、大氣科學都在進入太空時代之前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體系,可以對大氣分層、地球磁層以及行星軌道等進行測算,並獲得比較準確的結果。

在太空時代的前夜,納粹德國研製的V2火箭已經可以抵達距地面100公里的外層空間,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利用以V2為基礎的探空火箭已經能在太空中對地球進行照相了,基本掌握了太空的情況。


川陀太空問答


事實上,人類在第一次進入太空前,對於太空並非非常瞭解。直到現在也不甚瞭解,甚至於會因為對太空環境的不瞭解,所以出現過很多巨大的過錯。

1,膨脹的宇航服。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太空出艙行走就差點兒就因為人類對太空環境的不瞭解而出現大差錯。如下圖所示,這是在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但是當他準備返回太空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因為太空服內是空氣,而太空服外是真空環境,所以太空服整個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了,直接導致宇航員沒有辦法進入狹小的太空飛船。

這也是沒有辦法,當時的技術沒有辦法對太空的真空環境進行完全真實的模擬,所以沒有辦法測試宇航服在真空環境下的真實狀況,這才導致了這一失誤。最後這位宇航員主動調低了太空服內的氣壓,在人昏迷之前硬是擠進了太空艙。整個過程不過三四分鐘,但是列昂諾夫整整流了六升汗水,足見其巨大的心理壓力。

2,自動熄滅的蠟燭。

下面這張圖是在普通環境中點燃你的蠟燭,和在零重力環境下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零重力環境下蠟燭的火焰是圓形的,這是因為沒有重力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熱對流,所以火焰呈圓形,並且由於不會及時有氧氣補充,所以火焰呈藍色,並且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那麼這團火焰會因為缺氧而自動熄滅。

因此,在太空中如果看到地上冒起來一團火,那麼千萬不要去踩。不踩的話火焰一會兒自己就熄滅了,踩的話可能一團火焰變成多團火焰,然後燒的更旺了。


所以總結一下,在微重力、高真空的太空環境中,任何活動人類在地面上只能儘可能地仿真,但是真實環境是什麼樣的、可能遇到什麼問題、對航天員有什麼影響,科學家都是一無所知的,只有依靠真實的太空活動來一點兒一點兒摸索。因此,每一個把人類太空活動往前推進哪怕一小步的宇航員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