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8年國內大蒜的走勢?根據走勢該如何發展?

盤算未來


如何評價2018年大蒜的價格走勢?

村裡的蒜農介紹:今年種的大蒜一畝地虧600元,6畝承包地大蒜共虧損3600元,沒有賺到錢還虧損。而在2016年,大蒜一斤3元以上,一畝大蒜利潤在3000元左右,今年的情況是截然相反。

2018年上半年大蒜採收期間,大蒜“價格低迷”很多大蒜出現了“滯銷”情況,鮮大蒜地頭價0.4-0.5元/斤,幹大蒜0.8-1.1元/斤,只要取決於大蒜的質量程度;而在2016年鮮大蒜一斤1.5元以上,幹大蒜一斤3元以上,比同期降低了50-60%。由於今年大蒜豐收、各地大蒜庫存多、供給充足,預計今年下半年大蒜價格維持現價,不會有大漲幅、大跌幅。

為啥編者這麼認為呢?1、從2015、2016年時,大蒜價格上漲厲害,達到了近幾年的價格高點,利潤可觀的同時,農戶看到這種行情紛紛擴大了種植大蒜的積極性,導致從2017年大蒜開始降低,於2018年價格低迷至0.4元一斤。

2、市場中及大蒜冷庫存儲了充足的大蒜,導致大蒜的供大於求的局面。

3、根據市場行情及大蒜價格週期把握。大蒜的價格週期一般是3-4年,今年2018年理應是價格低迷的時期。

4、大蒜的種植產區增多、而且種植技術提高了,導致大蒜產量提高。比如新豐收大蒜二、三百萬噸,再加上庫存大蒜,合計約四百萬噸,供大於求所以價格開始陷入低迷。


小希時間


首先我們來分析2018年的大蒜走勢,然後再展望一下該如何發展大蒜產業!

2018年,對蒜農來說,是一個記憶深刻的年份!是近十年來,蒜價大範圍跌破一塊的僅有的兩年之一。那個跌破一塊的年份是2011年,六毛到一塊是那一年的主流交易價格。2018更低,質量較差的主產區之一河南,價格一度徘徊在三毛到五毛之間。雖然,最近價格有所上漲,目前仍然沒有突破一塊的關口,可以說蒜價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很多蒜農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結果換來的僅僅是蒜種錢!賠了個底掉!2018年的大蒜走勢一句話總結就是,大幅低開低走,銷售中期達到極點,然後價格有所復甦,回到開始的價格,但是全年收購價都在成本下運行!



再替蒜農惋惜的同時,有個話題值得深思:以後,大蒜產業該如何發展,才能不讓2018年再次上演啊!大蒜出現“蒜你慘”,根本原因是供求的失衡導致的收購人氣全無!大蒜不像生薑、蘋果產業,農戶自己可以儲存,蒜農幾乎沒有儲存大蒜的習慣,不管什麼價格都會賣給儲存商。儲存商感覺量大,不收,大蒜就會一路走低,再加上,八月中旬大蒜會發芽,必須進庫,時間短,加重恐慌情緒,價格則進一步走低!我感覺想讓大蒜產業健康發展,必須做好兩步驟:一主產區政府出面,控制種植量,不讓天量大蒜再次出現,這個已經很多人見仁見智了,我就不廢話了。二,不過度依賴儲存商,在銷售方面,蒜農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可成立合作社或其他一些民營組織,學會報團,避免單打獨鬥。在行情好的時候,把大蒜賣給儲存商,不好的時候,可以有序的存入冷庫,或者進行深加工,規避風險!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朋友關注私聊!


強哥幫農


看來今年對蒜農來說又是記憶深刻的一年!從大蒜收穫到現在大蒜價格就一直徘徊在0.4元每斤到0.6元每斤。真是增產不增收啊!對於2018年大蒜價格的走勢我是這樣認為的。

大蒜價格不是從2018年就開始下跌的,從2017年8月中旬大蒜入冷庫的時候,價格就一直再下滑。到冬天的時候冷庫蒜的價格比入冷庫的時候的價格還低。最後就是去年存冷庫存儲商都賠了。所以這就決定了今年大蒜的價格不會太高。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做大蒜生意的還是那一批商人。賠了錢了的他們還是會從大蒜裡再找平衡點的。2018年的大蒜行情不容樂觀!

我再談談我對於大蒜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下內容就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有說的不到的地方請同行或者朋友們多多指教🙏🙏🙏🙏.

第一我覺得今年我們蒜農應該減少種植大蒜的面積。以此來消耗這兩你大蒜的天大庫存量。

第二就是廣大蒜區的政府部門應該統計一下大蒜的種植面積,做到種植大蒜的信息透明化,這樣就能夠實現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的的防止盲目跟風的擴大種植大蒜。

第三就是引進大蒜深加工的項目!比如能用大蒜做為原料的醫藥和農藥的廠子,還有就是蒜片長和存放大蒜的冷庫。

第四就是可以在網上賣大蒜,借作電商平臺把大蒜也通過網絡賣出去。

方法總比困難多,雖然今年大蒜行情不好或者滯銷了!我們蒜農應該反思反思為什麼不能夠種植無公害的大蒜呢?搞農業很困難,貴在堅持,用心做用心想紮根農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豫東小農


如何評價2018年國內大蒜的走勢?該走勢該如何發展?



大蒜在2016年價格持續飆升,價格一度達到6元/斤以上的價格,並且出現持續小幅度上漲,直到2017年一半年開始,大蒜價格便出現下滑,而且一路下跌,目前大蒜新鮮價格都已經跌破了1元/公斤的價格。

根據市場規律以及“蒜週期”來預算,目前大蒜出現價格上漲的趨勢不大。價格大部分會穩定在0.5~0.6元/斤的價格浮動,有的甚至更低。



每一種商品價格都要遵循市場潛在的規律,即在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會出現持續上漲,到了供過於求的時候價格便開始慢慢下跌。而很多人都會在價格出現大漲時盲目跟風,擴大種植面積,最終導致大蒜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態。

比如2016年大蒜價格爆漲,即使到了2017下半年價格出現下滑,但是還是處於有利潤狀態,因此大蒜種植面積仍然在擴大,最終導致今年大蒜價格一路下跌。

以上是今年8月9日我國部分地區市場批發價格,從上圖可以看到目前大蒜價格均價在5元/公斤左右,價格各地差異比較大。目前很多地方大蒜主產區包括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種植面積都有所增加,而且由於今年氣候條件也比較好,大蒜普遍高產。因此個人預計:今年大蒜價格上漲難度比較大,部分地區甚至出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鄉村波比


如何評價2018年國內大蒜的走勢?根據走勢該如何發展?

截止2018年8月10日,大蒜的新老庫存量,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345.8萬噸。今年的這個庫存量也是罕見的,儲存價格的總體低廉,和大蒜價格的走低,促成了庫存的增高。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今年大蒜的走勢。

2018年國內大蒜的情況,到現在已經基本收購結束,農戶手中的大蒜已基本售完,所剩無幾。總體來看全年的價格是前期稍高,中間偏低,到最後即將結束階段微漲,但是說白了,都是在0.5元每斤徘徊,沒太大的起落,總體上趨於平穩。



造成今年大蒜價格的低廉,也是有因可尋的,這兩年大蒜價格經歷“蒜你狠”讓所有的種植戶好像抓住了希望一般,大面積瘋狂擴張和盲目跟風,最後導致了今年大蒜價格的全面暴跌。所以2018年的大蒜價格,沒有上漲的空間和動力。


那麼未來大蒜又該如何發展呢?今年大蒜價格的暴跌,將直接導致今年大蒜種植面積的減少,以我們村來看基本上是,所有的種植戶減少過半或三分之二,正所謂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窺一村而知天下。未來大蒜的種植面積,將回歸正常化水平,但是受庫存量太高的影響,明年的大蒜價格仍然處於收支平衡狀態,所以未來兩年依然不會有太大起伏。
根據歷史的發展規律看,未來的大蒜價格的走勢,每經歷一次蒜你狠後。大蒜價格如果想回到正常水平,那麼最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來緩和這個衝擊。所以未來兩年都不會讓我們有期待。


農村早報


“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等這樣的詞語在以前也是曾經出現過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的,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些不常用蔬菜的“反覆無常”,那麼如今大蒜的價格會不會和以前一樣呢。他的走勢又該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今年大蒜的行情可謂是“蒜你狠”不過是另一層方面的解讀了。每畝虧1000多塊錢也是非常正常的,今年大蒜價格的下滑基本上是屬於意料之中的,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和供需關係有關。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供需關係:因為去年,前年,大蒜價格比較好,種植面積的擴大直接影響的是大蒜的數量,從而導致供需關係不平衡,需求量達不到這麼多。

②出口不理想:出口的大蒜價格也不是特別理想出口價格基本上在1元左右,也有一些儲藏商準備封庫。

大蒜的價格幾乎上沒兩年一個循環為什麼這麼說?大蒜價格上升→大蒜種植面積增大→供需不平衡→大蒜價格下跌→種植面積減少→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上升,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個怪循環,下一年價格也不會太好,但是比今年的強,然後在下下年價格又稍微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