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是白起,衛青,霍去病這類的將領到底是憑著真本事闖出一番工業,還是完全依賴背後的王朝國力呢?
秦軍方陣
小編對這個話題不能說絕對,首先,這些名將之所以能名垂青史,那都是有著實打實的戰績,以及均參加過對外敵的滅國級戰役,殺敵無數,戰績斐然,歷經這些的統帥在能力上,小編想,那是絕對沒有僥倖的可能的,從大頭兵做起的白起,那是砍殺了多少敵人的頭顱才一步步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衛青,霍去病更是奴隸出身,其中要獲得認可,脫穎而出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就連薛仁貴也是穿著白衣白袍在高句麗的千軍萬馬中來回廝殺,那才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有了一展拳腳的機會,其他種種也就不一枚舉了。
但是,其實要說他們沒有依賴國力,單靠自己力挽狂瀾,那也是絕無可能的,無一例外,這些名將遇上的都是秦皇,漢武,唐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些英明的統治者,對其知才善用,那麼名將們也許一輩子都會默默無聞,畢竟千里馬常有,伯樂而不常有,其次這些名將所處的朝代國家,也皆是強盛不已,給了名將們發揮的舞臺,不然的話要是把霍去病衛青,白起們放在夜郎國(比喻),估計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戰神白起
下面就來說說這三位大牛人物的事情來舉證小編的觀點:
首先是戰神白起,一生拔城七十,戰無不勝,無一敗績,根據後世的考證,戰國時期一共陣亡200萬人,其中死在白起手下的就佔一半,當然這裡面肯定有秦國國力強盛的原因,但是國力強盛也是要打敗仗的,秦國其實就沒少輸,但唯獨就白起戰神是個例外,在長平一戰中,白起坑殺趙國軍隊45萬,此戰顯然是有趙國國內糧草不足,秦國戰線雖長,但國力遠勝趙國的背景,不知是否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時的秦王有了依靠國力躺贏的感覺,換誰上都一樣,我上我也行,於是便沒有聽從白起一舉拿下趙國的意見,而是聽了範睢的話,撤軍回去休息一段時間。
結果撤軍沒多久,秦王不知怎麼想的又決定要出兵,白起建議道:秦國將士在長平九死一生,也是傷亡慘重,如今與家人沒團聚多久又要打仗,一定士氣低落,反觀趙國,自長平大屠的消息傳回國內後,趙國家家戶戶都有人死在白起手中,此時發兵,一定會讓趙國同仇敵愾,軍民一心,但是自信爆表的秦王依舊堅持了發兵,派王陵領兵攻邯鄲,於是乎就是一個“兵亡五校”的結局,給趙國送了不少的人頭。
秦王於是去請白起,但是戰神還是堅持現在不該去打的意見,秦王還是不信,於是換上王齕攻邯鄲,結果引得六國聯合,合縱攻秦,局勢瞬間逆轉,被合縱軍圍著打,又送了一波大人頭,秦王於是乎去請白起出山,無果後秦王心態徹底崩了,就把戰神給賜死了!
但是要說秦王當時按著白起的想法來,在趙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舉拿下,天下還有誰敢與秦為敵?估計當時秦昭襄王直接就得當秦始皇了,哪還有後面趙正什麼事情。
霍去病西征像
下面是衛青霍去病,霍去病和他舅舅衛青的戰績自然是不用多說,封狼居胥,貝加爾湖飲馬,把匈奴都趕到歐洲去了,但是兩人死後,送人頭的就來了,估摸著漢武帝雖然也是認為衛青霍去病厲害,但是這也和我英明的領導脫不開關係啊,加上極度膨脹的心態,接著就派小舅子李廣利領兵前去攻大宛,結果李廣利一路走一路損耗,路上就損失了不少的人馬,到鬱成一攻城,結果是送了一波人頭,連大宛貳師城的毛都沒摸著就灰溜溜的跑回來了,這可是把漢武帝氣的不輕,攔著李廣利在玉門關外不讓回來,回來就斬了,結果這位小舅子又給匈奴送了兩萬人頭,漢武帝心態徹底崩了,常勝精兵換了個將領怎就如此不堪,不過後來漢武帝搞了次全國動員,總算是贏了大宛,不過耗費只巨大也是令人咋舌,一箇中亞小城邦,讓大漢朝以舉國之力攻之,實在是慘勝如敗啊。
所以說國力和將領同樣重要,擁有強大的國力遇上個菜雞統帥沒用,有著大牛統帥但是國力不堪,其也不會有什麼作為,兩者相輔相成,才造就了這些名將!
閱讀更多 有觀點大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