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前陣子“筷子兄弟”肖央和王太利一起參加節目,回應“解散”傳聞,表示未來會不離不棄。近年因各自發展方向不同,“筷子兄弟”鮮少在音樂領域一同露面。憑藉《唐人街探案2》等幾部喜劇電影的出色表演,肖央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喜劇風格。

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1980年出生的肖央是典型的80後,從小愛畫畫。中學留一頭長髮的他,是“不被老師看好”的文藝青年,“老師每次看到我背畫夾去畫畫,就會嘲諷,‘喲,肖央你還畫畫呢?’”。

1995年高中考試,肖央報考河北工藝美術學校,結果落榜;第2年報考中央美院附中,又再次落榜;第3年,他又報了一次央美附中終於被錄取。

為考上央美附中,肖央不僅復讀兩年,還特地到北京報名中央美院附中的考前班,“當時考前班有宿舍,十幾個人擠在地下室,這些人有2/3考上,有些當藝術家,有些成了大學老師”。

在中央美院附中讀到第3年時,肖央用閒暇時間到藝考班上課,教學生畫畫;此外,他也在老家承德辦美術藝考班,每週末專程從北京回去上課,“教學生涯”持續到2006年。

從高三開始,肖央就自行處理學費,沒向家中拿半毛錢。當年他辦的美術班,如今也成專業美術學校,由肖央的好朋友經營。

中央美院附中畢業後,肖央發現對戲劇的興趣比美術還多,因此高考填志願時,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的廣告導演專業。

大學期間,他也沒閒著,除了繼續教畫畫,還替老師做助理、執行導演,更畫過插圖、分鏡頭……什麼工作都接。他曾在張藝謀的一部廣告擔任分組導演的導演助理,“幫忙打雜,在現場招呼人,若美術部門碰上問題也會幫忙做道具,算是劇組的萬金油吧”。

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大四快畢業時,肖央接到人生的首支廣告,客戶正是和他組建“筷子兄弟”的王太利;當時王太利仍是廣告公司老闆,生意冷清。肖央之前都是當助理導演,從未獨立執導廣告,然而,兩人卻意外達成合作共識,完成廣告訂單。

因為先前合作,擅長音樂創作的王太利和能編會導的肖央一拍即合,變成創作夥伴。2007年,王太利寫了一首歌《祝福你親愛的》,兩人想拍一部MV短片。當時,兩人正在幫山東的某品牌拍廣告,正好借現成劇組,套拍短片。這部《男藝伎回憶錄》的6分鐘短片宣告“筷子兄弟”成立,也為他們收穫第一批粉絲。

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但真正讓“筷子兄弟”成名的,還是3年後的微電影《老男孩》,當時大街小巷聽到的全是《老男孩》。雖然一夕走紅,但卻讓肖央猝不及防,“突然感覺所有人都在找你”。他從沒想過會成為歌手,更沒想過會變成公眾人物,“突然被推到臺前,有點不知所措”。

這時肖央拒絕所有找他當導演的廣告工作,甚至有段時間,他得了憂鬱症、求助心理醫生。之後4年,肖央只拍《贏家》、《父親》等幾部微電影,大多時間都在籌備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院線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從40分鐘的微電影到110分鐘的院線電影,這對肖央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筷子兄弟不離棄,肖央展現喜劇特色

結果,進了電影業又不一樣,“看的就是票房,變成每天為錢而工作”,肖央不喜歡這種商業競爭,但在觀眾眼中,他卻處處散發著商業的一面,《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宣傳曲《小蘋果》,一上線就迅速流傳,成為當年神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