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縣第一中學,簡稱徐聞一中(也稱徐一中),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徐聞縣徐城鎮西北部,東臨貴生路,西偎西門村,南近文塔路和粵海鐵路,北靠207國道和縣汽車站。氣候溫和,地靈泉甘,交通方便。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學校周圍文物古蹟眾多。校內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遷建的文廟(孔廟)和泮池,東面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謫任徐聞時創辦的貴生書院、輪跡深陷的古石道和仿古式的縣博物館,南面有美麗典雅的貴生公園及園內碧波盪漾的聖殿塘,東北面有著名的華捍寺,文化氛圍十分濃厚。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一中前身為徐聞縣立初級中學,創辦於民國27年(1938年)9月。經過70個春秋的不斷擴建和修葺,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較大、設施齊全、師資雄厚、業績顯著的市一級完全中學。學校用地面積110畝(含五里25畝),建築總面積40600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6135萬元。校園基本實現樓房化和功能分區化,有教學區、生活區、住宿區和運動區,佈局合理,整然有序;植被達標,古杷參天,榕影婆娑,花草掩映,環境十分優美。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一中 歷史沿革

從宋代起,徐聞文化教育事業頗有起色,先後辦有學宮、書院、社學和義學。尤其是明代創辦貴生書院後,全縣學風日濃,考取功名者日增。據縣誌記載:明清兩代出進士8名,舉人61名,貢生(拔貢、恩貢、歲貢、稟貢、增貢)共562名。但由於民國初年徐聞發生了舉世駭人的延綿18年的匪患,其間19萬人被殺害,5萬人逃亡,以致千村荒廢,白骨鋪路,商絕市,旅絕途,學絕教,全縣經濟文化受到嚴重摧殘。民國22年(1933年)匪患平息後,各項事業雖有所恢復,但因人口稀少,經濟蕭條,故教育十分落後。直至民國26年(1937年),全縣只有小學40餘所,中學教育仍為一片空白。

1938年抗日戰爭已全面爆發。徐聞當局審時度勢,順其民意,撥出專款,利用鄉村師範(初師)停辦後遺下的桌椅和教具,在文廟旁邊的縣立第一高等小學的舊址上,因陋就簡地辦起一所初中,這就是當時徐聞的最高學府——縣立初級中學。是年9月招收首屆初一新生1個班,學生46人。

學校幾經滄桑,先後三更隸屬,四遷校址,五易校名。1939年1月,為避日寇空襲,遷往曲界圩。抗戰勝利後,1945年底遷回縣城原址。1950年10月,改為徐聞縣第一中學。1959年改名雷南中學,屬雷南縣(徐聞縣與原海康縣南渡河以南部分合並稱雷南縣)管理。1960年秋改名徐聞中學,屬徐聞縣管理。1962年在大水橋建分校,高中部分班級遷往分校上課。1964年春,遷往嘉樂園,以部隊舊營房為校舍。1968年春,遷返縣城原址。1969年劃歸附城公社管理,改名附城中學,並設立五里分校,大辦農場。1980年春,歸縣教育局管理,復現名。

該校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歷次政治運動的洗禮,在風風雨雨中跨越了70個春秋。在歷次運動中,學校受衝擊最大的是“七縱”假案、反右鬥爭,“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在1952年發生的“七縱”假案中,校長陳大應和5名教師被捕,多位教師受株連,導致教學工作失常。1957年反右鬥爭擴大化,副校長邱瑞芸和10多位教師被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中,師生長時間參加“土法煉鋼”,得不償失,嚴重影響文化課教學。尤其是1966年開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否定了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煽動“打、砸、搶”和“反潮流”壞風,導致派性鬥爭尖銳,4名學生在武鬥中喪生。回眸70年的辦學征途,真可說是崎嶇不平,曲折迂迴,其變遷大體可按年代分為6個不同階段:

40年代——戰火連年,學校動盪。1939年春,日機不斷濫炸縣城,縣府大院、平民醫院和學校損失慘重,南門塘居民區茅屋全被燒光。全城學校停課,本校東遷曲界圩。那裡山深林密,瘴氣瀰漫,虐疾流行。為防日機空襲,師生們白天到山林中上課,夜晚棲身於破屋竹床,三餐盡為粗飯素菜。生活雖然十分艱苦,但教學工作從不鬆懈。不少學生在地下黨員和進步教師的指點下,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抗日宣傳工作,有的還投身革命隊伍。1948年後,中共領導的革命鬥爭在全縣開展,白色恐怖不時籠罩校園。進步學生符世錦,金漢發等常散發革命傳單,組織同學開展反暴政宣傳和遊行示威活動。1949年,粵桂邊縱和徐聞獨立營多次在縣城附近同國民黨反動軍隊激戰,本校學生紛紛配合革命部隊徵糧徵槍。徐聞解放前夕,學校領導自動離職,大部分師生回家,部分學生參加革命,迎接解放軍南下,學校暫告停課。

50年代——設立高中,初具規模。1952年秋,“七縱”案被否定後,縣委、縣政府加強對學校的領導,縣長孫秉禮兼任本校校長,邱瑞芸任教導主任(次年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從此學校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當時,全國正開始對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緊跟形勢,本校從1953年起,每年擴大招生。至1956年,共有11個班級,學生575人,分別比1950年增長83%和80%。由於初中教育迅速發展,高中教育自然應運而生。1956年9月,開始招收高中一年級1個班,學生46人。從此,學校逐步發展為一所完全中學。至1959年,初具規模,全校有初中12個班,學生648人;高中4個班,學生184人;教職工5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佔85%。

60年代——崛起興盛,譽滿雷州。1960年後,貫徹了國家制定的《中學工作條例》,學校各項工作日益正常。黨和政府對學校的發展給予較大的支持,校舍逐年擴建,設備日臻完善,師資得以加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60年至1962年高考,本校50多人考上大學,其中黎照、殷學成、林望重等同學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創徐聞高考歷史新紀錄。1964年學校遷往嘉樂園後,辦學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教學與勞動安排較恰當,亦學、亦農、亦軍,文娛體育活動也很活躍,學校發展進入興旺時期,其規模不斷擴大,達16個班級,學生816人。教風、學風、校風良好,教學質量顯著提高。1965年高考,40多位學生被大專院校錄取,受到湛江地區的好評。勤工儉學也搞得較好,師生利用原部隊農場種植甘蔗、水稻、蔬菜,大大地改善了師生生活。

70年代——開門辦學,質量下降。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領導靠邊站,教師被批判,圖書被搶劫,文廟被破壞,學校處於混亂狀態。1969年秋,本校劃歸附城公社管理,撤銷初中,只辦高中,學制2年,教材自編。新生入學由基層學校推薦,當年招2個班100多人。在“四人幫”的極左路線影響下,學校以社會為大課堂,以階級鬥爭為主課,以勞動為中心,大搞開門辦學,走“五七道路”。為響應“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學校與社隊掛鉤,師生常下隊宣傳和參加勞動,接受“再教育”,還在五里農中辦分校和在附近農村設立教學點。1974年,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開荒造田活動,提出了“萬錘千擔一分地,石頭山上煉紅心”的口號。當時,不管是節日,還是星期天,師生們枕鋤待旦,隨時準備“出擊”。有打油詩云:“春節將來到,學校放石炮。師生造梯田,開門辦學好。”經過一年的苦幹,師生們在石頭山上開墾出梯田20多畝,並修建了1座30米長的提水壩和1條1000多米長的引水渠。1976年,學校被評為省農業學大寨先進單位,受到省、市的表彰。開門辦學,對師生思想教育從某個角度上看有一定作用,但勞動和社會活動過多,忽視放鬆了文化課教學,連自編的簡單教材都無法教完,教學質量嚴重下降。1977年恢復高考,此期間畢業的幾屆學生能考上大學的寥寥無幾。

80年代——走上正軌,逐步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經過撥亂反正,教育又迎來了明朗的春天。此期間,本校主要做了如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開展大批判,肅清“四人幫”在教育界的流毒,提高師生思想認識;二是協助上級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貫徹國家頒佈的《中學生守則》,制訂各種規章制度,使學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四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上級提出的“一無二有”(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桌椅);五是採取多種形式培訓教師,不斷提高教師文化業務水平。由於政府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和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學校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先後建起2幢共2800平方米的有28個教室的教學樓和1幢130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樓、1幢12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還建起2座水塔,安裝了自來水,添置了一批教學儀器、器材和圖書。學校規模擴大到27個班級,學生2011人;教工增至97人,專任教師82人,其中本科學歷的24人。專科學歷的50人,高、中級職稱的24人。教學質量逐步提高,1984年考上大學、中專的學生61人,獲湛江市人民政府頒發的“面上中學高考獎”。

90年代後

——深化改革,碩果累累。90年代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端正辦學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改革,進入快速發展,全面提高的新階段。學校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例如制訂了《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教師聘任制》、《常規教學管理若干規定》等等,使學校管理制度化、科學化;改革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收費制度,試收“擇校生”,多方籌集資金,以解決學校經費之不足;高標準建設校舍,爭取“升級”。1991年至2008年,共投入資金3697萬多元,先後建起了科學樓、教學樓、師生住宿樓、學生食堂樓共18幢(面積34986m2)和各種輔助教學功能室46個,以及修校道、鋪硬底化地板和徵地35畝建運動場。學校規模日益擴大,2000年發展到37個班級,學生2399人,教職工126人。師生素質明顯提高,1991年以來,被評為國家、省、市、縣級優秀教師的有201人次,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知識競賽獲國家、省、市級獎的有443人次,被評為省、市、縣級優秀學生的有486人次。1990年以前的32年中,考上大學、中專的學生僅413人;1991年以後的18年中,被大學、中專錄取的有4003人,其中本科生739人。1997年,學校被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在評估會上說:“徐一中發展速度最快,面貌變化最大,資金使用最省、是本市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徐聞一中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辦學以來為徐聞培養了28000多名初中、高中畢業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批優秀學生,為社會造就了許多棟樑之才。在革命戰爭年代,方?、方野、李世華、李世英、譚國強、張典橋、周天祥、何凱家等革命志士,投筆從戍,為救國救民,為建立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在抗美援朝期間,餘成銳、吳連榮、符開翠、楊正卿等22位同學,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為保和平、衛祖國做出重大貢獻。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黃繼光式戰鬥英雄”楊朝芬、屢建奇功的現任雲南省武警總隊副總隊長莊華山等革命軍人,為保衛祖國立下卓越的功勳。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校友舉不勝舉,如原雲南省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鄭均,原新華社江蘇記者站站長殷學成,原海南三亞市副市長黃錦生,原廣西桂林市副市長陳賢,原全國人大僑務研究室副主任楊正炎,廣東省法制局副局長林魏,廣東核電集團實業開發公司部門經理、高級工程師鍾國英,國家機電部第十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望重,中國原子能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駱大星,原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吳明炬、廣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教授黃振位,廣西師大研究生部主任、教授林祥任等。還有不少校友在港澳臺地區或外國定居立業,為人類的進步事業做出貢獻。如香港金華國際貿易公司經理楊明喜,臺灣中山大學教授馮少強,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經濟發展顧問董遵圻博士,美國堪薩斯立大學博士陳碩等。以上知名人物,在中學階段都是徐聞一中的學生,是該校28000多名畢業生的優秀代表。真是:春風化雨,桃李芬芳;英才輩出,為國爭光。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憶往昔,歲月崢嶸;望末來,豪情滿懷。跨進21世紀的徐聞一中,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與時俱進,繼續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再造輝煌!

徐聞縣第一中學 · 歷史沿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