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查出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不控制影響大嗎?

w-w26041


妊娠糖尿病患者和一般糖尿病患者一樣會有“三多”症狀:吃多、喝多、尿多。有些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懷孕中後期,甚至會有嘔吐的現象,這是因為血糖代謝有問題,注意不要混同為一般的妊娠反應。



所以,在懷孕24-28周之間,醫生會建議準媽媽做糖尿病篩查,這個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忽視。如果檢查出妊娠糖尿病也不要灰心,大致上來說,只要在飲食上注意下和配合醫生指導建議,就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的。如果不控制的話,對母體和胎兒的影響就很大了,比如:巨大兒、早產、流產、胎兒畸形等都有可能發生。

如何通過飲食和治療,預防妊娠糖尿病?


1.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準媽媽都需要控制飲食,因為空腹的時候容易出現飢餓感,脂肪代謝會變快,體內會產生酮體,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一定要少量多餐,可將全日的食物量分為4-6次吃,臨睡前必須進餐一次,但不要吃太多。

2.重度的糖尿病、出現糖尿病併發症的時候就需要用胰島素治療,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胰島素用量也會增加,治療時應在有經驗的產科醫生監護下按時檢測、治療。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感恩遇見!


文海撈夢話育兒


雖然說妊娠糖尿病是一種孕期很常見的病症,但不代表可以不重視,一旦查出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加以控制不然後果可能會是比較沉重的。

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

1、會嚴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流產率高達15%~30%。

2、容易造成胎兒巨大,發生難產,提高手術生產的幾率,對於胎兒畸形的幾率也遠遠高出非糖尿病孕婦。

3、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孕婦非常容易出現感染現象,可加重糖尿病代謝紊亂,容易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還可能進一步發展為代謝性酸中毒。

4、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孕婦高出數倍。

如何控制妊娠期糖尿病?

1、首要關鍵先是控制飲食,控制飲食的標準是,能夠避免出現餐後高血糖或者飢餓性酮症的情況下保證孕期所需要的營養及熱量。

2、妊娠期糖尿病不建議口服降糖藥,但胰島素是可以使用的,它屬於大分子蛋白,不會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在飲食無法控制該病症的情況下,胰島素將成為主要的治療藥物。

3、妊娠糖尿病孕婦產下的新生兒,需要進行血糖、胰島素、膽紅素、血紅蛋白、血紅細胞比容、鈣、鎂等測定。而且無論新生兒出生時狀況如何,均視為高危新生兒要給予監護。


在孕期必要的孕檢是不可以忽視的,對於妊娠期的糖尿病我們要早發現早控制,避免情況嚴重。

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請關注孕期的健康生活。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大,很大!

但是前提是不控制,如果控制了,那對孕媽和胎寶寶來說,都沒有直接的危險。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妊娠高血壓疾病、流產率、尿路感染的幾率比普通孕婦高。

可能出現羊水過多、產後出血、孕產婦死亡率增高等。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產後若干年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較高。

導致胎兒畸形率、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率增加。

妊娠糖尿病是產生巨大兒很重要的因素。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低體重兒。胎兒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增多。

(這些情況都是在糖媽媽不控制住血糖的情況下產生的危險,孕媽檢查出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記住:管住嘴,邁開腿)

小豆子自己就是在26周檢查出妊娠期糖尿病的,當時小豆子做的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也稱OGTT,空腹、餐後一小時,餐後兩小時各抽一管血,除了餐後一小時高出0.9,其餘都正常。但是很不幸,醫生告訴我就是妊娠期糖尿病了,然後在我可愛的小粉本(檔案本)上做了個標記,從此小豆子成為了糖媽媽。

管住嘴:飲食一定要清淡,和油膩高高熱量的食物說no!

早上起來基本鮮牛奶(最好是脫脂鮮牛奶,那種只有七天保質期的)+無糖燕麥(加一些果仁也可以)。有的時候吃蕎麥麵+煎雞蛋,雪菜肉絲、青椒肉絲都是家裡炒的,比較健康。吃完早飯隔了兩個小時,可以吃一個水果,小豆子一般吃的水瓜、番茄、黃瓜,偶爾放縱吃個桃子。中午食堂吃飯,儘量多吃菜,少吃米飯這類的澱粉類食物。下午兩點左右可以吃燕麥餅乾(超市糖尿病專櫃上有各種糖尿病人吃的餅乾,緩解肚子餓)。晚飯吃小米粥,菜的話還是正常的家常菜,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合理。晚上會吃半個西柚,加一點小零食,一般是蘇打餅乾,挑選零食的時候看下零食的配料,有白砂糖的儘量不建議吃。不過如果偶爾熬不住,也可以適當放縱一次。

還有每次逛街的奶茶,換成了礦泉水,家裡的礦泉水都是整箱買了現在。

總體開說就是兩點:一是少吃澱粉類食物,多吃粗糧,水果吃一些含糖量比較低的。二是儘量拉長每餐間隔時間,一般兩小時之後再吃其他東西,少食多餐。

邁開腿:運動運動在運動。由於天氣原因,實在太熱所以孕中期小豆子基本吃完飯就在家裡不願意出去,但是自從知道了妊娠期糖尿病以後,小豆子每天都堅持飯後散步,有的時候是寶爸陪同。有的時候直接找朋友散步,現在已經順利勾搭了一個每天散步的小夥伴,兩個人一起談天說地,不知不覺微信運動每天8000步,心情也好多了。


現在小豆子已經31周,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體重從發現糖尿病到現在增長了2斤不到,寶寶各項檢查發育都比較良好。

雖說也曾看到蛋糕口水流一地,也曾為了一杯奶茶在店門口徘徊十分鐘,但是為了寶寶,一切都是值得!

小豆子,八零後偽文藝孕媽一枚,曾經抑鬱焦躁,如今正能量滿滿。願意分享所有孕期的故事,解答各種孕期疑惑,有問題的親可以私信,必定傾囊相告。讓我們和寶寶一起成長,面對孕期各種甜蜜的負擔!


糖心媽育兒


大家好,我是高齡二胎孕育指南社群主理人琚凌傑,回答這個問題時我一定加妊娠期糖尿病全面的分析一下。



其實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是有兩種情況的:一種是妊娠前已確診患糖尿病,稱“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就是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或確診的糖尿病,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都是GDM,糖尿病合併妊娠者不足20%。GDM發生率世界各國報道為1%~14%,我國發生率為1%~5%,近些年來有明顯增高趨勢。這些數據是醫學方面的統計數據,是有一定的意義的。

雖然說GDM患者糖代謝多數於產後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II型糖尿病機會增加。糖尿病孕婦的臨床經過複雜,母子都有風險,應該給予重視,每個孕婦具體的患病情況還要遵照您就醫的主治醫師意見。

因為這個提問沒有具體的說孕期,那我就係統性的把病因列舉出來給大家學習。

在妊娠早、中期,隨孕周的增加,胎兒對營養物質需求量增加,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葡萄糖是胎兒能量的主要來源。孕婦血漿葡萄糖水平隨妊娠進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約降低10%。空腹時孕婦清除葡萄糖能力較非孕期增強。孕婦空腹血糖較非孕婦低,這也是孕婦長時間空腹易發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礎。

到妊娠中、晚期,孕婦體內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如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質醇和胎盤胰島素酶等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隨孕周增加而下降。為維持正常糖代謝水平,胰島素需求量必須相應增加。對於胰島素分泌受限的孕婦,妊娠期不能代償這一生理變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現GDM。



1.妊娠對糖尿病的影響

妊娠可使隱性糖尿病顯性化,使既往無糖尿病的孕婦發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較低,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孕婦如果未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糖。隨妊娠進展,抗胰島索樣物質增加,胰島素用量需要不斷增加。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較大,進食量少,若不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容易發生低血糖。產後胎盤排出體外,胎盤分泌的抗胰島素物質迅速消失,胰島素用量應立即減少。由於妊娠期糖代謝的複雜變化,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孕婦若未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糖過低或過高,嚴重者甚至導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2.糖尿病對妊娠的影響

妊娠合併糖尿病對母兒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取決於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對母兒影響極大,母兒近、遠期併發症仍較高。

臨床表現是妊娠期有三多症狀(多飲、多食、多尿),或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反覆發作,孕婦體重>90kg,本次妊娠併發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這是最大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理想的飲食控制目標是既能保證和提供妊娠期間熱量和營養需要,又能避免餐後高血糖或飢餓性酮症出現,保證胎兒正常生長髮育。控制方案主要還是按照您的主治醫師給出的意見執行。

其實多數GDM患者經合理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治療,均能控制血糖在滿意範圍。孕早期糖尿病孕婦需要熱卡與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後,每週熱量增加3%~8%。其中糖類佔40%~50%,蛋白質佔20%~30%,脂肪佔30%~40%。控制餐後1小時血糖值在8mmol/L以下。但要注意避免過分控制飲食,否則會導致孕婦飢餓性酮症及胎兒生長受限。

在進行食物控制後期,如果不是那麼明顯,或者是妊娠期糖尿病嚴重的,那就需要接受藥物治療。這個妊娠期使用藥物一定要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千萬不要道聽途說有什麼好的方法,私自變更醫囑方案或拒絕執行醫囑,如果期間有什麼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就醫。

不管怎樣,這是大多數現象,並不是那麼可怕。大家要做一個正常的心態,去對待這個事情就行了。

琚凌傑,藥學專業,醫藥職業6年,創業青年。專注微信互聯網創業、社群營銷管理,現研究高齡二胎孕婦方面細分領域發展,運營【高齡二胎孕婦指南】公眾號、社群。


高齡二胎孕婦指南


在懷孕24到28周之間,醫生會建議做一個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如果是三次抽血得出的血糖結果任意一次大於正常值則可以診斷,這稱之為妊娠期糖尿病,簡稱:GDM,是在懷孕後才得的糖尿病,需要區別於糖尿病合併妊娠。在我國的發生率佔14%左右,呈增加的趨勢,這與現在的飲食結構很大關係。

GDM會導致胚胎髮育異常,增加流產的風險。所以如果是在孕前就發現血糖較高,則診斷為糖尿病合併妊娠,應控制血糖後再懷孕。GDM會導致微小血管的病變,導致組織及胎兒供血不足,甚者影響合併腎臟病變時易導致血壓升高,則發生子癇機率增加。感染是其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發生妊娠期黴菌性陰道炎,易導致早產甚至宮腔內感染,嚴重者腎炎。由於血糖較高,使得胎兒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會導致巨大兒和羊水過多情況。巨大兒會增加難產、剖腹產、產道損傷的風險,進而增加剖腹產機率。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則會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是該病比較危險的情況,是導致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不積極控制血糖,那再次妊娠得GDM的風險會增加許多。

妊娠期糖尿病對母親及胎兒的影響是極大的,所以控制血糖很關鍵。首先需要飲食控制,很多孕婦都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後血糖達到正常值。如果飲食控制不佳,可以採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對胎兒及母親的影響極小,但是這需要醫生指導下使用。

本期答主:畢羅文 醫學碩士


杏花島


最近有同學報喜,懷孕快兩個月要當媽媽啦!在分享極大的喜悅之餘,她語氣一轉,憂愁地說血糖高,怎麼辦呢?

我趕緊安慰道:現在醫療這麼發達、妊娠糖尿病並非罕見,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營養師的飲食干預,一樣可以母子平安健康的;千萬別過於緊張、自己嚇自己,不過,你可能要比非妊娠糖尿病更辛苦些,準備好了麼?

“辛苦不怕,只要寶寶沒事”

是啊,為母則強,要當媽媽的人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寶寶。不過,妊娠期血糖若控制不好,對母親、胎兒都有莫大的影響。比如流產率增加、合併妊娠高血壓的幾率增加,使孕程更加麻煩;羊水過多、胎兒過大,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畸形發生率增加等等。

哪一樁危險都絕非小事,不過,這些讓人心驚肉跳的事情又是可以預防的,只要足夠重視、多配合,發生的風險便會大幅度降低。

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比起一般的患者會複雜些,因為既要保證胎兒正常生長髮育,又要控血糖,作為營養師,這裡就重點講飲食吧,總體有這幾點:

控制總能量

孕早期與未孕時一樣,不用額外增加;中、晚期需要加300-450千卡;當然,這並不是一概而論的,要考慮個體差異、肥胖或者消瘦的朋友應以適宜的體重增長為依據(具體可諮詢醫生或身邊的營養師)

飲食主次要牢記

有些寶媽為了補營養,拼命吃肉、水果,最後忽略了主食,這是萬萬不可取的哦;之所以為“主”食,代表著由它提供的能量佔比要最多;咱們應在精白米的基礎上,搭配生糖指數低的粗糧薯類:比如,蕎麥、燕麥、黑米、大麥、藜麥等,每天50-150克;山藥、土豆、紅薯50-100克。

避免單、雙糖(升糖快)的食物

蛋糕、點心、曲奇、泡芙等各式各樣的食品一般是三高(油、鹽、糖),無論哪一高都對身體不利,實在想吃可以偶爾為之,但不贊成天天吃。

要優質蛋白、低脂肪

優選魚類、豆類、雞肉、牛羊肉、裡脊肉、牛奶作為優質蛋白來源,少吃紅燒肉、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等等脂肪多、口味重的菜餚。

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

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參與糖代謝的重要營養素,比如B1、B2,鋅、鉻;其次,充足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延緩血糖上升,還能預防孕期便秘,但也並非多多益善,以免干擾鈣、鐵、鋅的吸收呢。

具體來講,蔬菜每天500-750克(深色葉菜+瓜茄類+菌藻),水果按糖尿病的原則來吃(可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得了糖尿病,實在想吃水果怎麼辦》);


最後祝您、祝願天下的“糖媽媽”都能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我是Vivi,一名想活120歲、溫暖靠譜的營養師,歡迎關注,感恩信任。


唯唯健康


路過這個問題,不請自答,妊娠期糖尿病必需要採取干預措施,放任不管後果可能比你想象的嚴重。 糖媽媽們一定要重視,通過控制飲食一般情況下,是能夠控制血糖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孕媽媽“

吃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前幾天我的大學好友,發來消息說懷孕12周了,恭喜過後,我問她,血糖怎麼樣?這麼問是因為我瞭解她的情況,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徵、胰島素抵抗,本來說好春天來了要指導她減肥,然後好好備孕,結果小寶寶著急先來了。


果然幾天後,好友拿到孕檢報告,向我求助,“血糖高,對寶寶影響大嗎?”,“說醫生讓我吃七分飽,不讓吃甜食”,“哎,現在就愛吃點甜的,豈不是水果也省了,太痛苦了!”


噼裡啪啦一堆問題拋了過來,我都能想象此刻她臉上的表情,本來早孕反應就很嚴重,胃口差,這會兒又不能吃飽,又要戒斷甜的食物,一面想著控制體重增長,一面擔心寶寶的健康,糾結寶寶營養是否充足的問題。

結合她的實際情況我從營養學的角度給她建議,也供大家參考:

1.主食多吃粗雜糧

,最好能佔到主食的一半,粗雜糧對餐後血糖影響較精白米麵小,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等也更充足。

2.薯類別當菜來吃,比如土豆、紅薯、山藥、藕等澱粉含量較高的根莖類當主食來吃。

3.蛋白質充足,一方面孕期需要充足蛋白質,另一方面,混合膳食消化的比過於單調的食物要慢,對餐後血糖影響相對平緩。

4.戒掉添加大量精製糖的食物,如蛋糕類、含糖飲料類,各種乳酸菌飲料,儘量不選擇添加糖的酸奶,喝奶儘量喝純奶。

5.多吃蔬菜,水果限量,每天一斤左右蔬菜,水果每天200克左右,相當於一箇中等大小蘋果或橙子,榴蓮、牛油果這樣高熱量的除外。

另外,少量多餐,適量身體活動。

如果你也是糖媽媽,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調整,遵醫囑或諮詢營養師,定期監測血糖,將高血糖對母子的影響降至最低。


作者:王晶 中國註冊營養師 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 跟我一起明明白白做吃貨!更多母嬰健康、靠譜營養科普 歡迎關注!


晶晶姑娘的月光寶盒


妊娠期糖尿病決不能放任不管。看看妊娠期糖尿病對母親和寶寶可能造成的影響,你就知道了。

孕期糖尿病對胎兒和母親都有潛在的健康風險,對胎兒,早產兒、巨大兒、先天缺陷等問題的風險會成倍增加。對母親,增加整個孕程風險,即便生育後血糖恢復正常了,也會大大增加未來患糖尿病的風險。

昨天,@兒科醫生鮑秀蘭發了一則微頭條,講述一個真實的案例,媽媽患妊娠期糖尿病而未乾預,寶寶出生就11.1斤,堪比一般三個月大的孩子,由於胎兒過大,媽媽在生產時,不得不擴大切口,產婦大出血,所幸目前已轉危為安。

光巨大兒就有很多危害,比如,生產過程中寶寶容易卡在骨盆裡,牽拉容易引發骨骼損傷,甚至窒息。巨大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等畸形的比例也較正常體重兒要高,長大後肥胖的幾率高,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風險增加。

巨大兒還會延長媽媽產程,增加難產、大出血的風險。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一定不能掉以輕心,積極配合干預(或治療),謹遵醫囑。

調整飲食是必需要做的,一般醫生會出一些相應的飲食建議,也可以到營養門診或諮詢專業營養師,最好配合適量運動。

如果光靠飲食+運動無法達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一般妊娠期糖尿病採用胰島素治療並非口服降糖藥,因為胰島素是大分子蛋白質,不會通過胎盤轉運到胎兒體內,不必過分擔心胰島素對母子的影響。

對於妊娠期糖尿病,孕媽媽們要在戰略上充分重視,在戰術上積極應對,很多孕媽媽通過積極的管理飲食,很好的控制了血糖。


[營養海賊團] 人魚救生員 :王晶 註冊營養師 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科普作者 頭條號“晶晶姑娘的月光寶盒”,歡迎關注!


營養海賊團



妊娠期糖尿病不控制血糖危害是非常大的。

1、研究認為,胎兒的死亡率增高主要與孕婦的血糖水平升高有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血糖,是會增加胎兒死亡率的。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血糖可導致胎兒過度發育,形成巨大兒。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血糖,所孕育的胎兒容易出現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畸形,如脊柱裂,腦積水等。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血糖,可致胎兒在宮內缺氧,使胎兒體內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紅細胞增多症。患有紅細胞增多症的新生兒,由於其體內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容易發生新生兒黃疸。

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血糖,會使胎兒出生後因為突然離開母親高血糖的環境,出現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黃疸症狀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保證自身和胎兒的營養需要的前提下,應嚴格控制血糖,以保障胎兒的正常生長髮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


丫丫媽


妊娠糖尿病發現後需要控制的,不控制對孕婦及胎兒都有很大影響。例如胎兒的早產死亡率增高、導致胎兒過度發育,形成巨大胎兒,巨大兒在將來成長後是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高發人群。妊娠糖尿病也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畸形等。所以在妊娠期發現糖尿病必須在醫生的幫助下控制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