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油卷-蘇東坡突發奇想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歷來珍惜食物,善於利用食材,對於美食常常有著奇思妙想。在臨武縣金江鎮周邊鄉村就流傳著一道充滿地方特色的菜,名為網油卷(如圖)。

網油卷-蘇東坡突發奇想

網油,其實就是豬網油,是豬肚表面那層油膜,潔白如雪,輕薄如紙,呈透明網狀,看起來就如同白紗巾。豬網油富有韌性,不會輕易破裂,有著動物類油脂特有的清香,不肥不膩,用來做包裹食物的材料非常理想。在過去生活清苦的時候,鄉親們肚裡缺油水,豬網油都是用作煉豬油的。

無獨有偶,在江蘇常州也有網油卷這道美食,傳說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北宋神宗年間的一天,蘇東坡在吃米團時突發奇想:若內藏以豆泥,外裹以雪衣,如糕團之炮製,改蒸煮之方為炸熘之法,豈非佳餚乎?用這種做法做出的網油卷是正宗的甜品小食,它中間包裹豆沙餡,塗上拌好生粉的蛋清,經過油炸,豬網油融化,炸出的網油卷,個個金黃渾圓,撒上白糖,吃起來口感甜而不膩,酥脆適口。

但臨武的網油卷卻是宴席上的熱菜,做法完全和常州網油卷不同。它是把新鮮豬肉剁碎,加鹽、味精調味,拌入荸薺丁,碎豬肝,使其口感更嫩,層次更豐富。將網油切成十釐米長寬的方塊,包入肉餡,捲成一團,擺入盤中,入鍋大火猛蒸十分鐘,臨出鍋前淋上一點生抽,灑上一把碧綠的蔥花即可。

蒸好的網油卷冒著熱氣,香氣四溢,油光閃亮,如雞蛋黃般大小,顏色暗紅,擺在盤中就如同一顆顆剛剛採摘的荔枝,高溫讓肉餡與網油緊密地結成一體,濾出了多餘的油脂,夾一個到嘴裡品嚐,只覺彈性十足,嫩滑異常,毫無油膩感,豬肉的鮮,豬肝的脆,荸薺的甜,組合得如此完美,讓人不禁拍案叫絕,保證讓你吃過終生難忘。

從小到大我一直聽說過這道名菜,卻很少有機會品嚐到,一般的飯店不會做,宴席上也很少見到它的身影,因為一頭豬隻有一張豬網油,原料極為難得。山區鄉鎮小小的農貿市場一天總共也只有十幾頭豬宰殺,食材珍貴而且做法繁複,只有來了相當尊貴的客人,有經驗的老人才會一展身手。前年我祖母81大壽,親朋好友來家祝壽,我們特地請來村裡的大廚掌勺,做了一場土洋結合的壽宴,雞鴨魚肉、各式海鮮自不必說,網油卷也在其中。結果那天壽宴開始後,那些名貴的海鮮受到冷落,而網油捲上桌後不同凡響,大家倍感驚喜,你夾一個,我吃一口,不到幾分鐘就把這道菜吃得一乾二淨。年輕人紛紛問這道菜叫什麼,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我們一一解釋,他們聽了連聲叫好,樂得我們村的大廚笑開了花。

從網油卷這道菜可以看出,真正的美食,往往都來自民間,也並不需要多麼名貴的食材,融入民間的巧思與妙想,家常的味道才是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