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擔當 新作爲」王飛:爲建設平安城區保駕護航

「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王飞:为建设平安城区保驾护航

王飛:為建設平安城區保駕護航

任職東河區政府副區長、市公安局東河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的三年時間,王飛共帶領東河區公安分局榮獲集體二等功2次,三等功9次,嘉獎6次,先進集體20次。貌似簡單的一串數字背後,是王飛兢兢業業、踏實敢幹的工作作風;是他一系列大刀闊斧、務求實效的工作部署。

參加工作20餘年,從一名普通民警到基層幹部,王飛感到身上的責任和使命越來越重,而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成為他時刻鞭策自己的準繩。他說:“我要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準備,不怕困難,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打“毒”掃“黑”保平安

據瞭解,作為老城區,東河區社會治安形勢呈現出涉毒人員多、下崗失業貧困人口多、企業轉制、徵地拆遷遺留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多等特點。每年110接處警約3萬起,其中刑事警情約佔1成,群眾求助約佔7成。刑事案件中,約9成為侵財案件,其中涉毒人員作案佔比約為8成。

自調任東河區以來,王飛帶領局黨委成員深入一線、認真調研,確定了“一年強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改觀”的工作目標,緊緊圍繞“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基礎建設、過硬隊伍建設”這一主線,立足東河區實際,牢牢抓住東河區“侵財案件源頭在毒”這一情況,將禁毒工作作為打擊犯罪的抓手。在王飛的帶領下,東河區以打造毒品危害萎縮型城區為目標,堅持“破案與追贓並重、大案和小案並重”,集中精力偵破各類侵財小案,最大程度為老百姓挽回經濟損失。據瞭解,2018年上半年東河區公安分局打處涉毒人員數同比上升52%,破獲案件數同比上升50%,全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2.1%,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9%。

此外,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王飛任領導小組組長,他加大宣傳發動,強化線索摸排。截至目前,已打掉涉惡團伙9個,破獲涉惡案件25起。全區治安環境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好點子”+“新做法”

面對新形勢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王飛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帶領分局黨委深入調研,提出一系列“好點子”和“新做法”。在創新警務機制方面,東河區公安分局走在了全市前列。

為了解決職能分散的問題,他將原15個科室組建為8個工作部和一個出入境大隊,由分管局領導統一指揮,實現了職能整合,效能提升。面對一線警力不足、民警負擔重的問題,他將16個派出所優化合併為11個派出所,精簡下放90名機關民警到派出所,全部啟動“五班制”勤務模式,實現了“警力無增長”改善,達到了減負增效的目的。看到文職、輔警工作積極性不高、流失嚴重,他多次與區委區政府協商,打通了“輔警轉文職、文職提待遇”通道,營造出“拴心留人”的工作環境。為了解決基礎薄弱、辦公條件差的問題,他積極協調區政府,採用多種形式,積極推動新建辦公業務技術用房和看守所項目落地,先後新建2000平方米派出所5個,改擴建2個。在今年召開的全市公安機關派出所現場會上,他的這些創新警務機制的先進做法還受到市局黨委的肯定,得到基層幹警的一致好評。

東河區公安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韓冬梅說:“不論是工作能力、政治素養還是管理能力、執行能力,王飛都表現得非常強。在他的帶動下,東河區公安分局的工作整體有了很大提升,城區社會治安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採訪中,王飛說:“警察前面加上‘人民’二字,因為警察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就應該為人民服務,這是每一個人民警察都應該牢記的宗旨。”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上任後,他把“局長接待日”作為體察民情、瞭解民意的一個重要窗口,認真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上任以來,共化解公安廳、市局交辦案件20起。包頭市“24小時警局”剛一上線,他就要求一定要做好群眾來帖的回覆解答工作,東河區公安分局率先出臺《24小時警局工作規範》等三項文件,截至目前已接有效帖文1549件,全部第一時間進行回覆,用實際行動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在“扶貧攻堅戰役”中,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不僅自己承包的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還帶動全局領導幹部幫助16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王飛除了協調幫助貧困戶蘇鳳仙辦理家政公司手續,還自掏腰包,為其添購了辦公傢俱和工作用品,並倡議購買家政服務卡,幫助她的公司走上正軌。

被幫扶人蘇鳳仙說:“多虧了王局長的幫助,讓我家走出貧困陰霾,走入越來越寬裕的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