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司法「一線工作法」服務羣衆得民心

□記者 傅曉君 施薇 通訊員 朱津京

近日,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平社區居民張某和婆婆賴某因生活習慣和消費理念不同,多次起衝突。社區調解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兵分兩路,分別調解,矛盾終獲解決。這是西城街道推行司法“一線工作法”的一個縮影。

矛盾化解在一線

“街坊只要說起他,沒有不稱讚的。”17日,在西平社區,兩位老人對陳祥福讚不絕口。去年9月1日,陳祥福受聘為社區調解員,其始終遵循“百姓不能來,我們上門去”原則,至今共調解案件48件。

去年以來,西城街道積極構築人民調解平臺,創建街、居兩級“金牌調解員”隊伍(12人),並對其進行培訓,同時推行金牌調解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將人民調解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目前,該街道共建立金牌調解工作站1個、社區金牌調解工作室7個,調解人員達68人。截至6月底,今年已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05件。

社區矯正在一線

日前,西城街道社區服刑、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人員深入居民家中,開展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大排查大走訪活動。

近年來,該街道積極探索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管控教育新方法,全面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組建由司法所專業力量與社會志願者、社區幹部、網格員等社會輔助力量相結合的一線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形成覆蓋全街的矯正網絡。與此同時,成立工作組,實行社區服刑人員集中點驗制度;建立負面清單,並實行銷號管理;組織簽訂《社區矯正“六不準”承諾書》。

去年,該街道累計接收刑滿釋放人員29人,幫教率、安置率均達100%。

法律援助在一線

前段時間,外來打工者肖某在巖山一煤礦打工時不慎受傷,經鑑定為9級工傷,其要求賠償9萬元,但老闆黃某隻同意賠償3萬元。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肖某提出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申請後,將案件指派給長華法律服務所副主任、西城司法所兼職調解員鄧世騰代理,最終促成雙方和解。

近年來,西城街道積極開闢弱勢群體維權“綠色通道”,開通法律援助“直通車”,為群眾提供電話預約、微信預約、上門辦理等法律服務,並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同時,舉辦各類法治宣傳、法治講座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講等活動,先後建成蓮新社區、蓮花社區、西興社區法治文化長廊等13個法治文化陣地。

今年以來,該街道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件,接待群眾諮詢400餘人次,接聽熱線312人次,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46萬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