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齡每月吃七萬花65萬,李湘「富養女兒」有錯嗎?

李虹霖


不去評論對錯,僅僅說說我對此的看法。

李湘這麼寵愛王詩齡不僅僅是因為一個有錢的家庭對獨生女灌諸全部的愛。李湘曾經說過,她懷孕的時候反應特別大,一直吐個不停,已經到了吐血的地步,跑遍了所以醫院都無濟於事,甚至靠點滴維持生命(充分考慮孩子健康的情況下),一度流掉孩子。

很艱難剩下王詩齡後,李湘產後壓力非常大,還得了產後抑鬱,現在每次看到孩子能活蹦亂跳,她就覺得一定要對這個孩子好!

別看王詩齡小小年紀,身上穿的,手上拿的全是大牌。

李湘覺得買個包幾萬塊是正常的。

李湘也曾經說只買貴的,給孩子最好的。沒錯,父母有經濟能力,給孩子最好的是理所應當。

可是貴的一定是好的嗎?好的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嗎?

李湘在懷孕的時候就在香港買了豪宅學區房,每個學期花上百萬學費送她去貴族學校,想與國際接軌。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孩子說英語大概就像說普通話一樣吧,結果,王詩齡熬不過兩句。

在一檔節目上王嘉爾用英語問了王詩齡一個問題,她沒有答上。

後來是何炅救場,孩子沒有學學科這麼高深的詞彙。

這時候的王詩齡8歲了。

5歲的Jasper能幫max翻譯英文給沙溢。

不多當人,王詩齡學不好英語不能怪李湘富養,但是我想說的是,不能只在孩子吃喝住行上下大工夫,應該在孩子精神涵養成面多花點力氣。


宅在家幹什麼


李湘給女兒王詩齡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是應該的,但是過度奢侈和張揚就不好了。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小小年紀一身奢侈品,隨便一個外套都是幾千幾萬的,一個小包包就比普通老百姓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費還要貴好多,出門都是豪車接送,真的是一個富家小姐,有很多網友抨擊他們太能炫富了。

然而李湘並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她曾經說過,自己有能力給女兒提供好的物質條件,一家人開心就好。



李湘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她的言行舉止對社會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最起碼不能傳播負能量吧,雖然你自己賺的錢想怎麼花都可以,但是,不要在公眾面前太高調了。

王詩齡還是未成年人,應該和自己的同齡人一樣健康成長,吃穿方面只要處於中上等就可以了,根本沒必要用奢侈品加身,更何況小小年紀穿奢侈品,真的不搭調,好難看的。

反倒是她隨便一件外套幾千幾萬,和同齡人拉開了距離,同學們都覺得她高高在上,有一種不敢親近的感覺,反而不利於她的成長。




很多偏遠農村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物質上比起王詩齡差太遠了,有的連飯都吃不飽,一年到頭都是玉米、紅薯、窩窩頭之類的,照樣考大學本科,照樣出人頭地,物質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李湘作為一個母親,竭力想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這個是能理解的,但是適度就好,沒必要過度奢侈和張揚,經常在媒體面前大言不慚地發表自己的炫富理論,每個月生活費幾十萬之類的,對一家人都不好,無論什麼時候低調一點總會有好處。


R娛記


李湘育女無論是在娛樂區圈內還是社會上,都是非常高調,吸引眼球。

其實只要不是陰陽合同和違法所得,只要是正當收入,人家怎麼花是李湘家自己的事,別說是每月吃7萬花65萬,就是再多別人也無權干涉。


作為公眾人物,雖然花錢消費天經地義,
但是,畢竟要注意社會影響,特別是現在還有許多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甚至山區貧困孩子連飯都還吃不上,穿不上衣的情況下,且不說你是否做慈善,單是李湘的這種高調炫富行為,無疑會衝擊社會底線,刺激著底層社會民眾的神經。

動輒幾萬元的包包跨在女兒肩頭,上萬元的外套穿在一個小孩身上,雖然礙不著別人什麼事,但是無疑會影響著大眾對你這種高調炫富的評價。
古往今來,多少達官顯貴,富商巨甲,由於各種原因,家道中落,子孫落魄街頭,此種例子舉不勝舉,沒人敢保證自己一生風光無限


愛孩子讓孩子享受好的物質生活無可厚非,但什麼都有度,生活底層的人過上好的生活非常適應,而高居上層的人一旦家道中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無論從衣食住行還是從心理都難以接受和適應。

所以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不僅要讓孩子享受豐富物質生活,更要教給他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便將來面對社會變化和家庭變遷時都能從容不迫,更要教給她大德大愛,幫助別人。


醉美邯鄲


謝謝!

都知道李湘在娛樂圈知名度很高,她女兒是王詩齡。做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但是這麼奢侈,我不同意這種做法。

李湘才華橫溢,投資有道,老公更是身價不菲。不管給孩子買什麼那是人家的事!我想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衣服,包包,穿在身上,其實就是一個面子,孩子還小,她如果在學校,幼兒園,其他的小朋友看到她這樣該怎麼辦呢?

雖然說現在日子好過多了,勤儉節約不能丟,要讓孩子知道多少錢都是來之不易的,父母能管她一輩子嗎?現在的小朋友在學校,攀比,炫富的很多很多!孩子要長大,進入社會,工作,成家,如果現在是這樣,孩子知道家庭富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將來怎麼樣融入社會。

孩子要給她好心,但是不要給好臉色,冬天不要凍著,夏天不要熱著,但是營養一定要跟上。我有個朋友,家庭條件不錯,現在是暑假,他每天讓他兒子出去撿40個啤酒瓶,回來後給他四元錢,我曾經問過他,他說雖然現在有錢,但是得讓孩子知道一分錢都是來之不易的,讓他撿啤酒瓶,就是讓他體驗一下勞動的辛苦,他孩子只有7歲。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好一點,能出人頭地,我是農村人,只知道想享福就得先幹活,從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將來等他成家立業,會受益一輩子的。

不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娛樂,圖片來自網絡,謝謝。


水到渠成183


我一個窮人回答這個問題,是不是走錯路了啊?既然來了,就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每個月吃7萬,一天就是兩三千,我怎麼都想不通,吃什麼一天能吃兩三千塊?就比如說我所在的餐廳,南京最好的海鮮自助餐廳,接待的也都是些有錢的人了,但均價也不過188一個人,就算三百行不行,一天也沒有一千塊啊,因為你的早餐再怎麼吃,吃不了幾百塊啊。

所以,我真想不通她女兒一個月吃7萬,這個花費是怎麼算出來的,難道吃龍肉?好吧,貧窮確實限制了我的想象,我想不出來她女兒到底吃的什麼,所以,我對這個消息持懷疑的態度。

再有,一個月花65萬,那肯定就是各種名牌買買了,但也不能每個月都這樣吧,富人如此高調的炫耀自己的生活,你覺得仇富的人還有錯嗎?

對此,我不反對她富養女兒,你能掙錢,你自己掙的錢,你愛怎麼花就怎麼花,幹嘛要呈現給大家呢,是想吸引仇恨嗎?千不該萬不該就是把自己家的消費說出來。我且問你,馬雲比他有錢吧?馬雲告訴大家他一個月消費多少了嗎?沒有啊,因為他有腦子啊,對於這個人,我實在是覺得她沒腦子。

沒腦子不僅僅在這個高調做事方面,還有就是對待孩子,教育孩子的方面,這種富養女兒,真的好嗎?女兒每天都處在名牌金錢之間,指不定長大就染了一些不好的東西。

還有就是,你能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破產?萬一哪天破產了,你的孩子或者你,又如何能承受這滅頂之災呢?別說是你一個演藝圈的人,就是一些商業大佬,比你有錢的多的人,也會被扳倒,所以,行事低調點,免得以後又在觀眾面前哭窮。


小幸福的萌萌雷


沒錯,自己的錢愛咋花咋花。關健是她們哪來的那麼多錢,掙的,憑什麼能掙那麼錢?憑能力,能力?什麼能力可以掙那麼多?農民呢?工人呢?軍人呢?科研工作者呢?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呢?難道能力都不如她們?扭曲的社會,盲目的追捧,變態無知的心靈……。


15571126925


沒有錯。

因為,她們娛樂了別人更娛樂了自己,是圈起來的:湘江一姐育詩齡,花千萬改女三觀行不行?





迪馳森燈飾


這既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每個家庭經濟條件不一樣,當然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是各不相同,所以不能說李湘富養女兒就錯了,只能說這樣讓孩子花錢,可能以後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窮養一樣還是會養成某些習慣,其實孩子成不成才關鍵是看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長環境,孩子的自身約束能力,這些都是一個孩子將來成才的條件,而不是說花了多少錢,就對還是錯了。用花錢來判斷人家對錯,那隻能說明我們這些小資嫉妒這些有錢人家的公主少爺了。

王詩齡長大了,變漂亮了,比起參加《爸爸去哪兒了》長大不少,王詩齡走入大眾眼前,給人的感覺都是她真的很能吃,也有點胖,後來曝光李湘富養王詩齡,月花幾十萬,這對於我們小資來說,真是天文數字,不由讓我們感嘆,那些錢一個月是怎麼花出去的,沒辦法啊,有錢人的生活和花費我們真是搞不明白。誰叫人家王詩齡有個有錢的老爹老媽呢,我們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了(玩笑)。

或許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會讓她將來少了上進心,但是這些完全沒必要擔心,每個人的成長路不一樣,發展方向也不一樣,李湘富養孩子那是人家的事,我們關心這些沒用,那是人家的能力。

至於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那要看個人經濟能力,和個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珞珈評論社


錯是沒錯,有錢不花留給誰呢?女兒長大了是要嫁出去的。如果有個兒子要幫他留點財富,女兒不用你操心,沒有錢的不嫁。有錢就花吧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誰知道哪天死?黃泉路上無老少,也不分貧富。


無悔42175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講三段真實經歷。

第一段,是我自己的。

當我讀高二的時候,要分文理科,學歷史、語文出生的父母,可能覺得文科沒有理科掙錢,一直要求我讀理科,以後好考個計算機專業養活自己,於是就半推半就選了理科班。

然而很可能是家族裡就沒有這個基因,我讀得叫一個痛苦,成績叫一個爛。

同樣一道化學題,我同學看一下問題就懂了,我用計算器,翻著答案套公式,算出來五六個答案沒有一個是標答,週末的晚上,我像是得了豬瘟,在床上滾來滾去,用家鄉話說,就是氣得來板。

我努力了,我堅持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然後分班的時候,班上的“神仙姐姐”聽說我堅決要選理科,就來“請教”我,讓我給她講一下理由。她父母都是編輯,她的成績非常好,在全班前幾名,而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她喜愛的文科。

我振振有詞地跟她解釋,文科如何不如理科,以後如何不能賺錢,無非就是家長說的那老一套。

“神仙姐姐”很耐心的聽,完了莞爾一笑就走了。

高考後,神仙姐姐去了中戲,後來去了央視,成為了一個很厲害的編導,拍的影片獲得過國際大獎。

我呢,歷經十二年曲折,還是轉回了文科,真正讓我賺到錢的,是我從小擅長的寫作,我有超越常人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寫作一些讓人咬爛筆頭的文案,對我來說卻非常簡單,玩兒似得,而做我擅長,喜愛,天賦所在的事,收入甚至比一些理工科的同學高几倍。

我講這第一個故事,其實是想說,時代是一直在變的,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拿老一輩的認知,特別是狹隘,有限的認知,去限制下一代的視野,反過來,如果老一輩有這個條件和膽量,為什麼不讓下一輩去放肆,去作,去不靠譜,去誇張一下。你怎麼知道你的兒子和大家一樣讀理科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猿,讀文科就廢了?你有能力就給她裝上大大的翅膀,而不是拿這個社會陳舊的規約,尤其是愚蠢的恐嚇去減掉她的翅膀。

第二段經歷,發生在我學生身上。

班上有個學霸女生A,成績很好,但是家裡條件很一般。所以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我要努力爭取,奮鬥,超越別人。而所有比我條件好的人都是我奮鬥道路上的絆腳石,他們都沒本事,都是二代,都是關係戶,都靠爸媽。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然而,她要表達出來。

班上另外一個同學B,家庭條件要好一些,爹媽給的錢要多一些,所以經常就名牌包包,出入高檔場所。

當我作為一個老師,和這兩個人接觸的時候,發現A除了努力,此外情商,社交能力,膽量,包容度,幽默感都不如B。

然後有一天B告訴我說,A就在班上訓她,說你知不知道勞動人民一個月幾千塊工資養一家人,你知不知道你爸媽上班多辛苦,你還讓他們給你買那麼貴的包!

B當時沒說什麼,只是說,好好好,你說得都對,然而下來以後,該吃米其林吃米其林,該買包買包,每天過得特滋潤,偶爾吐槽說——我爸媽給我買什麼,為什麼A有資格管了,難道她是我爸媽麼?

後來,B成績不錯,被老師選中,繼續讀碩,讀博深造,而A成為打工一族,消失在人海了。

雖然我沒法看著兩個人的將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A在誰會上還會感受更多惡意。

講這個故事,我其實是想說,窮不是恥辱的,但是,窮,真的會使個別人變得狹隘和殘忍。他們衡量世界的一切標準,就只剩下錢了,他們做事情的膽量,被吝嗇和狹隘充斥的所謂節約的美德限制死了,他們不可能有成就了。

第三個故事,是我朋友的。

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留學生,但是家庭條件不錯,從小父母給他創造的條件比較好,算是見過世面。後來碩士畢業了,開始在一個駐外機構實習,能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經常跟著領導一塊出差,開會。

一個月死工資可能就是一兩千歐,在我們這個地方,尤其是在非常排華的國度,一箇中國人就這樣幹到死,交完稅,開銷完生活必須,可能也會是月光。

除了去偷,去搶,去騙,去洗錢,去走私,正常人再也想不出其它一夜暴富的辦法。

後來。經濟危機,房地產價格大跌,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入手房產。他看好機會,就湊了錢,另外還貸了款買下了一套。然後就開始為安家落戶做準備。

我在旁邊看,遲遲沒有膽量下手,因為我會擔心——不是本地人,遇到排華怎麼辦,以後還不起貸款怎麼辦?遇到法律糾紛怎麼辦?

而他告訴我——你怕個屁啊,這個世界上令人害怕的事情多了去了,明天地球還可能爆炸呢。我們遇到問題去解決問題就好了啊。

於是他每天都在跑,都在忙,都在努力,在問題中鍛鍊,接受挑戰,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老練。我相信,多年以後,他會成為一個正能量的牛人,主宰自己的命運。有可能當我掙一輩子死工資還買不起一套房,他卻先享用了,老了以後也有了資產。也有可能經融危機他遭遇了不測,但是我相信他總會有能力去克服困難,因為他身上有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質,而這種不怕事的氣質,是需要殷實家庭的青少年教育來培養的。對於他們而言,沒有生死大礙,莫過於就是錢嘛,而對於窮怕了的人來說,錢就是生死大礙。

我講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一個人的膽量,是從小形成的,如果爹媽就畏畏縮縮,那麼兒女也可能很小氣,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很可能只能做吃草的羊,永遠不可能做吃肉的狼。

好了,回到這個話題。

1.關於自由的權力

人家李湘夫婦能夠掙這麼多錢給自己孩子花,那是人家工作的能力和自由的權力,只要不偷不搶不貪不漏稅,就沒有侵害公眾的利益,管那些不能掙這麼多錢的人什麼事呢?哪一個爸媽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很好,更好呢?說不定人家消費幾筆裡面的稅還要養多少懶人混吃混喝呢。有本事就自己掙這麼多錢讓自己孩子也可以造,沒本事就不要嫉妒。

2. 關於富養和浪費

所謂浪費是指你明明只吃得下一個包子,每頓飯非要點99道菜然後倒掉,看著你老媽餓死。而所謂富養,是投入大量資本,學會花錢,學會投資,學會享受,學會社交。只有學會花錢,才能學會掙錢。那些喝都沒有喝過諾曼尼·康帝的人,有什麼資格跟你頭頭是道地評論這款酒的味道呢?

有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是,只要有階級社會存在,金錢決定了你的階級地位。你說我不在乎這些,但是每一個人都會去本能的在乎,你試一下你開拖拉機和開寶馬上街,紅塵世俗裡的人的眼光和態度。

那麼生在一個成功人士家庭裡的孩子,要在自己所處的那個階級生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從負數和零開始呢?為什麼不可以站在父母肩上呢?

3. 關於嫉妒

很多人會抓住機會就把別人批判一番,其實無非是自己此生沒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心存嫉妒無處發洩。更有很多人將這種戾氣傳遞到自己下一代——因為我窮我沒有本事,所以你要節約,你要奮鬥,或者你要甘於平凡渺小。因為我輸不起,所以我詛咒我的孩子只要勇敢一點,浪費一點,以後就要輸得沒有退路。因為我自己很失敗,不能給子女榮華富貴,也看不慣別人的子女造作驕傲。

這種心態到最後,除了傷到自己,傷到子女,又能影響到誰呢?

4. 關於心態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命運並沒有要求你一定要努力犧牲,奮鬥,只是我們現代社會習慣了給大家打雞血——名利,權勢,地位,這些是成功的唯一標準。然而就跟迷信一樣,你信它,就要為之終生付出,你不信,則沒有人可以令你動搖。

其實老天安排我們來這個世界上,榮華富貴也好,貧賤苦難也好,並無正負好壞之分,萬物都有它的週期和規律,一切都是課題和考驗,能夠坦然接受,平靜面對,不受環境的影響,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富足。那個時候掙你千萬花幾十萬,和掙幾百塊不花錢,效果是一樣的。

所有關於教育的說道都是心態不平衡的比較,

內修不修,慾壑難填,內心富足,方得自由。


當然最後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為什麼我們努力了卻吃不起一個月幾千,一些人生下來卻吃不完一個月幾萬,只有出家人是不比這些世俗名利的,而只要入世,為天下蒼生計,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