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裡老人能幫忙帶小孩,有必要讀幼兒園小班嗎?

楓5852061


我覺得,即使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小孩,也有必要讓孩子讀小班。

我家寶寶28個月左右上的小小班,當時的情況是,寶寶已經很好動了,一天到晚精力充沛,奶奶已經吃不消帶了;另一方面她已經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會告訴老師要上廁所,也會自己拿勺子吃飯了。

上過小小班再去上小班,明顯感覺不一樣,他們這些上過一年的孩子,比剛入園的孩子適應能力要強很多,基本沒有分離焦慮,在園裡也不會哭著要爸爸媽媽,老師帶起來省心很多。

如果你的孩子不上小班,在家裡由奶奶帶,生活照顧方面肯定是要周到一些,但對於孩子集體意識的培養、與其他小朋友的人際交往等肯定是不夠的以後上中班了,適應時間也會比其他上過小班的孩子要長一些。

再好的家庭教育,也比不過社會教育,而幼兒園的教育就是一個初級的社會教育,能迅速地幫助孩子成長。

所以,我的建議是,即使有老人帶孩子,還是送孩子上小班吧!時間上可以從半天逐漸過渡到一天,循序漸進,讓孩子慢慢適應。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簽約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很多人以為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愛生病是因為年齡小的孩子免疫力更低的緣故,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那就是小孩子的分離焦慮過分嚴重,潛意識的不安能夠導致軀體出現“生病”的表現。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即使是成年人,在過度焦慮之下,都可能出現非器質性病變的軀體症狀,更何況小孩子。

所以我個人建議,只要是沒有處理好分離焦慮的孩子,不管他的生理年齡應該上小班還是大班,都不應該被強制送到幼兒園。

很多育兒頭條號總是強調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規律作息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培養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云云,但在我看來,幼兒園教授的所有知識和能力,都比不上孩子幼年期的心理健康重要!

那點拼音數數,那點集體活動的益處,與孩子的心理健康、情緒快樂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你見過哪個正常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學不會幼兒園那點東西?可是有多少孩子因為幼年期的心理創傷,一生都活不出“真實的自我”?孰輕孰重,請家長們三思。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不該去幼兒園,不可否認有些孩子可能因為有著優質的家庭教養環境,早期的安全感建立的非常好,也很享受幼兒園的生活,這種情況下,送孩子去幼兒園還是明智的。

但是我看到的更多情況,是父母強迫年齡很小的孩子去幼兒園,即使他們哭鬧,父母也武斷的認為孩子只是“缺乏鍛鍊”、“沒有適應”,不做任何有效的安撫,通過強硬的態度,才逼迫孩子接受“每天必須上幼兒園”的事實。不得不說,這對孩子而言,太殘忍!

很多家長覺得,早點送孩子去幼兒園就能讓他更早的擁有“獨立”的能力,其實恰恰相反,安全感匱乏的孩子,只會“獨立”的更晚。

“獨立”從來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孩子在滿足了“親子依賴”之後自然生髮的能力。父母要做的不是儘早把孩子推開,而是給足孩子“親密相處”的時間。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家裡有老人能帶孩子,且孩子本人不願意去幼兒園,那麼幼兒園小班沒必要去。


寬和教養


家裡有老人,能幫忙帶小孩,有必要讀幼兒園小班才去嗎?

在幼兒園小班之前有個貝貝班,都是兩歲左右的孩子。可能兩歲的孩子去讀幼兒園,的確有點麻煩,因為他很多時候生活都不能自理,一般都要老師幫助他穿衣服穿褲子上廁所,甚至吃飯有時候都不專心,的確有點難。

如果你的孩子體質不錯,並且加上本身就要有一個與父母分離的過渡期。如果現在能夠去,我覺得還是去比較好,如果因為小班才去,孩子稍大了點,有時候哭鬧起來就更厲害。可能一時半載要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點難。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體質比較差,家裡又有老人幫帶孩子,那麼就選擇3歲再去吧,因為畢竟孩子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我是睿心媽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常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專注於分享育兒心得與經驗。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用,請關注並評論,謝謝!


睿心媽媽


有必要。

社交的需要

孩子從三歲開始,會逐漸出現社交的需求。大多數時間只是和老人相處,而不是和同理人玩鬧,發展容易有缺失。同時,教育其實是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需要與他人交往,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幼兒園就提供了這麼一個集體生活的環境,更好的讓孩子社會化。推遲入學也會推遲這塊的發展,可能會讓孩子在未來的集體生活中步調較其他孩子慢。因此也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造成軟弱、害羞、怯懦等問題。

健康的需要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運動量會越來越大,老人的身體較弱,未見得能適應這種變化。因此老人看孩子,容易限制孩子活動,影響孩子身體發育。比如缺乏運動,可能帶來身高偏矮,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等問題。同時,由於經常被限制某些行為,也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養成缺乏自我的“順從型”人格。

因此,如果沒有太大困難,還是建議按時送孩子入園。


歡迎關注“媽媽問道”。我們還將陸續推出如何選擇園所,以及入園前後各種注意事項的文章,希望大家廣泛傳播,保障寶寶安全。


媽媽問道


這個真的需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的,首先,上小班的好處有如下。第一如果孩子在家被嬌慣得不成樣子了,那就應該去上小班。

因為小班的孩子大多三歲左右,正是形成規律的時候。這個時候去幼兒園,可以利用新環境讓孩子學會守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第二,由於在家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生活,這個時候去幼兒園也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當然,如果孩子體弱多病,這個時候去幼兒園可能孩子會更加容易生病的。我就記得一個孩子,小班的,因為生病在幼兒園呆的時候很短的。



不過,從中班開始上幼兒園也有好處。第一是孩子身體狀況比較好了,可能會少生病。

第二是孩子會更加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分離焦慮可能會少一些。

第三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能夠科學育兒,就更好了。



所以,上不上小班,對孩子學習知識沒有影響,最大的影響在於規則意識,習慣培養,自理能力培養等方面。如果家長能在家給孩子這些能力,那上不上小班真的無所謂的。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如果家裡老人能幫忙帶小孩,建議還是不要急著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小班比較好。

我家孩子,就是在三歲多上的幼兒園,一去就是去的中班。我是在孩子已經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了,才讓他去上的幼兒園。

孩子能獨立的上洗手間,自己解決大小便問題,會自己穿、脫衣服,能自己吃飯。

所以,孩子去上幼兒園的前幾天,也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哭了一會兒就停下來了。並且,幾天過後,就沒有了不願意去幼兒園,哭鬧不休的行為。是一個讓老師省心又喜愛的好孩子。

孩子大一歲再去幼兒園的理由和建議:

孩子去到幼兒園,等於是有了一段時間是和家進行了分離的,如果孩子太小,無法適應這種突然分離,會對孩子的精神造成傷害。

孩子在幼兒園,等於是融入了一個小社會,小團體。孩子太小,能力過弱,相對而言,就是處於劣勢,會讓孩子恍然無助,養成不好的性格。

孩子無法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對於自己的身體變化感知太弱,不僅增加了老師的負擔,也是會讓孩子因為缺乏一對一的關愛和注意,而導致生病或者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如果家裡老人能帶孩子的話,還是建議讓孩子再大一點,去上幼兒園中班,比上幼兒園小班會好一些。


曜萍


如果條件可以,幼兒園也近就送孩子去園,孩子到了3歲基本可以獨自完成很多工作!老人看孩子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會受到限制,老人看孩子好多老人不怎麼愛運動所以也限制了孩子,所以我建議儘量送幼兒園!這樣孩子的生活會豐富多彩,每天食譜也會多樣化,有很多同齡孩子一起玩學到很多老人教不到的東西!生活也更加規律化。總而言之,利大於弊吧



A小魚兒2728


我的建議是,如果家裡有人照顧孩子,最好是3歲以後再去上幼兒園。

首先,題主提到的孩子免疫力是一個方面,聽很多家長朋友都說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愛生病。

其次,年紀太小自理能力還不夠,老師照顧一個班那麼多孩子,難免會有疏忽,吃飯穿衣上廁所等問題孩子不能自理,不能跟老師溝通的話,會帶來很多麻煩。

再次,孩子剛熟悉了家庭成員,又要獨自面對那麼多陌生人,對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如果他喜歡熱鬧的環境喜歡交朋友,或許會很快融入進集體去。

所以3歲以後,待孩子心理生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比較成熟了再送幼兒園比較好。


媽媽密斯


有!可能有些人認為小班就是帶孩子,不學東西,反而小孩多,易傳染疾病!事實不是這樣的,有些家裡不一定能做到天天消毒,園裡每天會做:其次學知識:幼兒園每天會帶寶寶做遊戲這些都有益孩子健康,鍛鍊大腦,包括大團隊能鍛鍊孩子生存能力,到一定年齡該接受的就要接受!上過小班的到大班能跟上課!重要是和孩子溝通好,如果孩子很樂意來,家長就更應該送,這是我個人意!我是一名幼兒老師,從多年接觸教學工作積累的經驗,不喜勿噴!


溫暖183399409


如果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話,我覺得還是還是不用去幼兒園的比較好,因為孩子太小了,自理能力不好,什麼都不會,幼兒園裡老師也管理不了那麼好的,畢竟孩子太多了,家裡老人要是能帶孩子的話,孩子可以少生病,快樂許多。所以我會把孩子教給老人帶,不會讓我的寶貝去幼兒園讀小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