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樺甸「4·15」系列暴力案件偵破紀實(15)上

吉林樺甸“4·15”系列暴力案件偵破紀實(15)上

第十五章 深挖餘案

指揮部裡,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根據各方面提供的情況,及時發出一道道命令。案發至今,秦利明、嶽忠田、宋有生、孫學忠等指揮部成員克服疲勞,連續作戰,同每一個下去調查走訪的普通幹警一樣,吃不好,睡不著。餓了,抽空到樓下小館店吃上一口;困了,換班抓緊眯一會兒。

這起特大案件,犯罪分子參與人數眾多,隱秘狡詐,策劃嚴密,作案後逃離現場快,後果嚴重,危害影響極大。作為肩負吉林市這一廣大地區政治穩定、社會治安安定的警界最高首腦,所有神經每時每刻幾乎都繃緊在這起惡性涉槍案件上。

案子一天不破,他們就一天也不會心安理得地奢談休息!

4月28日上午,一直坐鎮樺甸前線指揮部的嶽忠田副局長在市公安局三樓會議室召開案件分析、調度會議。

“4.15”這起嚴重暴力性案件,決非偶然。通過大量摸排、走訪和調查工作,孫繼強、董二愣這兩個在樺甸盤踞多年的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的種種罪行,已經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出來。從現場提取到的罪犯未來得及撿走的自制式霰彈手槍和獵槍彈殼及其他遺留物分析判斷,兩名殺手的槍彈極有可能是其幕後指使者提供的,他們團伙成員手中或者家裡肯定還有此類管制物品,隨時都可能繼續行兇殺人,對人民群眾及警察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這次會議可稱為“諸葛亮會”,除了聽取各路人馬的工作彙報、總結和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之外,主要議題就是著重研究新的偵破途徑,不墨守陳規,開闢新的戰場——這是指揮員們共同認識到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人頭攢聚。案情分析彙報會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分析會擴大了參加人員,不但有親臨現場的指揮員嶽忠田、宋有生、王小東、孫學忠、陳萬義、王秉南及市局有關技術人員等,還專門請了當地各大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鄉鎮領導,各個專案小組的負責人,以及戰鬥在第一線的偵查員。

首先,宋有生簡單介紹了案情和專案工作進展情況,使一些沒參加現場勘查的同志熟悉現場情況。而後,技術組的同志,將痕檢物證檢驗的結果作了公佈。緊接著,負責審訊的同志彙報了審訊情況。他們說,孫繼強、董二愣等人十分頑固,面對凌厲的審訊攻勢和逐步查清的一些犯罪事實,這些傢伙除了在有證據的案件面前再也無法狡辯抵賴外,對於最為關鍵的“4.15”特大嚴暴案卻有著幾乎驚人的相同態度:他們始終堅稱此案與他們無關!

會議室裡一陣壓抑的沉默。

嶽忠田目光如炬,邊聽邊迅速地在本子上記著什麼,臉色嚴峻。宋有生雙眼微閉,一支接一支吸菸,彷彿在深思著什麼。儘管他們都做好了破大案的思想準備,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4.15”這個案子越查越複雜,眼下破案工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此時此刻,“4.15”不是破獲,就是像一些永遠也無法解開的謎一樣,成為死案、懸案、糊塗案……難道判斷有誤,指揮出現偏差?

不!

此時此刻,沉思不語的嶽忠田和宋有生、孫學忠等主要指揮員內心深處絕不承認這一點!根據現場遺留的蛛絲馬跡、現場目擊者的描述及他們豐富的刑警經驗,就像嶽忠田幾天來一直在思考的一樣,他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對案件的分析,同時更相信將要採取的下一步行動是正確的!

那麼,時至今日,為什麼“4.15”的破案工作進展不大,看不到一絲希望?這正是眼下回蕩在他們心裡的巨大聲音和問號。他們明白:問題的癥結不是孫繼強和董二愣等人承不承認自己與“4.15”案有關,而在於那兩名警方一刻也沒有放棄組織力量四處追捕的姜小東和於秀波,還有那兩個神龍見首不見尾、至今不知藏身何處的殺手佟海良和他的另一個同夥!他們才是癥結之所在!

他們有理由堅信,只要抓到這幾個人,隱藏在“4.15”案前幕後的一切迷霧都將迎刃而解!身為一直坐鎮破案第一線指揮、素有“刑偵專家”之稱的嶽忠田副局長,此時,心裡相當複雜。使他心清沉重的並不是責任問題,而是至今仍然沒有找到擺脫困境的良策,找不到最新的突破口!

同樣的感受也像電光石火般燒擊著其他領導們的心!大家的思路由此延伸得更深、更遠……

少頃,主持會議的宋有生睜開雙眼,打破沉默:“大家接著說。”

接下來,根據調查走訪的結果與前段偵破工作存在的問題,偵查員們各抒己見,爭論著,辯解著。漸漸地爭論的焦點集中到兩個問題上:一是殺手佟海良等人究竟還在不在樺甸境內。是跟姜小東和於秀波他們一起逃到了外地,還是仍藏匿在樺甸的某個角落裡?

二是孫繼強、董二愣兩個團伙的成員眾多,是一般性質的惡勢力,還是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

調查中,XX機關幹部反映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內部情況,XX村3社的李xx和5社的黃x也分別反映了許多情況,三個人所說的有相同點,也有相互矛盾之處。究竟哪一個說的更接近“4.15”案件犯罪嫌疑人藏身的地點?

為何如此大規模地排查,仍沒有發現任何犯罪分子藏身的蛛絲馬跡,也沒有夠條件的“嫌疑人”上來?實在令人困惑和不解。

針對大家提出的疑問,嶽忠田、未有生憑藉多年來豐富的刑偵實踐和經驗,分別談了各自的看法,答疑解惑。經過與會同志的充分反覆推敲,最後大家統一了認識:第一、殺手佟海良和他的另一個同夥既有繼續藏匿在樺甸境內的可能,當然也不能輕易排除他們早已隨姜小東和於秀波逃到了外地的因素。依據是:從現場附近提取的少量血跡,經技術大隊同志的工作,反覆甄別,已排除是董二愣兄弟等四人的血跡,可以認定是犯罪分子所留。犯罪分子襲擊董氏兄弟的目的,是準備打死他們,卻沒想到他們也會有槍,並遇到激烈回擊,因此,殺手之一很可能是帶傷逃跑。這樣一來,姜小東和於秀波在迫不及待逃往外地時,必然會考慮到兩個殺手與他們在一起是否安全。根據姜小東和於秀波尤其是於秀波的狡猾好作,他們是決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同意殺手跟他們一起逃出樺甸的。不過,如果姜小東跟殺手關係不一般,人又是他找來的話,根據他的性格和平時對“朋友”的義氣,就

決不會扔掉殺手不管。所以四個人一起逃掉的可能性也很大,但在樺甸境內的搜捕工作不能停止,至少最近幾天是這樣。案件發生後,當地警方反應遲緩了一些,他們的這一切才能實施和完成,然而,在警方全面封鎖了道路之後,犯罪分子為什麼仍能漏網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姜小東和於秀波依仗對樺甸情況的充分了解,見民警稍有疏忽時,採取特殊方式而逃之夭夭。另外,如果是姜小東和於秀波二人逃出,他們必然還要安排樺甸同夥藏匿殺手,如果這樣,隨著兩個團伙成員的不斷暴露和落網,抓到殺手佟海良和他的另一個同夥也就為期不遠了!

第二、孫繼強、董二愣兩個團伙是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這一點已確定無疑。從調查掌握的犯罪事實看,孫繼強團伙自1995年以來就相互勾結在一起,進行多起暴力犯罪活動,先後致2人死亡,多人受傷,作惡多端,影響極大;而董二愣團伙,則從1997年以來勾結在一起,同樣進行多起暴力犯罪活動,也致2人死亡,多人受傷,並非法為他人索債,拘禁。重傷他人,並以欺騙和威脅等手段,從國家金融部門貸款80多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條款,這兩大團夥完全已經構成了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且這些人都有一定的逃避打擊的經驗,沒有組織、領導的犯罪團伙是達不到這種程度的。

認識統一了,大家的任務和信心也就更加明確了!

經過深思熟慮,嶽忠田副局長開口道:“犯罪分子可以僥倖逃脫一時,但他們決不可能永遠逃避法律對他們的嚴厲制裁!他們憑藉對當地情況、人頭的熟悉,極力避開我們的偵查視線,逃避打擊,但至今為止,我們畢竟抓獲了一些人,包括孫繼強、董二愣這些魔頭在內。可是又沒有人能說出另一個神秘殺手是誰,更沒有哪一個能夠準確地‘點’出來他們藏身在哪兒——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他睿智犀利的目光在一張張臉上掃過,接著說道:“只能說明這個人極有可能是殺手佟海良的‘鐵哥們’,是幾年前在此或在某地認識的,並有過相同經歷,同病相憐!因此,下一步大家在繼續走訪調查的基礎上,要把所有與之有關的信息納入偵查視線,逐個作為重點來調查!要把抓獲佟海良和另一個殺手作為突破口,重中之重!不許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哪怕是非常細微的一個環節也可能成為突破全案的關鍵!所謂‘功虧一簣’,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我告誡大家,偵查視線一定要寬,思路一定要廣……”

之後,宋有生支隊長在認真總結回顧了指揮部前段工作成績的同時,佈置專案組將按照秦利明局長的指示精神,組織警力和群眾圍繞“4.15”案件展開大規模、大範圍的摸底行動,力爭進一步獲取有價值的案件線索!

凌晨一點,會議結束。

指揮員們正在精心編織一張新的網,一張不給犯罪分子留有任何可乘之機的網!

第二天,審訊組加大對董二愣、孫繼強等人審訊力度的同時,身負另一種重任的樺甸市公安局也沒閒著。根據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他們有重點地組織追捕孫繼強、董二愣兩大團夥的其他在逃人員。並循線深挖餘案,擴大偵查範圍,以便給其他兩組提供新的破案線索。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